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
易剛 韋林汕
臨終前的特殊婚姻,一個男人與兩任妻子恩怨糾葛,引出一場生母與繼母的撫養(yǎng)權官司。審理背后,是一個托付與責任的故事。
>>資料圖
2014年9月中旬,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的方女士與丈夫鄧先生協(xié)議離婚,兩個兒子由鄧先生撫養(yǎng)??蓵r隔半年,鄧先生被查出癌癥!萬念俱灰的他,想把兒子托付給前妻。但是,因撫養(yǎng)費問題未能談攏。無奈之下,只好將兒子托付給生意伙伴凡女士照顧,為了合法,還特意跟她辦理了結婚登記。不久,鄧先生離世。
方女士獲悉此事后異常氣憤,于是起訴至法院,向凡女士追討孩子的撫養(yǎng)權……案件經過一波三折,近日有了最終結果。
2015年3月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鄧先生撥打了前妻方女士的電話,稱自己命在旦夕,希望對方能夠回來協(xié)商兒子的撫養(yǎng)問題。方女士此時正在海南省務工,聽聞此事不由得一驚,畢竟夫妻一場……
當方女士在醫(yī)院看到鄧先生那一刻,不禁眼圈泛紅……鄧先生望著前妻說:我死之后,希望你來撫養(yǎng)兒子。畢竟,我父母年事已高……
方女士雙眸含淚,面露難色,稱自己不敢自作主張。
翌日,方女士帶著父母見了鄧先生的父親(下稱鄧父)。方母對鄧父說,因為我女兒在弟弟的信用卡上透支了8萬元錢,至今未還。所以,弟弟不讓她進家門。
鄧父聽罷,雖感不爽,但猶豫片刻,還是答應了。
豈料,時隔幾天,方女士又變卦了,說可以撫養(yǎng)兩個兒子,但必須拿出足夠的撫養(yǎng)費。鄧父則認為,兒子住院花費不少,根本就沒留什么錢??煞脚坎⒉幌嘈?。之后又協(xié)商過幾次,終因費用懸殊而未能談攏。此時正遇方女士單位有事,就匆忙離開了柳州。
對方女士的此舉,鄧父頗有微詞:就算你和前夫有意見,難道對親生兒子也毫無感情嗎?大兒子才4歲,小兒子還不滿2歲呀,你怎能忍心一走了之呢……
由于方女士工作性質的原因,她時常往返于柳州??僧斔俅位貋頃r,得知前夫已于5月下旬就去世了。讓她更感驚訝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也不知所終!方女士心急如焚,報警求助……
后來,方女士才得知,就在前夫彌留之際,認識他多年的生意伙伴凡女士前來探病,這不禁讓前夫眼前一亮。因為凡女士離婚多年,單身無孩兒,一直為沒有能做媽媽而感到遺憾。現在,何不把兒子托付給她呢?
面對鄧先生的哀求,凡女士也許是不忍心傷害一個即將謝世的朋友,抑或是可憐兩個幼小的孩子,她動容了。但轉念一想:這樣貿然接受他人的兒子,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萬一生母來爭奪撫養(yǎng)權咋辦?
為名正言順,鄧先生和凡女士選擇了登記結婚。一個月后,鄧先生離世。凡女士把兩個兒子接回家。本來在生意場上打拼的她,為照顧兒子,只能把重心轉移到家里來……
當方女士得知實情后,她要求凡女士歸還兒子,但遭拒。于是,矛盾漸起:和一個黃泉路近的人結婚,到底是圖財還是真心為孩子?方女士疑竇重重。
對此問題,鄧父說:我兒子并沒留下什么錢,唯一的財產就是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這套房與凡女士的房子相比,差距甚遠。當初,是你不愿帶兒子,人家凡女士才帶的。加之你經濟條件……那你說我該咋辦?為了孫子的成長、教育,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我當然選擇把孫子交給凡女士撫養(yǎng)。
在教育兒子的理念上,方女士和凡女士各有想法;在探視兒子的問題上,兩個母親也各執(zhí)己見。
于是,奪子之戰(zhàn)拉開序幕——方女士將凡女士告上柳北區(qū)人民法院。2016年10月26日上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方女士沒有到庭,而是委托了代理人(下稱方代理)。
凡女士認為,丈夫去世后,我作為繼母,有權撫養(yǎng)兒子,且已盡職盡責,跟兒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不同意交出撫養(yǎng)權。
方代理則辯稱,我國法律規(guī)定,如果是因為血緣關系產生的親權,那么這個親權是可以對抗其他權利的。像現在,凡女士想收留或撫養(yǎng)方女士的兩個兒子,應該經過方女士本人同意。即使方女士有某些不良嗜好,但也不能因此而喪失她撫養(yǎng)和教育親生兒子的權利。
