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嬌玉
“一支支箭,穿過了屈原行船時激起的湘水上的浪花,穿過了杜甫殘破草堂上的芭茅,穿過了魯迅燃著的未落煙頭中的灰燼……什么是楚辭里的草木?這一支支的箭便是吧?!碑?dāng)我在《香草美人志:〈楚辭〉里的植物》里觸摸到這樣溫?zé)岬奈淖謺r,忽然理解了屈原,雖有君子之傷,但那份堅守,堅毅不朽,曠古照今。
江蘺,白芷,扶桑,木槿,澤蘭,這些耳熟能詳?shù)智星袑崒嵃粚尤綦[若現(xiàn)之迷霧的草木,在《楚辭》這塊荒蕪而肥沃的土地上怒放著,一草一木,千姿百態(tài),其中,最令人心折的,要數(shù)那陰云中如陽光般燦爛的蘭草了。
蘭草里深埋著一個個在時間長河中傳承不滅的故事。千年以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寫下了許許多多的“猗蘭操”。在水邊輕輕松松生長的蘭草,用單薄的身軀承擔(dān)著千年之下道義和良知的重?fù)?dān),發(fā)出了深沉綿長的嘆息,點燃了對理想永不熄滅的希望之火。
相比于《詩經(jīng)》里的蘭草埋藏著的春天里草色萌發(fā)的愛情,《楚辭》里的蘭草: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蘭草理應(yīng)為治理天下的君王吐露芬芳,卻和雜草混雜在一起;賢明的人生不逢時,不得不和粗鄙無知的人生活在一起。懷才不遇,欲訴無門之下那顆微黯的赤子之心、君子之傷,蘭草之傷莫過如此。
但是,“蘭之猗猗,揚(yáng)揚(yáng)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像蘭草一樣,不因無人欣賞而流失自己的芳香?!皩幙墒股蓧m,也不可使心靈沾染上污垢”,內(nèi)心堅守的東西不輕易改變,那么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芬芳,這便是對君子之守、蘭草之守的最好詮釋。
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真正的英雄,是認(rèn)清了生活本來的面貌后,依舊熱愛生活?!痹谶@個價值取向趨向多元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取得所有的認(rèn)同,沒有一位君子能幸免于君子之傷。但是,君子之為君子,腹納九州之量,頭頂正義,肩扛民族,手托國家,不因君子之傷而一蹶不起,不因“此間獨我這般人”而自我懷疑?!熬又?,吾之守也“,忘不了屈原毅然投江的“雖九死其猶未悔”,忘不了杜甫面對屋漏時的“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忘不了魯迅憤懣之下投筆從戎的“俯首甘為孺子?!保涣诵鹿谝咔閲?yán)峻形勢下鐘南山的“白衣作戰(zhàn)甲,慷慨赴荊楚”,正是他們不畏君子之傷,將小我融入大我,以無我境界,描繪大寫人生!
人類群星閃耀至今,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君子,從來不只是盛名而已。不論平凡,不論盛名,只要你不畏于君子之傷,愿意去踐行君子之守,那么就一起唱一首自勵之歌吧。深谷幽蘭,清芳自足,秉德少私,吾輩當(dāng)力!
(指導(dǎo)老師:郭燕紅/編輯:于智博)
評點
文章立意較高,層次分明。以蘭草喻君子,這個意象古來有之,本文以清新筆法、流暢筆觸,一氣呵成,一詠三嘆,先正后奇,逐層升華。由“一支支箭”串起千年的君子形象,如屈原、杜甫、魯迅、鐘南山等,這些偉大人物皆有偉大品格,都是鐵肩擔(dān)道義、赤誠報家國的偉岸君子。蘭草卓而不群,但蘭草不能孤芳獨立,不得不與雜草共生,這是蘭草之傷,也更凸顯蘭草之守的可貴。由草及人,其義自見。在闡述君子之傷,與君子之守的內(nèi)在邏輯上體現(xiàn)出作者頗為嚴(yán)謹(jǐn)?shù)乃急婺芰?,“不畏君子之傷,將小我融入大我,以無我境界,實現(xiàn)大寫人生”,這就是君子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