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麓
當勤勞的人民在加班文化的常態(tài)待久了,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也會不由地懷念起青山綠水,田園牧歌
8月的巴黎,才讓人真正明白什么是“萬人空巷”。平時熙熙攘攘的城——無論是衣冠楚楚的CEO,還是衣冠不整的藝術家,都不約而同地人間蒸發(fā):在尼斯的海灘,在阿爾卑斯的雪山,在普羅旺斯的鄉(xiāng)間,在勃艮第的酒莊,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幾乎整整一個月,城里除了游人、盜賊,就剩下我這種在公司看家留守的人。
我的美國合同每年有十幾天的假期,略沾沾自喜,外派到法國才發(fā)現(xiàn)小巫見大巫,法國同事各種名目的假期加起來,每年要超過一個月,如果有前幾年留下來滾動的假期,可以長達兩三個月。電話不接,郵件不回,事情同事替代或者推延,幾乎什么都不能阻擋法國人度假的腳步。
在外地人的眼里,法國人的休閑不僅是8月,它幾乎是一種日?;顒?。在工作日,不少法國人的午餐可以吃到下午兩三點,而大部分超市商店晚上七點就關門了;在周六,滿大街的咖啡館座無虛席,一兩塊錢的咖啡或者小酒,能讓人們流連忘返整個午后;在周日,你腹中空空想飽餐一頓,或者跳閘了買個燈泡,突然才想起來今天是星期天,商店都關門。于是乎,只好踱步到瑪黑區(qū)的猶太人小鋪子里吃一口熱騰騰falafel,或者跑到十三區(qū)的中國城找個救急的雜貨鋪……
這種平衡在閑適而又從容的生活和工作的狀態(tài),幾乎成了法國的標志。但當一個美國人或者中國人身處這種法國人的休閑文明(civilisation des loisirs)中時,很少不處在愛恨交織的矛盾之下。一會兒恍然大悟,多了這么多可以自由處置的時間,這才是生活的藝術和本質! 以前都白活了! 一會兒面對種種不便利時又怨聲載道,懷念起那些永遠笑臉相迎的同胞們。不少人把這種休閑解讀為坐在祖宗基業(yè)不思進取的懶惰,但著眼社會和文化,則有另外一番解讀:
普遍法國人眼中,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待在辦公室里,不是因為勤奮,而是效率低下——一個能夠8小時干完的活,被花了10小時。的確大部分法國人工作時間也挺認真,很少為了磨洋工或Face time(混個臉熟)而加班,縮短法定勞動時間(RTT)也避免過多超時工作,除非一些特殊的行業(yè),大部分人對于天天加班肯定非常不理解,更別說那種過勞死的高強度工作。很多人即使薪水微薄,通常也不會選擇薪水更高的更辛苦的工作。在他們看來,他們比那些愿意賣命的人更懂得生活,收入少一點又何妨?
而下了班以后,他們則專注在自己和家庭生活上:做飯、打掃衛(wèi)生、除草。美國人去漢堡王的時候,他們在自家爐子上煎著牛肉;中國同胞手指輕點外賣的時候,他們還在家里勤勤懇懇清理碗筷。對優(yōu)質的服務習以為常的國家促使更多人工作而換取別人的空閑,而那些歐洲人則把這個時間用在了自家。他們也很少有過多的消費,對商品和物質永遠是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商品和服務業(yè)的缺少,導致社會上更少的工作時間需求。于是,他們把多余的休閑時間投入到大量的文化和社區(qū)活動里,這也是他們所崇尚的“有用休閑(loisirs utiles)”。
然而,這與其說是問題或者習慣,不如說是他們一出生就注定的:
包括法國在內(nèi)的西歐大陸國家,盡管越發(fā)世俗化,傳統(tǒng)上卻仍然是天主教國家,和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國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金錢觀上。天主教認為,周日是禮拜日,應該去教堂,而不是工作;占有和享受財富容易導致人墮落,放棄對正義人生的追求,所以勞作只應該為了滿足個人和社會的最基本需求。而響應當年企業(yè)家訴求的新教理論則對財富有不同的解讀:個人道德以世俗的義務進行評價,每個人都有上帝應許的“天職”;賺錢表明個人辛勤工作,只要合法,就被看做是遵守天職的美德的結果和發(fā)揮天職能力的收獲;而辛勤勞作下的逐利,就是不荒廢時間積極地投入和積累。
不同的理念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盡管都是市場經(jīng)濟,在歐洲人的文化和思維中,擅長交易的英國人曾被看作店小二的民族,五月花的清教徒們建立了“不會生活,崇尚物質”的美國;中國儒家倫理也曾排斥逐利行為,“士農(nóng)工商”,商為末位也多少決定了古代社會商業(yè)萌芽的轉瞬即逝。任何一種理念都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同時反作用于時代,新教理論是隨著自由市場壯大催生下形成的,改變理念的宗教改革當年是一場血雨腥風,卻也帶來了近代百年的英美霸權。當全球化使各國人民都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辛勤工作、積累財富,競爭白熱化,傳統(tǒng)的各種理念也都或多或少地改變著。
然而,事易時移,人們當然忘記了努力工作有超驗價值。積累財富的極致卻有可能讓社會越發(fā)取向功利,缺乏精神關懷。所以休閑對于法國人不僅來自傳統(tǒng),更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價值。如果車水馬龍而無暇顧及真正的風景,再華麗的世界也如同囚徒的牢籠,當勤勞的人民在加班文化的常態(tài)待久了,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也會不由地懷念起青山綠水,田園牧歌,回歸那些雖然簡單樸實卻返璞歸真的情感,回想起人作為工作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也需要偶爾停下匆匆腳步,來一句:
“慢慢走,欣賞啊……”
(作者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