一邊是生母,擁有法定的撫養(yǎng)權;一邊是繼母,通過法律手段獲取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一個有生育之情,一個有養(yǎng)育之恩,孩子判給誰都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法官該如何評判呢?年幼的親兄弟,在遭遇生父不幸病故后,又將面臨著不知何去何從的尷尬?,F在,官司打到了法院,法官接到這樣一起有著復雜背景的撫養(yǎng)權糾紛,必須非常慎重。因而,承辦人不僅做了大量的走訪工作,還進行了針對性的安排。
法官認為,在審理未成年人撫養(yǎng)權糾紛時,會以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優(yōu)先保護原則,全面來考察衡量各方面因素,做出對未成年人成長最有利的裁判。本案既然必須在兩位母親中選一個,那不光要看家庭和經濟條件,還要看誰更適合撫養(yǎng)孩子,更會撫養(yǎng)孩子。
因此,庭審中,法官還給未到庭的方女士打去電話,詢問一些相關情況……庭審結束后,法官確定了日期,并通知方女士屆時到法院來一趟,其想做一個試驗,即分別讓生母和繼母單獨與兒子在一起,看看兒子與兩位母親中的哪一位有距離感。
法院設有一間觀察室,主要是用于離異夫妻想爭奪年幼的孩子,而孩子又不能清楚表達自身意愿的時候,法官可以通過孩子與父母的接觸來推測彼此的親疏,作為日后判決撫養(yǎng)權糾紛的參考要素。
方女士首先走進兒童觀察室。她進去后抱著大兒子,說自己如何想念他。大兒子雖然跟她有互動,但表現不出非常強烈的意愿。方女士對小兒子的關注不多,小兒子欲上衛(wèi)生間,想穿鞋子時,方女士都沒有注意到。
接下來,輪到凡女士走進兒童觀察室,在進去之前,她就對法官說:小兒子今天有點不舒服,希望能盡快結束,好帶小兒子回去休息。凡女士進去之后,把兩個兒子帶到一邊,跟他們講一些平等的話語、相互交流,感覺比較像媽媽……
關于目前誰更合適攜帶撫養(yǎng)兩個兒子的問題,法官認為,方女士與鄧先生已于2014年9月協(xié)議離婚,約定兩個兒子由鄧先生攜帶撫養(yǎng),方女士不需要對兩個兒子的撫養(yǎng)費負責。2015年3月,鄧先生病重時方女士仍是單身,但其明知鄧先生不久將離開人世,卻仍因為錢款支付的問題沒有主動擔當起母親的責任來,導致鄧先生在臨終前以與凡女士結婚的形式,將兩個兒子托付給對方撫養(yǎng)。凡女士接受鄧先生的托付后與兩個兒子建立了較好的家庭情感聯(lián)系,并得到了兒子的爺爺認可。她和兒子以及鄧家人都相處的不錯,母子之間更是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且凡女士的居住環(huán)境和經濟收入較為穩(wěn)定,可以為兩個兒子提供較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而方女士目前也只是掛靠在某單位的非正式員工,收入并非長期穩(wěn)定。此外,根據兒童觀察室內的觀察,凡女士與兩個兒子相處和諧,故為保證穩(wěn)定的家庭和生活、學習狀態(tài),目前由凡女士攜帶撫養(yǎng)兩個兒子更為合適。
綜上,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相關條款之規(guī)定,于2016年11月9日,判決駁回了方女士的訴訟請求……
方女士不服,上訴至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為處理好這起案件,中級法院的法官親自到方女士家里走訪,了解她的生活條件和撫養(yǎng)能力。同時,又邀請心理咨詢師對兩位媽媽做了心理輔導,讓雙方更好地為兒子著想,幫她們化解恩怨。
經過反復權衡綜合分析,中級法院認為,兩個孩子由凡女士撫養(yǎng)對他們的成長更為有利。于是,2017年4月,二審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
原以為判決下達后會歸于平靜,哪承想,方女士的內心卻翻江倒海般難受:身為人母,兒子卻被判給了繼母!為何?她開始反思自己,也擔心從未做過母親的凡女士一下子要照顧兩個兒子會力不從心。于是,同年7月,方女士找到凡女士,懇請對方能將兒子還回給她……
剛才始,凡女士并不答應,但禁不住方女士的苦口婆心以及愿意辭去海南那邊的工作回來帶兒子的承諾。想想彼此都是女人,何必為難對方?于是,經過協(xié)商,大兒子跟隨方女士生活……
本應皆大歡喜,豈料2019年,凡女士因經濟案件而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難以和兒子相處……此時的方女士覺得,凡女士的行為已不再適合再帶兒子了。于是,就將對方告上柳北區(qū)法院,要求變更小兒子的撫養(yǎng)權。2020年6月底,其訴請獲得了支持。
