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玲
摘? 要:人們常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類社會經(jīng)過了千百年的觀察、辨認、學習和歸納,產(chǎn)生了善惡,分辨了美丑,美學也孕育而生。隨著時代的變化,美的概念也逐漸改變,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交流緊密,個人的思想獨立,現(xiàn)代美學的比之過去更加的多元。海上絲綢之路作為古代中國對外交流的渠道,許多的新鮮文化通過這條路傳入,也有很多中華文化通過它傳出,它們相遇、碰撞、交融,形成了新的文化,而在這文化之下,也產(chǎn)生了許多不同于傳統(tǒng)的美學。
關鍵詞:美;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融;自然
【中圖分類號】G61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4-0017-02
Practical Path to Carry out Kindergarten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Sea Silk" Culture as the Carrier
ZENG Naling? (Haisi Kindergarten,Chidian Town,Jinjiang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love of beauty is something everyone has."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observation,identification,learning,and induction,human society has produced good and evil,distinguished beauty and ugliness,and aesthetics was bor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the concept of beauty has gradually changed. Because of the close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independent thinking of individuals,modern aesthetics is more diverse than in the past. The Maritime Silk Road was a channel of ancient Chinas foreign exchanges. Many new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this road,and many Chinese cultures spread through it. They met,collided,and blended,forming a new cultu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many aesthetic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ave also been produced.
【Keywords】Beauty;Maritime Silk Road;Cultural integration;Nature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大家在生活各個層面都會表現(xiàn)出對于美的渴望,例如,對于外表的注重、居住環(huán)境的裝飾、閱讀優(yōu)秀的書籍、聽高雅的音樂等等都是對美的追求,而此種種無不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現(xiàn)代美學的多元化。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發(fā)展歷史造就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在過去各個文化通過商貿(mào)往來進行交流,它們相互碰撞、交織、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多元文化。而現(xiàn)在世界的聯(lián)系愈發(fā)緊密、人們汲取別的文化的方法也越來越多,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開對于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既是對過去的回望,又是對新文化的展望。
1.“海絲”文化
秦漢時期,國力昌盛,統(tǒng)治者在國境安寧的情況下,開始了對外探索,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他出發(fā)時攜帶了當時國內(nèi)特有的商品、種子,將它們留在了沿途,回來時從路途上摘下了西域的花,牽起了西域的動物,帶走了西域的特產(chǎn),這是最早的東西方文化交流。此后的千百年間,無數(shù)的人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們都是文化的傳播者與文化融合的見證者。過去的文明發(fā)源于中原地區(qū),內(nèi)陸的故事多是才子佳人、知音難覓,而邊境和沿海地區(qū)則多是保家衛(wèi)國、抵御外敵,其實沿海地區(qū)也有著友好與包容。海上絲綢之路遠不像路上絲綢之路被人們所熟知,而事實上它在三代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在唐宋時期達到了鼎盛,最遠甚至到過非洲大陸,早在英國人踏上那片大陸之前,中國的足跡已經(jīng)留在了那里。當時人們主要從廣州和泉州兩個港口出發(fā),沿著南海走向世界各地,他們在上百個國家留下了中國的商品和文明,也從那里帶回了新奇的事物,它們留在港口與當?shù)氐娘L土人情結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海絲文化。
2.幼兒園美育
人們常說生活里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扣人心弦的樂曲,也許靈感是來自樹上的鳥鳴、池塘里的蛙叫;畫家所繪出的神秘而又抽象的作品,靈感也許是來自坐車時對沿途風景的匆匆一瞥,也許是在公園久坐了一下午眼中記錄的美景。我們常把藝術稱之為美,而這些美往往是來源于生活的,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的追求也從最基礎的物質層面轉移到了精神層面,很多人不僅自己會學習某種藝術,也會讓孩子去接觸、學習藝術,美學教育越來越深入民眾的生活之中。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他們的想象力、接納力、創(chuàng)造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美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美,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美,教他們怎樣去欣賞不同的美。
3.以“海絲”文化為載體開展幼兒園美育的策略
(1)注重選材,激發(fā)幼兒貼近“海絲”文化
