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刮痧療法?
刮痧是指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等作為刮痧器具(如玉石、牛角等)配以介質(水或潤滑劑等),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經(jīng)絡、穴位、疾病反應點)上反復刮拭,刮出“痧疹”,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記錄“砭石直接在皮表刮……出現(xiàn)紅紫斑塊,以治療疾病”。
刮痧的適應癥有哪些?
刮痧最經(jīng)典的治療病種有中暑、急性胃腸炎、感冒發(fā)熱等。刮痧治療頸椎病、偏頭痛、各種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支氣管炎、關節(jié)炎、失眠等。對于寶寶的常見病如發(fā)熱、咳嗽、腹瀉、厭食等效果也不錯。還可調節(jié)健康狀態(tài),治療亞健康。
哪些人不宜刮痧?
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孕婦: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chǎn)。
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此類人群最好不要刮痧。
刮痧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對于初次刮痧者,應做好解釋工作,消除其緊張情緒;刮痧時應選擇自然舒適的體位,手法由輕到重以刮痧者的忍受為度,用力要均勻;刮痧后可休息一會兒,并喝適量溫開水,禁生冷、油膩食物;不可馬上用水洗刮痧部位;夏季不要對著風扇及空調吹;刮痧后不宜發(fā)怒,應保持情緒平靜;1~2天不要洗澡。刮痧部位未退痧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痧;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刮痧,平臥休息,并喝適量溫開水;刮痧數(shù)次后若病情未減輕,應去醫(yī)院就診。
張家界市中醫(yī)醫(yī)院 針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