孩子都回到了自己身邊,方女士的經濟壓力陡增。這時,她想起了前夫贈與凡女士的那套房屋,認為該行為發(fā)生在她與鄧先生婚內期間。于是,便以兩個兒子的名義將凡女士訴至柳北區(qū)法院,要求繼承那套房屋。
2020年10月底,法院進行審理。經審查認定:鄧先生與方女士于2014年9月離婚。而鄧先生與凡女士于2015年4月下旬再婚,次月,鄧先生去世,兩個兒子由凡女士撫養(yǎng)……法官為了查明購房款的交付情況,于同年11月25日到售房單位取證,得知該單位于2006年9月14日與鄧先生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并于當天一次性付清房款……
法官認為,鄧先生于2015年5月28日死亡,繼承從此開始,涉案房屋至今登記在鄧先生名下,各繼承人的繼承權利不存在被侵犯的情形。鄧先生死亡后,房屋屬于其遺產。方女士主張涉案房屋系其與鄧先生的夫妻共同財產,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鄧先生立下《自書遺囑》一份,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要件,其死亡后按照遺囑由凡女士繼承。但他兩個兒子尚未成年,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特留份權人,應由凡女士按照必要的遺產份額向兩個兒子進行補償。因為兩個兒子的實際撫養(yǎng)情況又發(fā)生了變更,即分別于2017年12月23日起、2019年9月起跟隨生母方女士共同生活,所以結合柳州市的實際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綜合考慮特留份權人的年齡及實際撫養(yǎng)情況,法院酌情確認由凡女士向大兒子、小兒子支付補償費……現雙方均認可涉案房屋價值75萬元,故應為兩個兒子保留必要的份額。涉案房屋尚有剩余價值,凡女士繼承鄧先生的上述遺產后,應在遺產繼承的范圍內清償被繼承人鄧先生的債務。
2020年12月,柳北區(qū)法院依照相關法條之規(guī)定,判決涉案房屋由凡女士繼承;凡女士于本案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大兒子支付12萬元、小兒子支付13萬元,該款由原告方女士代收;駁回方女士其他訴請。
由于雙方在法定時限內均未提出上訴,故該判決已于2021年1月生效。兩個月之后的3月13日,央視法制頻道(CCTV-12)對這起特殊的案例進行了報道……
編后語:
這的確是一起讓人非常糾結的案子:兩位母親都想撫養(yǎng)孩子,無論判給誰,另一位心里肯定不會情愿。法官能做的,就是進行對孩子最有利的裁判?;橐龇ǖ诙粭l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繼母和其撫養(yǎng)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guī)定。本案中,凡女士作為兩個兒子的繼母,與方女士均有保護和教育兒子的權利和義務,并在兩個兒子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傷害時,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而法院的第一次判決,恰恰體現了法律對孩子的保護。因為除了考慮生母和繼母的撫養(yǎng)能力與孩子的感情等因素,法院的判決甚至周全到留了一條“后路”。即:如果把孩子判給生母,從法律程序上講,繼母的撫養(yǎng)權就徹底喪失;倘若生母照顧孩子不周,再想交給繼母也不可能了。但是,如果繼母得到撫養(yǎng)權卻照顧不好孩子,那么生母不僅可以監(jiān)督,還可以向法院要求變更撫養(yǎng)權。對于孩子而言,等于又多了一層保護。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后來的凡女士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她做了違法的事情!方女士覺得,此時的凡女士已不再適合撫養(yǎng)教育她的兒子了,于是訴至法院,要求奪回兒子的撫養(yǎng)權。法院也認為,凡女士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短時間內不能再照顧兒子了。因此,支持了方女士的訴訟請求-—將兒子判歸生母撫養(yǎng),這場曠日持久的奪子之戰(zhàn)終于落幕。
所以說,遵紀守法者,才能獲得法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