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悅辰
爺爺?shù)男≠u部終于還是拆了,那是他日夜牽掛著的,二十余年的堅守。
上次回家看望爺爺時,我便察覺到小賣部或許“命不久矣”。越來越破舊的外墻,越來越少的顧客,越來越多被清理掉的過期零食,似乎都在宣判著它被拆將成事實。果然,這次再回家時,它便不見了蹤影。原本矗立著柱子的那塊地,只留下了一層灰白色的水泥,拆下來的磚頭被扔在了角落,紅紅的一片似乎與地面格格不入。看著那一塊空落落的地,我的心里似乎也少了點什么東西。
小時候,我是最喜歡來小賣部玩的,爺爺總是會拿出一袋袋零食放在我面前給我吃,安頓好我之后便走到收銀臺前招呼顧客。我便窩在椅子上,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望著來來往往的顧客,暗暗觀察著他們:有頑皮的小孩兒打鬧著拿起幾包辣條,嘻嘻哈哈地將錢放在臺子上,一溜煙兒跑開了;有叔叔鬼鬼祟祟地進門,四處提防張望著,買了包煙,迅速地藏進口袋里,在店門口抽完后再離開;也有大媽只是買包洗衣粉也討價還價,虛張聲勢著說要去別家買……爺爺一副老花鏡架在鼻尖,將頭湊近計算器,手顫顫巍巍地按下數(shù)字鍵,反復(fù)確認之后才收了顧客的錢,保證不出一點差錯。而他的身后就是那排高他半頭的貨架,上面的東西可真多,那時的顧客總是絡(luò)繹不絕,小店門庭若市。
我那時想,小店會一直開下去,等我長大了爺爺也會一直守著它。日子就那么快樂地過去了。
一日,我仍坐在小店內(nèi)吃零食、看電視,爺爺靠著收銀臺,戴著老舊的老花鏡,桌上擺著他常年記賬的本子和一個老式計算器,機械的女聲不停地重復(fù)著“歸零”,偶爾還會聽到爺爺?shù)膰@息聲。小店的情況越來越差,每天只有零星幾人來買東西,一直處于虧本的狀態(tài),奶奶常常責怪他:“別再進新貨了,把這些賣完就收攤吧!”但爺爺依然堅持著:“不能讓人買到過期的東西,咱不能背了德?!比缓缶髲姷仄鹕?,叫我重新把貨架上的東西挨個檢查一遍。忽地,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跟貨架一般高了。
爸爸也為此與爺爺動過氣:“現(xiàn)在人家都在網(wǎng)上買東西了,誰還來店里買啊,早點關(guān)了算了吧!”爺爺聽后不吭聲,只是垂下眼簾,默默地繼續(xù)守著他小小的店鋪,只有偶爾會嘟囔兩句:“我開著,就一定會有人來買?!彪m這么說,但來的都是“稀客”,再也見不到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面了。
終于,店鋪撐不下去了。拆除那天早晨,爺爺捧著大大小小的紙箱,獨自往家走去。我悄悄地跟在爺爺身后,看著爺爺落寞的背影,眼前的一切,仿佛都籠罩在一層迷霧中。連初升的太陽也隱去了它的光芒,只剩下一圈紅暈,迷茫中透出一些孤寂。
爺爺?shù)男≠u部關(guān)了,許多年如一日的堅守也就放下了,但他如此堅定甚至顯得幼稚的執(zhí)拗性格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不知在如今網(wǎng)絡(luò)十分便捷,動動手指就能做到許多事的時代下,是否還有許多街邊的小賣部在堅守,他們的堅守也會被拆掉嗎?
(指導(dǎo)教師 康虞佳)
點評
當移動支付、網(wǎng)上購物盛行,傳統(tǒng)小商鋪退出歷史舞臺似乎也是理所應(yīng)當,但人們在贊嘆科技進步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老輩人所面臨的困境。作者以此為題,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刻畫出爺爺對于“小賣部”的堅守,展現(xiàn)了爺爺誠信經(jīng)營、為人服務(wù)的優(yōu)秀品質(zhì),更揭示了老年群體面臨的數(shù)字鴻溝問題,極具現(xiàn)實意義,發(fā)人深省。文章筆觸細膩、語言質(zhì)樸,讀來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