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薄敖涞羟榫w,你就成功了一半?!毕嘈旁诓簧賵龊?,你一定聽到過類似的話,似乎是在說,情緒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絆腳石。誠然,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地與人爭吵是不理智、不成熟的。但否認情緒的意義,宣揚戒掉情緒,未免有些矯枉過正。所謂“戒掉情緒”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懂得表達情緒才是。
很多時候,人們會為了照顧對方的情緒,滿足他人對自己的要求和期待,而故意掩飾自己的不悅,無論在職場還是感情生活中,識大體、顧大局,把事情和他人的感受看得比自己重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作家蔣方舟曾談起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她害怕跟任何人產(chǎn)生沖突與矛盾,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里,甚至在愛情里,她都始終扮演著討好他人的角色,不敢也不會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會跟對方爭吵,害怕起沖突,害怕讓別人不高興,以至于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有過真實的關系。所謂“真實的關系”,就是你可以跟這個人去爭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實、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這個人。
在人際交往中,過分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并非真的親和友善,而是一種自我封閉,從源頭上隔絕了人與人相互了解、相互靠近的機會。短時間看,忽視不良情緒,不動聲色地繼續(xù)工作、生活,或用各種娛樂方式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暫時緩解問題帶來的壓迫感,營造一個相對和諧輕松的氛圍;但從長遠看,原本應該借由一次不良情緒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的具體問題,也因為一再拖延,而成為“定時炸彈”。所以,對不良情緒視而不見,非但不會讓它消失,反而會堆積得更多,直到突破個人承受能力,而以某種失控的方式呈現(xiàn)。
首先要認清一個事實,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在人的一生中,負面情緒都是不可能被戒除的。當我們意識到情緒時,它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不讓負面情緒出現(xiàn),它一定會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其次,當人處于負面情緒時,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覺察,知道自己正經(jīng)歷一個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憤怒、失望、沮喪或是焦慮,想清楚這樣的情緒正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認識到這些基本事實,將是處理好情緒的基礎。
無論正在感知何種負面情緒,首先應該慶幸的是,我們尚有正常人的感受力。其實,就算是負面情緒,也有積極的一面。我們不妨將它視為一種信號,借以覺察什么是我們內(nèi)心真正在乎的目標,什么是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讓步的底線,從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理解生活。在學會接納負面情緒中,獲得身心的成長。反之,如果我們一味去回避或?qū)?,就錯過了自我認知和進步的機會。那么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找不到一個積極應對的方法,只能重復消極的處理方式。
在認清和接納自己負面情緒的前提下,可以從問題入手,解決引發(fā)不良情緒的具體問題;暫時不能解決的,不妨從同理心入手,通過自我分析和換位思考,緩解不良情緒。實在無法依靠個人和朋友得到心理上的疏解,建議選擇有資質(zhì)的心理咨詢機構,接受專業(yè)的心理輔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要不斷學習管理情緒,但管理并不意味著逃避和壓抑,不意味著對不良情緒的消極判斷;而是當不良情緒發(fā)生時,我們要學會正確面對,準確表達,合理疏導。很多時候,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并非情緒本身,而是人們表達情緒的方式。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