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祥
每逢清明,中國人即便瑣事纏身都會毫不猶豫地放下,懷著深深的哀思,帶著自己的兒孫去祭奠仙逝的長輩,這是中國人對仙逝的長輩悼念、緬懷的傳統(tǒng)儀式,也是弘揚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美德。毫不例外,父親也從異地返回了故鄉(xiāng),祭奠去世的爺爺奶奶。
每次祭祀爺爺奶奶時,父親表情凝重,樣子極其神圣,并鄭重告訴我們:在他六歲時,奶奶生病,因無錢醫(yī)治而過世,爺爺艱辛養(yǎng)大他們兄弟姐妹,直至成家立業(yè)……每當此時,父親的眼眶不知不覺便濕潤了。我雖與爺爺奶奶血脈相連,卻因未曾謀面,而沒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又因年少不諳世事,祭祀爺爺奶奶在我的心中掀不起漣漪。
直到前幾年,高齡的父親止步于人間,我才意識到心靈上依靠的大山轟然倒塌,一種無所適從的茫然和痛楚蔓延開來。也才讀懂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鳖I悟了父親在清明時念叨的肺腑之言:銘記祖輩的恩情,發(fā)揚祖輩任勞任怨的精神,傳承祖輩樸實本分的秉性……同時,父親讓我厘清了清明隱匿的另一層意義: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今年清明,我像父親生前一樣,從異地趕赴故鄉(xiāng),拖著沉重的步伐,穿行在幽靜的山間小路,來到父親的墳塋。周圍翠綠的草木點綴著繽紛的鮮花,這是大自然流露出的真誠,憑吊著父親,就像我一樣,真心而恭敬。
凝視碑上父親的遺像,安詳而平靜,微笑端詳著我,仿佛在說:兒呀,你看我來了。此時,我埋在心中許久的話默默與您傾訴:母親和您的兒孫們一切安好……然而,我們近在咫尺,卻是陰陽相隔。頃刻間,悲傷、失落涌上心頭,那鐫刻在腦海中的父親的形象重新浮現(xiàn),那墳塋前的流淌的河流仿佛也在訴說著父親的過往。
父親,您在資溪縣陳坊林場當砍伐工,勞累的工作逼迫您的堂哥和堂弟都返鄉(xiāng)種地,而您一直堅持,承受著碩大木頭的重壓,抗衡到底。那時,您每月工資30多元,自己省吃儉用,每月僅花費幾元,剩下的全都寄回家。每次來信都諄諄教導我們:要聽母親的話、老師的教誨,要勤奮學習,母親為了這個家含辛茹苦,做兒女的要幫母親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
記憶猶新是,我十歲那年,春節(jié)將至,您滿懷喜悅回家與我們團圓。除夕前天,生產(chǎn)隊宰殺一頭黃牛,您興致勃勃去領牛肉,可生產(chǎn)隊有規(guī)定:欠錢的家庭不得領取牛肉。您兩手空空回家,望著孩子們期盼的眼神,頓感自己無能,兩行愧疚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之后,您更加拼力地干活兒。一次砍伐時,您被倒下的大樹砸斷了三根肋骨,嚇得母親直掉眼淚,您卻笑著安慰母親:“會好的,別擔心,你把孩子們照顧好?!?/p>
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傳來時,您雙手捧著它,凝視著未來的希望,那希望的曙光激發(fā)著您的熱淚從蒼老的笑容上滾落,似是自言自語:“兒呀!你為祖宗增光添彩了!”那時,我亦是熱淚盈眶,深知您飽受的苦難,練就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忍的意志。
此時,天空飄著綿綿細雨,那是我掉落的思念的眼淚,寄托著我對您無限的眷戀。朦朦朧朧的雨霧中,似隱約傳來父親聲聲的呼喚,雖略帶潮濕,我卻感到非常溫暖。
我要拜托柔柔的風,承載我對您的內疚和祈禱飄向您的身邊,融入您的靈魂,與您輕輕絮語,心靈相連。
我小心翼翼盛上一杯甘醇,獻在您的碑前,深知您因勞作之后,喜歡呷上幾口,驅散身軀的疲憊。只是,您那布滿皺褶的臉始終凝重,略帶憂慮的眼神閃爍著堅毅的光芒?,F(xiàn)在,我才讀懂您的表情內涵:您在思索如何來維持九口之家的生計??v然您肩上的擔子異常沉重,但您始終直挺著堅硬的腰桿,頑強撐起了全家的生活。如今,您兒孫滿堂,生活有模有樣,您就放心盡興地慢慢品嘗,讓昔日凝重的容顏舒展吧!
父親,您是森林中的勇者,與樹抗爭,為國創(chuàng)收;您是一頭黃牛,奮斗在田間地頭,無怨無悔;您是千千萬萬勞動者中最平凡的人,卻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您是言傳身教的師者,令兒女勵志,充滿陽光。下輩子,期望再做您的兒子。
我手捧鮮花,放在墳前,愿您在那邊的日子如鮮花般絢爛多彩,不再勞累,充滿幸福,享受安逸!
我靜靜地坐在父親的墳塋旁,告訴您:請您放心,我們會盡心盡力孝順母親,讓母親晚年幸福,愿她長命百歲!
雨停了,陽光穿透云層,朦朧霧靄中,我仿佛看到父親面帶笑容,正朝我頻頻揮手,依依不舍,朝著紅霞飄去,似在示意我:不應過于悲傷,該回家了,家庭的重擔需要你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