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很多都記不清了,但有兩部記憶深刻,因為是到中學(xué)時代才有機會看的,一部是《羊城暗哨》,一部是《秘密圖紙》。
兩部電影都是講在廣州抓特務(wù)的。兩個故事都講得很好,就算今天看來也絕對智商在線,吊打當下眾多諜戰(zhàn)劇。劇中各色人等,家庭主婦、老工人、醫(yī)生、男女特務(wù),說話穿衣各種做派也相當有南國特色,更不必說時不時出現(xiàn)眼前的廣州街巷、榕樹、海珠橋、中山堂和王老吉涼茶鋪,還有在特務(wù)口中出現(xiàn)多次的,當時還是寶安縣一個鎮(zhèn)的深圳……對于后來在廣深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我,實在是太親切了。
1970年代中期,爸爸到南方出差,從廣州給我?guī)Щ貋硪惶酌餍牌?,我印象最深的一張明信片上面就印著廣州的海珠橋。那張明信片在我心里生了根,上小學(xué)的我一直想著,長大了有機會一定要去廣州看看那座橋。
所以,當小小年紀的我在電影中看到這些與我生長的地方全然不同的風物,我怎么能不對廣州這個地方產(chǎn)生強烈的向往呢?而且那時候的廣州,還有我聞所未聞的鋼琴音樂會!多么洋氣??!
也許是當年的愿望在不經(jīng)不覺中起了作用,后來我真的來到南方,一住幾十年。
除了廣州這座城市,當時《秘密圖紙》暗暗吸引我的還有一點,就是女主角石云。
說起來,公安局的女偵察員石云并不是多么漂亮的女性形象,她的扮演者田華在當時的女演員中也并不以美貌著稱。但田華有一種健康樸實的朝氣蓬勃,干凈利落的短燙發(fā)、簡潔大方的小翻領(lǐng)上衣,戴一頂白色無檐帽,走路帶風,做事利落,那樣的女性美是我在身邊常見的,不柔弱、有力量,這讓我順理成章地覺得,長大后我也會是這樣的人。
那是當年的媽媽輩職業(yè)女性的典型樣子。
《秘密圖紙》首映于1965年,幾年過后,我才出生。我記事起,媽媽和她學(xué)校的同事阿姨們在服裝上就已經(jīng)沒有太多的選擇,大多是簡單的白襯衫配灰藍黑褲子或裙子。記得媽媽有一條黑絲裙,穿了很多年,是她的珍愛。但就是那樣簡單的著裝下,媽媽們個個都那么美好、明朗、干凈。我后來想,那應(yīng)該是她們覺得工作有意義、時代有盼頭,所以臉上才有那樣明朗自信的神色吧。
那個年代的職業(yè)女性,雖然是普通人,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又上班又帶娃,工作家庭兩副擔子一肩挑,但她們臉上的純真熱情和由此煥發(fā)的美麗光芒,真正無與倫比。
但其實,后來我聽媽媽講過,就在她腹中懷著我的時候,二十多歲的她還被學(xué)校的造反派押上臺,被當作“?;逝伞迸羞^。盡管如此,就我所見,她臉上的光亮始終都在,不曾磨滅過。
說回《秘密圖紙》,講句大實話,像這樣創(chuàng)作于1960年代的電影,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真實人物和歷史事件為原型的,絕非坐在房間里瞎編亂造就能寫出一部爽劇來,這更加說明了那個年代的女偵察員有多么智勇雙全,多么令人仰慕。
所以,《秘密圖紙》除了是一部抓特務(wù)的紅色諜戰(zhàn)電影,我更愿意把它當作是一部向我們的母親輩女性致敬的電影。
能夠成為一名像石云那樣的女性,是值得驕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