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寧
清李調元的《南越筆記》中記載:“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辭云:‘白花男,紅花女。故婚夕親戚皆往送花,蓋取詩‘花如桃李之義?!?/p>
農歷三月十二,蒲廟的花婆節(jié)。五圣宮前,粥鋪一開,長隊十里,花婆施粥,鄉(xiāng)親祈福,樂哉悠哉。
傳說,花婆是壯族的兒童守護神,專管賜花送子之事,在南寧蒲廟,花婆節(jié)既是求神祈福的日子,也是建圩、開圩的重要時刻。蒲廟人盡皆知的“花婆”原是一位在河邊賣粥的阿婆的名字,如今則成為了一群熱心且善良的阿婆們的代名詞。
南寧很忙,蒲廟很慢
穿過南寧高樓聳立的五象新區(qū),沿途的房子越來越低矮,那些屬于國際大都市的繁華被八尺江橋拋在腦后。蒲廟,好像被加上了屬于20世紀90年代的濾鏡,生活節(jié)奏隨之變慢。
車子繞進了蒲廟的街巷,最終停在一座老舊的汽修廠旁,花婆節(jié)第四代傳承人張月珍的八尺江民俗文化工作室就開在這里。工作室不大,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坐著五六個正在忙碌的阿姨們。她們扯布、印符、做水燈,有條不紊地為明天的花婆節(jié)活動做準備。我們迷茫地站在門外,好奇地向內張望,一位阿姨看見背著攝影器材的我們,指著門外穿著藏藍色改良壯服、正在打電話的人熱情地說:“你們是來找她的吧,她就是張月珍,我們蒲廟花婆節(jié)活動的總指揮?!?/p>
話音未落,張月珍掛了電話向我們走來并干脆利落地說道:“我們今天有些忙,一會要去五圣宮為明天做最后的準備,我先帶你們去吃一碗蒲廟生榨米粉?!贝藭r,正是早上九點,十幾公里外的南寧主城區(qū)里正在經歷著最繁忙、最焦躁的通勤時段,而蒲廟人的一天才慢慢悠悠地從一碗生榨米粉開始。
和大多數蒲廟人一樣,張月珍土生土長在蒲廟,對于外界給蒲廟貼的種種標簽——生榨米粉、五圣宮、花婆節(jié)、蒲廟圩日等等都了如指掌。
一位賣粥的蒲廟阿婆
蒲廟的圩要從一位阿婆的故事說起。
當地人說:“沒有花婆,可能就沒有蒲廟?!?蒲廟,在當地方言中是“婆廟”的諧音。在第四代花婆節(jié)傳承人張月珍的回憶里,花婆節(jié)是一種根植蒲廟人記憶深處的情懷?!靶r候,媽媽帶我們出來吃花婆粥時,就聽到老人們說花婆的故事,故事中一個阿婆在五圣宮的對面賣粥,在生活不富裕、饑寒交迫的年代,阿婆不管路人有沒有錢,只要到她的粥攤前,都會讓他吃到一碗粥。人們吃了她的粥,生活就會順遂起來?!?/p>
張月珍曾是依著邕江生活的疍家人,每到圩日時,她的母親就會帶家人下船趕著熱鬧的蒲廟圩日。她說:“如今的南寧邕寧區(qū)仍是邕寧縣之時,所管轄的21個鄉(xiāng)鎮(zhèn)上的百姓都喜歡來我們蒲廟趕集。”
在蒲廟,似乎人人都知道這位阿婆的故事,人們都說,因為賣粥阿婆的存在,大家才會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久而久之,形成三日一圩。
蒲廟民間流傳的阿婆故事在史書中也有所記載,“蒲廟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圩,明清時期,蒲廟一帶盛產優(yōu)質蔗糖,地方官員多到此地挑選上好的白糖進貢朝廷,遠近糖商慕名前來收購,因八尺江水淺,商船改泊蠻瘴麓(蒲廟舊稱),從此,蠻瘴麓的大榕樹下便有人設攤賣粥。其中就有一位慈祥的阿婆,以贈粥接濟窮人而遠近聞名,阿婆死后鄉(xiāng)親們立廟紀念她,名為‘阿婆廟,蒲廟圩也因此得名?!?/p>
