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程
“幸”,幸福、幸運、幸虧、幸而的打頭字,篆體寫作“幸”,跟今天的寫法相差不大,可這樣子,長得好生奇怪,不禁要問這是什么來由?!墩f文解字》說:“吉而免兇也。從屰從夭?!鄙兑馑寄??先說“吉而免兇”,可能遭遇不幸之時而免于“不幸”,就是一種幸運,有時甚至是不幸中的萬幸。再說“從屰從夭”,這表明“幸”是會意而來,上面是“夭”,下面是“屰”。“屰”即后起的“逆”,“夭”是不終天年的死,即夭折。直接引用《說文解字注》吧:“夭,死之事。故死謂之不幸?!薄皩壅?,不順也,不順從夭死之事?!焙唵蝸碚f,就是“免死為幸”。
原來,我們常說的幸福、幸運、幸虧、幸而,倒是后面的三個詞更接近“幸”的本義,往往就是一種壞運的改變。那么,“幸?!蹦??拆開來看,“幸”是免于不幸,有點像“雪中送炭”;而“?!彼坪跏恰板\上添花”,本來就不錯了,是“錦”,現(xiàn)在再添一“花”,是更好,是福氣。如此說來,“幸”“?!焙铣?,自然更偏重于“?!薄?/p>
可這里說的是“幸”,當然不能離它的本義太遠。著重說說“幸運”吧。
神話傳說中,世間大小好事壞事都由神管著,“幸運”也不例外。古希臘傳說中有個幸運女神,叫堤喀(Tyche),她往往隨意把好運和厄運分配給人。她以手持聚寶盆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她還是蒙著雙眼的,這就更告訴世人,命運存在著風險與不定。傳說那個發(fā)明骰子的人要將他首創(chuàng)的骰子獻祭給她。
不由得來一個時空大穿越,說說時下比較流行的“盲盒”。你是買家,購入一個盲盒,里面是什么并不清楚,但應該是希望盲盒帶給自己幸運和驚喜,而賣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盲盒經(jīng)濟悄然走紅。可是,這走紅經(jīng)濟里邊,賣家是穩(wěn)賺,買家呢?要么驚喜,要么沮喪;要么“幸運”,要么“不幸”。哪有那么多好運?哪有那么多幸運女神的眷顧?幸運兒少之又少,“不幸者”卻是多之又多。這就從購買不確定的物品,轉(zhuǎn)化為購買不確定的心情與運氣??墒呛芏嗳司拖矚g這種自己買自己拆的“快感”,上了癮,心甘情愿成為不斷被收割的“韭菜”,也抱著一個不確定的希望——總有一天“幸運女神”會眷顧自己,下一個“幸運兒”就是自己。
不獨盲盒經(jīng)濟,在許多事情上,我們蕓蕓眾生,總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上帝眷顧的“幸運兒”??墒?,這樣的“總希望”,這樣的“幸運兒”信仰,會讓人變成怎樣呢?
貝克特荒誕劇《等待戈多》中有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卻也是最讓人同情的角色,他就叫“幸運兒”。他脖子上套著繩子,被波卓牽著上場了,究竟會有怎樣的幸運?他信奉奴隸道德,沒有尊嚴,沒有希望,更沒有創(chuàng)造,只是靜靜地消磨空虛無聊的時光,等待毫無意義、毫無不同的明天,卻沒有半點悲哀。原來這“幸運兒”是一個地道典型的所謂“末人”(或者說是“末路人”)。想想我們都應該要明白了,這樣的“幸運兒”寧可不做。
一個女孩不慎落水,不會游泳卻“幸運”獲救了;無獨有偶,有位大媽也是如此“幸運”。她們的確是“幸運兒”,可不是“幸運女神”的突然降臨,是她們的淡定、她們的臨危不懼——讓自己漂浮在水面上,然后被人發(fā)現(xiàn)而獲救的。應該說,她們的幸運首先在于淡定自救,這“幸運女神”就是她們自己。
“好運都是留給努力的人的”,確實,很多時候“幸運女神”就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