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為一體?!崩蠋熯@個職業(yè)最幸運的是可以和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不時的奇思妙想,孩子們隨口的童言童語,都是治愈的良藥。常懷童心,帶著童心做教育,用童心貫穿教育工作的始終,才能真正理解兒童。
一、童心是兒童的生命品格
什么是童心?辭海里是這樣解釋的:童心就是“兒童心情,孩子氣。”所謂“兒童心情”就是李贄在《童心說》中講的“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是一種真誠、純潔、坦蕩的“赤子之心”;“孩子氣”就是指天真、爛漫、待人待物無懼、無戒、無遮、無飾。這是一種沒有受到成人社會污染的,極其珍貴的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始于天真的性情,對身邊的大小事總是保持著好奇的心理,什么事都想試一試……總的來說,童心就是兒童的生命品格。
二、童心是小學教育的根
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fā)展的人,他們的兒童世界不只是為成人期做準備,還應(yīng)依據(jù)兒童生命、精神的本性,充分體現(xiàn)其獨立價值的存在,促使其豐富的心靈精神世界的成長。小學教育應(yīng)該在尊重兒童本性的基礎(chǔ)上,教會兒童學習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為兒童終身發(fā)展提供動力,奠定一生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chǔ)。童心教育體現(xiàn)在小學教育上,就是相信生命的豐富多彩,生命個體是有尊嚴、有活力,是自由的;生命是屬于個人的,是富有個性。所謂為孩子的生命發(fā)展和精神成長奠基的小學教育,所謂“生本教育”應(yīng)該是促進兒童生命全面、和諧、自由、創(chuàng)造性成長的教育,應(yīng)該是以尊重、呵護童心為出發(fā)點的教育。
三、童心教育,讓學生做自己
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兒童的樣子?!眱和陌l(fā)展應(yīng)當順應(yīng)天性,始終保留一份童真,擁有一顆童心。
剛出來工作的那一年我擔任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有道題目是讓孩子們寫一句比喻句。班里只有3個孩子失分,其中兩個還是班長、語文課代表,都是我的“得意門生”。我非常很生氣,拿著試卷問他倆,一年級就開始寫“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寫了幾百遍了,你們還不會嗎?班長看著生氣的我,小聲地說:“我覺得這句大家都會,我想寫更有意思的比喻句?!?/p>
每個人都有感悟美的能力,孩子也不例外。我應(yīng)該引導他們追求美。而不是限定他們美的范圍,只記住干巴巴的“彎彎的月亮像小船”是比喻句。不能因為害怕出錯扣分,就不許他們?nèi)ジ形颍嵺`,去創(chuàng)造。如果我扮演的角色是砍掉一切失分的可能,不相信他們,長此以往,砍掉的又何止是分數(shù),更是他們感受文本,感受語言美,感受世間美好的能力。一個人,小時候本來可以很敏銳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卻總是被人指正,他就不會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事物,而是想方設(shè)法說出別人想說的話。這樣,他就沒有了他的“自己”,同時也就沒有了創(chuàng)造性。作為老師,該做的或許就是在尊重和相信的前提下再去點撥。讓他們做自己,而不是記住標準答案,所有的孩子如同復制粘貼出來,想想也是嚇人。讓他們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為自己發(fā)聲。
四、用童心呵護童心
我曾收到過這樣的一封信。一封寫在紙巾上的生日信,信上說:“我想用甜美的聲音來讀一讀課文,今天是我生日,我想得到一份我最想得到的禮物,那是一種真純的愛。是只有劉老師才能完成的,就是點名讀課文。我不想過一個不開心的生日,謝謝合作?。ㄐδ槪薄爸x謝”和“作”還寫錯了,看到這封夾雜著錯別字和拼音的信時,真是笑出來了聲。多簡單的愿望,多炙熱的請求,多可愛的孩子啊!
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神奇的:花草樹木會跳舞,地球會流眼淚,小動物會說話……
曾經(jīng)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大概意思是說:一個孩子的媽媽不斷地說:“你呀,等你長大了,就知道媽媽的心了?!焙⒆勇牶笠荒樚煺娴貙寢屨f:“是呀媽媽,我長大了就知道媽媽的心了。可是曾經(jīng)是小孩子的媽媽,怎么裝作不知道我的心呢?”
是啊,都曾有過美好的童年,但是我們走過童年往往就忘卻了童年。面對一群小鬼,瑣事很多,煩事不少。在發(fā)脾氣之前能想想童年,假如你眼前的那個調(diào)皮鬼正是多年前的自己,也許會有另一番處理方式。都曾經(jīng)是孩子,曾經(jīng)是學生,他們的小心思,小期待,又怎會完全不知道;怎樣的老師受孩子喜歡,又怎敢再裝著不知道。
留住根,讓它去開花。留住童心,讓他去生長。教育跳動著童心,才能顯現(xiàn)教育的純真;教育跳動著童心,才能煥發(fā)生命活力;教育跳動著童心,才能塑造教育的民主;教育跳動著童心,才會產(chǎn)生教育的理想。將童年的真誠、愛心、清純、智慧,蓬勃的生命能量和創(chuàng)造活力,盡多地保留到永遠。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新小學?劉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