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一、選地調(diào)茬,深耕增肥
(一)選地調(diào)茬
選中等以上肥力的生茬地,要求pH為7.2~8.5,土壤有機質(zhì)0.8%~l.0%,全氮0.065%~0.096%,全磷0.062%~0.256%,水解氮150~350 mg·L-1,速效磷25~40 mg·L-1,速效鉀80~100 mg·L-1,活性鈣0.16%~0.18%。土層深厚,有排灌條件。
(二)深耕增肥
在秋耕種麥前,將翌年夏花生的肥料全部施在當茬小麥上,即每667 m2鋪施圈糞4 000~5 000 kg,尿素25.9~28.2 kg,標準過磷酸鈣50.0~83.2 kg,氯化鉀25.0~26.7 kg。深耕以25~30 cm為準,耙平耙細,按小麥常規(guī)高產(chǎn)田的要求播種小麥。翌春小麥起身拔節(jié)期,再追施適量氮肥。若前茬小麥未施肥,可在翌年麥收后、夏播花生前,每667 m2再施尿素16.30~21.74 kg,過磷酸鈣53.3~64.0 kg,氯化鉀12.5~16.7 kg。播種前后一定要修挖田溝、橫截溝與壟溝,實行三溝配套,以利排灌。
二、良種搭配,銜接茬口
為了獲取夏花生、小麥兩茬雙高產(chǎn),在良種搭配上要計算生長期,以利于銜接茬口,發(fā)揮前作、后作的更大增產(chǎn)潛力。小麥良種要搭配早熟或早熟偏晚的高產(chǎn)品種。
三、“早”字當頭,抓住農(nóng)時
要獲取夏花生、小麥兩茬雙高產(chǎn),必須在播種期上“早”字當頭,搶抓時間,最大限度地使兩茬作物充分利用各地的熱量資源。兩茬作物的播種適期:豫南地區(qū)小麥在10月5—25日,夏花生在6月5—10日,確保生育期足夠長。
四、依靠群體,以密取勝
夏直播花生植株個體生育較小,為獲取群體高產(chǎn),應以密取勝。采用高畦覆膜雙行種植,如種中熟偏早的小果型品種,畦距73 cm,畦高10~12 cm,畦面寬43 cm,每畦種2行花生。小行距23 cm,大行距50 cm,平均行距36.5 cm,穴距13.2 cm,每667 m2種植1.21萬~1.36萬穴,每穴播種2粒。若采用中熟大果型品種,畦寬80 cm,畦面寬50 cm,種2行花生,小行距30 cm左右,大行距50 cm左右,平均行距40 cm,穴距15.0~16.5 cm,每穴播種2粒,每667 m2種10 000~12 500穴。
五、覆膜播種,增溫壯苗
為防止開膜孔“閃苗”,播種一定要采取先覆膜后打孔的順序。要求麥收時矮茬割麥,在施肥、造墑、淺耕滅茬(或直接起畦)的基礎上,按照上述密度,采用四犁起畦,頭兩犁要打透犁,后兩犁要寬且淺,確保畦面矮而平和不起垡塊、不露麥茬。覆膜時要做到畦面平、畦坡陡,除草劑不漏噴,膜與畦面要貼緊,兩膜邊要壓實。按密度規(guī)格要求在覆好膜的畦面上用打孔棒打孔播種??讖?.5~4.0 cm,深約3 cm。選一級大粒飽滿種子,并粒平放點播,及時覆土壓實,再在膜孔上蓋土3~4 cm,堆成小土墩,以利于避光引苗出土。
六、加強管理,促控結(jié)合
(一)前期促早發(fā)
花生出苗后及時清除壓埋播孔的土墩,摳出膜下側(cè)枝。始花后如遇伏前旱,要輕澆潤灌初花水,以促進前期有效花大量開放?;ㄉR苗后,徹底防治蚜蟲和薊馬,杜絕病毒病的傳播。
(二)中期保穩(wěn)長
1.早防葉斑病。始花后10天左右,根據(jù)病情每隔10 d噴藥1次,連續(xù)噴施3~4次,防治葉斑病和網(wǎng)斑病或銹病。
2.及時治蟲。結(jié)莢初期發(fā)現(xiàn)蠐螬、金針蟲,及時用辛硫磷1000倍液灌墩或“辛拌磷”顆粒毒沙撒墩。夏季高溫多濕,3代棉鈴蟲大發(fā)生時,及時用藥噴殺。
3.控上促下。在始花后30~35 d,如植株生長過旺,有過早封行的現(xiàn)象,可在葉面每667 m2噴施30~75 mg·L-1多效唑溶液50 L,抑制營養(yǎng)生長過旺,促進營養(yǎng)體光合產(chǎn)物的轉(zhuǎn)移,增加莢果飽滿度。
(三)后期防早衰
1.噴肥保葉。結(jié)莢后期及時向葉面噴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溶液1~2次,延長頂葉功能期,提高飽果率。
2.澆水保根。飽果成熟期,如遇秋旱,應及時輕澆潤灌飽果水,保根保葉,增加莢果飽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