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嗣
城市名片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陜西省省會。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1981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定為“世界歷史名城”。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人物介紹
尋寶小百科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館藏文物不僅數(shù)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tài),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館藏國寶級文物共有18件,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鑲金獸首瑪瑙杯。
西安城墻
西安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現(xiàn)存的西安城墻全長約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后經(jīng)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西安城墻的主城門有4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也是古城墻原有的城門。西安城墻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為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大雁塔
大雁塔是現(xiàn)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坐落于大慈恩寺內,又名為“慈恩寺塔”。高僧玄奘由天竺經(jīng)絲綢之路帶回大量珍貴經(jīng)卷、佛像回到長安(現(xiàn)西安),為了保存這些無價之寶,他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塔有5層,后又加蓋至9層,最后調整為7層,使佛塔這種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傳入中原地區(qū),融入了華夏文化。
西安鐘鼓樓
西安鐘鼓樓是西安鐘樓與西安鼓樓的合稱,是留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之一,也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建造時間略早于鐘樓,因有一面巨鼓放置于樓上,擊鼓人每日擊鼓報時,故而稱作“鼓樓”;鐘樓上曾懸掛一口大鐘,用于報警、報時,故而稱作“鐘樓”。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說。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是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翻版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式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自古為皇家御苑,興起于秦漢,繁盛于隋唐?,F(xiàn)在的大唐芙蓉園,是在原唐代遺址之上復古興建的,以西安作為“盛唐之都”的輝煌歷史為主線,集盛唐歷史景觀精華為一體,從建筑、餐飲、歌舞、音樂、民俗等多個角度,運用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和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對唐代的燦爛文化進行了生動演繹和全面再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