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
七八歲時,跟著一位老先生學寫字。寫字的基礎(chǔ)是臨帖,但那時字帖難找,老先生就讓我臨摹他的字。他先把字寫在由紅色直線和虛線組成方格的紙上,命我在同樣的紙上摹寫。紙是特制的,每張有九個大格子,每個大格子里又有九個小格子。先生說,這是九宮格,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根據(jù)漢字字形特點創(chuàng)制的界格。所謂九宮,即正中一格稱為“中宮”,上面三格稱為“上三宮”,下面三格稱為“下三宮”,左右兩格分別稱為“左宮”和“右宮”,我聽來總覺得就是皇帝后宮的布局,頗覺神秘。待把這種紙寫完的時候,我就自己用紅色鋼筆在白紙上畫格子練習,以紙張大小決定格子的大小,把先生的字縮小或放大。多年后,我在縣城的街頭畫水粉宣傳畫,用的就是這樣的方格放大法,把底稿臨摹到展板或墻壁上。這是一個畫匠常用的手段,或者說是基本的手藝,但其源頭卻在“書法”。
后來,因為恒心與定力不夠,我學習書法的事情半途而廢,學習繪畫的事情也半途而廢,逐漸也就遠離了九宮格,而進入了另外一些格子,這些格子如影隨形地存在于生活之中,既規(guī)范著我的行為,也束縛了我的思維與能力。有時,這類格子還會歪斜散亂,讓人迷茫與糾結(jié),我就會想起童年的九宮格來,想起它的方正、規(guī)整及嚴謹?shù)姆ǘ?,就不免心中悵然。雖然我與它交集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年,但它對我寫字功夫和性情、習性的形成,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打底子作用。我以為,九宮格表面上看起來是要你中規(guī)中矩,其實是讓你有章可循,讓你循序漸進,打牢基礎(chǔ),引導你進入中正的境地。
于今,常用的書寫格式已經(jīng)簡化成米字格或者田字格了,但九宮格還在其他領(lǐng)域被廣泛運用,且已遠遠超出了它的原始屬性,日常中我們隨時都會與之相遇,當然都與寫字無多少關(guān)系了。
成功學的“教父教母”們,愛說的一句話是:人生就是一張九宮格。他們把人生的意義和目的簡單歸納為九個方面,不外乎事業(yè)、愛情、金錢、名譽、健康之類,教導人們要努力把九個格子填滿,填滿了人生就完美了,反之就是缺陷就是遺憾。這些“大師”們難道不清楚一個人成功的真正因素嗎?難道不清楚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有缺陷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當九宮格成了勵志神器,其固有的趣味情味真味早已沒有了。
今天也還是有與味覺相關(guān)的九宮格,比如火鍋,準確地說是重慶的九宮格火鍋。很早以前,重慶火鍋是分為九個格子的,是顧客消費的需要。那個時候吃火鍋的都是朝天門碼頭的販夫走卒,出苦力的一個大鍋消費不起,分成九格可以供多人一鍋食用,可以降低每個人的起鍋成本,一人一格或數(shù)格,以格數(shù)多少算賬,這也算是民間日子的過法和經(jīng)營者的智慧。后來的火鍋逐漸演變?yōu)閷H藢S?,九個格子仍然被保留下來,則是出于口味與火候的需要。有的人吃紅湯,有的人吃清湯。不同的食材對火力與時間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沸騰的湯來涮,有的則需要慢慢熬出滋味來。近來提倡光盤,便應運而生出一些“拼吃”方式,幾個素不相識的人圍坐一桌,享用一個鍋,據(jù)說這在重慶業(yè)已成為一種時尚。
火鍋的演變也是周而復始的,印證著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今的九宮格,在人的思想層面,“九宮”已經(jīng)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了,只有“格”還在左右人的行止?!案瘛笔莻€矛盾的產(chǎn)物,無格就無章法無秩序,定格了卻又不免呆滯僵化。魔方,不也是九宮格嗎?但卻既有規(guī)律可循,又變化無窮,這正好有助我們對“格”的理解與把握。既要格物致知,也要不拘一格;既不能與大勢格格不入,又不能干出太出格的事情來。自成一格也罷,格高意遠也罷,仙風道格也罷,終歸還是格天徹地最好。
我將這篇小文發(fā)到朋友圈,并配上相關(guān)的圖片,猛然發(fā)現(xiàn),微信朋友圈的圖片設(shè)置,限定發(fā)送數(shù)量最多九張,也是九宮格!我相信這并不是巧合,是組合藝術(shù)的美學慣性使然,卻或多或少帶有一點暗示與隱喻的意味。
不知有沒有九個格子的窗戶,如果有,那關(guān)窗就是格中人,開窗就是格外君了,豈不甚好?
(水云間摘自《解放日報》2021年2月13日/圖 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