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河谷沖突深刻沖擊了中印關系,同時也重塑了印度對中國國家力量和為捍衛(wèi)領土主權的決心的認識。印度前駐中國大使南威哲認為,印度在尋找一個現實的策略來處理印中關系,但必須考慮到,印度負擔不起和中國打一場全面戰(zhàn)爭。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qū),中印雙方發(fā)生了激烈的肢體沖突。
時值加勒萬河谷沖突一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舉辦了“中印關系的前景與挑戰(zhàn)”線上研討會,多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
印度高估了手中的戰(zhàn)略籌碼
加勒萬河谷沖突深刻沖擊了中印關系,同時也重塑了印度對中國國家力量和為捍衛(wèi)領土主權的決心的認識?!董h(huán)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認為,從長遠來看,它是中印邊境恢復寧靜印方必須有的一份教訓。
印度長期在中印邊境地區(qū)搞切香腸戰(zhàn)術,蠶食中國領土,他們在去年因此付出代價,可以說“連本帶息一起還了”。解放軍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之必勝,從加勒萬河谷到班公湖的局勢清晰傳遞出這個信息。沖突發(fā)生后,中國堅守成果的能力、力量布勢能力、現代科技對軍事行動的參與水平都展現出壓倒性的優(yōu)勢,印方雖不斷逞口舌之強,卻未敢采取進一步升級沖突的行動。
此外,印度還加強參與美國主導的四方機制,試圖利用中美博弈,通過惡化同中國戰(zhàn)略關系、加強同美國的戰(zhàn)略合作向中方施壓,逼迫中方軟化邊境立場對其讓步。但印度嚴重高估了自己手中的戰(zhàn)略籌碼,中國在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絕不會讓步!
“印度負擔不起和中國打一場全面戰(zhàn)爭”
針對當前中印關系,印度前駐中國大使南威哲頗有感觸。他說:“對印度來說,邊境實際控制線的和平與安寧是一個核心問題。我作為一個有多年外交工作經歷的外交官,可以從1988年12月甘地和鄧小平的會晤說起。很明顯,鄧小平的主要觀點是,除非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和繁榮都得到保障,否則21世紀不可能是‘亞洲世紀。兩國必須合作,共同建設這樣一個‘亞洲世紀。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現實的策略來處理印中關系,但必須考慮三個因素:第一,印度負擔不起和中國打一場全面戰(zhàn)爭;第二,印度與中國存在一些重大且持續(xù)的信任問題;第三,印度不可能成為任何國家的‘衛(wèi)星國。從長遠來看,印度的外交需要多元化,必須依靠多種途徑和多重聯盟,重點放在與大部分國家‘求同?!?/p>
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中心研究員、中國論壇特約專家周波則認為,中印之間的核心問題是在兩國擱置爭議的同時發(fā)展雙邊關系,使兩國間的邊境實際控制線處于可控范圍。在邊境實控線的做法上,中國的做法和印度的做法幾乎是相反的。印度的方法更傾向于自下而上,先驗證實際控制線,而中國則希望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互諒互讓,相互調整。
那么,如何看待美日印澳四方機制的未來和影響,以及印度在該框架中的角色?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論壇特約專家達巍認為,在討論中國、印度、美國三個國家的關系時,要注意在當前世界政治的語境中去準確地理解三邊關系。中國和美國的雙邊關系正在進入一個以競爭為主要特征的新時代。中印雙邊更重要的是戰(zhàn)略層次的關系,不能被雙邊層次的邊界沖突等問題牽引,影響了中印這兩個具有重大全球戰(zhàn)略意義的國家之間的關系。同時,希望印度不要用冷戰(zhàn)期間的聯盟思維去看待中美印三國的關系,因為現在跟冷戰(zhàn)時期是大不相同了。
“命運與共,戰(zhàn)勝疫情”
在中印邊界僵局尚未解決、互信受到嚴重挑戰(zhàn)的情況下,抗擊疫情為中印雙方提供了溝通和改善關系的平臺。
近日,為助力印度開展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通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向印度紅十字會提供100萬美元現金援助。另外,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資(包括100臺制氧機、20臺無創(chuàng)呼吸機和20臺有創(chuàng)呼吸機)已運抵當地,在裝物資的箱子上,寫有“命運與共,戰(zhàn)勝疫情”的字樣。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莉認為,中印雙方可以從抗擊新冠疫情開始由簡單到復雜的合作。她建議:第一,中印應加強在多邊機構中的合作與協調;第二,中印應探討在南亞、東南亞開展疫苗合作,需要協調一致的區(qū)域解決方案;第三,中國和印度應該啟動衛(wèi)生對話,抗疫合作也可以轉化為互信建立機制。? ? (環(huán)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