廣東福建兩省所遺留下的“海絲”文化產(chǎn)物是非常多的,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宣講會,為幼兒介紹這些事物,同時為他們講述背后的故事,讓他們對此產(chǎn)生興趣。例如,泉州市的開元寺,始建于唐朝,而后歷朝歷代都有過修繕,它是“海絲”文化的產(chǎn)物,建筑風格融合了中國、印度、歐洲多國,在講述時教師要著重于此,幫助幼兒分辨每一種藝術風格的不同,還可以延伸一些其他國家或民族的藝術風格,讓幼兒對于世界藝術的豐富多彩有初步認識。另外,建筑本身有很高的藝術性與價值,寺廟本身的規(guī)劃、走勢、分布都非常符合儒家文化的內(nèi)核—中庸;寺廟內(nèi)的植物分布恰到好處,讓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莊嚴肅穆;寺廟里的雕塑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雕塑技藝之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述這些作品的內(nèi)涵,將“海絲”文化的部分著重講解,讓幼兒直觀感受到什么是“海絲”文化。同時要注意引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海絲”文化,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能力。
(2)戶外研學,引導幼兒走進“海絲”文化
常言道“實踐出真知”,只是單純的介紹和講述并不能讓年紀尚小的幼兒充分理解“海絲”文化的內(nèi)涵,教師應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引導幼兒主動去了解,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海絲文化。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戶外參觀,帶幼兒去參觀“海絲”文化留下的歷史痕跡,僅是泉州市就留有十六個“海絲”文化遺址,像是萬壽塔、石湖碼頭、江口碼頭、九日山祈風石、山窯址、洛陽橋等等。參觀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建筑中“海絲”文化的部分,讓幼兒切實體驗到“海絲”文化的含義。在“海絲”文化的藝術里主動去探索“海絲”文化的內(nèi)涵,能更清楚的看到文化交融的部分,能更明了的發(fā)現(xiàn)不同于本民族的美,從而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海絲”文化,進一步陪養(yǎng)他們欣賞不同的美的眼睛。
(3)創(chuàng)設平臺,支持幼兒表現(xiàn)“海絲”文化
“海絲”文化的內(nèi)核是融合貫通、開放包容,它是東南沿海地區(qū)的民眾千百年來對外交流的產(chǎn)物,是人民勞動的成果,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單純的讓幼兒去學習、了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定要讓幼兒動手去創(chuàng)作,讓他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真正去理解“海絲”文化的含義、記住“海絲”文化的內(nèi)涵。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藝術展,讓幼兒親自創(chuàng)作自己理解的“海絲”文化的藝術品。且不規(guī)定行式,這樣幼兒們可以發(fā)散思維去創(chuàng)作任何形式的藝術作品,書畫、詩歌、服裝、建筑物等等,評選出最有藝術價值并最符合“海絲”文化的作品,對作者給予獎勵,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幼兒時期人的學習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是非常強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會有讓人覺得意外、出奇,甚至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且每個人的藝術天分表現(xiàn)在不同方面。各自有各自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教師要及時的肯定并正確的引導他們,讓他們的靈感能得到抒發(f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作性。
(4)親子互動,鼓勵幼兒分享“海絲”文化
人們常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因為父母往往在孩子的人生里占很長一段時間。幼兒時期的孩子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往往比他們在學校久,而且學校里孩子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也許孩子的一個很有藝術價值的想法就會被忽略。平時父母可以陪同孩子觀看關于“海絲”文化的事物,比如,紀錄片、藝術展、歷史遺跡等等,并要及時對孩子的疑問做出反饋,引導他們對此類事物產(chǎn)生興趣,這是讓他們了解“海絲”文化、了解美的第一步。同時要經(jīng)常讓他們接觸新鮮文化,因為“海絲”文化的內(nèi)涵就是開放包容、兼收并蓄。比如,家長可以帶他們?nèi)ヂ犚恍┪鞣降囊魳匪囆g,像是交響樂、音樂劇、歌劇等等,同時也不能忘記本族的音樂藝術,如民族樂器、地方戲曲還有各族的歌曲等等,音樂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藝術形式,剛開始接觸孩子很可能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甚至還會對它們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作出引導,幫助他們?nèi)ダ斫獯祟愃囆g的美與偉大。
民族文化是多樣化的,是一片花園里有著各種姿態(tài)的花朵,是一顆樹上各不相同的樹葉,它們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長處。過去交通不發(fā)達,世界各國都是獨立狀態(tài),商貿(mào)往來就是彼此之間的唯一交流方式,而那時的人們還沒意識到,他們帶走的不止是商品,還有中國的文化,他們帶回來的也不止金錢,亦是文明。“海絲”文化是一種融合文化,它包含著世界各地文明的影子,在東南沿海地區(qū)落地生根,發(fā)光發(fā)熱,它的本質是開放包容,非常符合現(xiàn)代美學多樣化的內(nèi)涵,讓幼兒多多了解海絲文化是對他們美學概念的最基礎的培養(yǎng),是他們形成美感大樓的堅實地基。
參考文獻
[1]洪禮坤.福建高校景觀設計中的海絲文化應用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9.37(03):35-38
[2]章嬌娜,陳章祧.海絲文化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J].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32(03):47-51
[3]莊亮.泉州"海絲"文化地名翻譯的比較研究[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0(01):97-101
[4]張宜霞,杭瑞友,孫燕.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導向的高職美育課程體系構建[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7)
[5]趙琦.淺談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幼兒園混齡教育下的課程體系建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幼兒版),2018(28):11
[6]馮錦.視覺文化轉向中的高職美育課程目標實施策略[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