黎悅瓣
我們生活在instagram的世界里,把鏡頭對準自己會讓人覺得瑣碎、自我放縱和不體面。然而,自畫像的古老傳統(tǒng)遠遠超過了現(xiàn)代自我認知的膚淺,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種有趣的攝影形式。
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正處于第三次新冠肺炎封鎖期,我的模特越來越厭倦我不斷糾纏著擺姿勢。所以,我認為我得把相機對準我自己,這也將成為一個課題。我還為皇家攝影學會組織了一個關(guān)于自拍照的研討會,所以我想我應(yīng)該試一試。
當我第一次開始學習攝影,我上的第一個研討會就是關(guān)于自拍照,并且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這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攝影“事件”。我最欣賞的一些攝影師,如DuaneMichals、Ralph Eugene Meatyard 和Francesca Woodman,也把鏡頭對準了自己,或者至少從內(nèi)心尋找靈感。和他們一樣,我也沒有興趣僅僅只是拍自己的外表而已,畢竟如果只是為了記錄外貌,我有大量的頭像照片和護照照片。我拍攝自己,是因為我更感興趣的是通過視覺探索我是誰。
我感覺這是一個長期項目的開始,但在第一個例子中,我決定拍攝我的眼睛。把它們以網(wǎng)格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對我來說效果很好,我把它設(shè)計成3只眼睛直接盯著相機,只有1只眼睛往外看,表達側(cè)視的藝術(shù)。
從技術(shù)上講,這是一個挑戰(zhàn)。我用的是帶有63mm鏡頭和微距近攝環(huán)的中畫幅相機。焦點非常窄,為了獲得正確的焦點,我試錯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