蒲廟人的花婆精神
自花婆賣粥至今,蒲廟已建圩290周年。人們雖已不記得賣粥的阿婆是何模樣,也不知她從哪里來,叫什么名字,只是記得她頭上愛戴鮮花,因此人們便喚她“花婆”,并將建圩之日作為紀念花婆的日子。
節(jié)前的五圣宮門前擺了兩張小桌子,桌子前的紅布上寫了三個字“募捐處”。自花婆節(jié)前一個多月起,從早上八點到晚上關門,募捐處前時不時都有人拿錢、拿米來捐贈,捐了東西的人總會和幫忙募捐的婆婆們叨叨幾句家常,整體氛圍仿佛像是在參加某家親戚的喜事,正在隨份子,只不過正在辦喜事的主角,是蒲廟。
為了辦好花婆節(jié)的活動,蒲廟人群策群力。若是不富裕,人們便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若是日常事務繁忙,便心懷掛念,路過時前來討一碗粥喝。即使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一些掃地、洗碗之類的善事。
自1985年便開始從商的張月珍,曾從事過美容美發(fā)、汽車、電子產品等很多行業(yè),商海縱橫多年,豐富的經商經歷,讓她在蒲廟廣結善緣,并成為了蒲廟商會的會長?;ㄆ殴?jié)幾度將近式微之時,一位七十有余的“花婆”楊桂英帶著一批老街坊登了張家的門,希望張月珍能出面聯(lián)合蒲廟各方的力量,再次將節(jié)慶辦起來。
張月珍年輕之時也曾因家中俗事纏身,到過花婆廟誠心求福,自小在花婆的精神下長大的她,也耳濡目染了不少花婆們以善報善的事情,她被老人家們的花婆精神所感動,便決定接手牽頭將花婆節(jié)再次操辦起來。
懷揣街坊們的期望,張月珍從2007年開始,就挑起了保護和傳承花婆的民俗文化重任,她關掉了自己在其他行業(yè)的生意,成立起了八尺江民俗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和一些同樣有心做善事的人們一起,將花婆節(jié)一年又一年地辦下去。
張月珍找來了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梁紅,梁紅也是蒲廟人,退休之后,一直熱衷于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他和張月珍一起以人們口耳相傳的花婆民間故事為藍本,設計出一個和藹可親、頭戴鮮花、笑口常開的花婆形象。他們自掏腰包,以造價上千的價格,雕刻出十幾個木制的花婆大頭,并編排了花婆舞、送福粥等活動。
花婆施粥
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花婆節(jié)每年所籌到的款項都不一樣,活動經費決定活動規(guī)模。今年的花婆節(jié),第一批籌款已有一千多人參與其中,但張月珍和其他“花婆”們還是沒有籌到游行活動額外需要的15萬元安保費用,辦不成游行活動,張月珍和“花婆”們決定將游行活動縮小規(guī)模,簡單地熱鬧一下。雖然大規(guī)模的游行活動辦不成,但張月珍和“花婆”們一致認為送福粥活動必須堅持辦下去。
為了每年農歷三月十二和十三日的花婆施粥活動,蒲廟百姓早早在數月前就開始從自家的米缸里拿出部分大米倒入五圣宮的集米缸。到了施粥當日,數個巨大的柴火鍋一起開鍋,從早上六點開始將募集到的上千斤百家米分多次熬煮成粥,這一開鍋幾乎就要熬到晚上9點,灶里的火才會熄滅。
施粥當天早上8點,熬了兩個小時的百家米粥開始派發(fā),方圓百里的群眾已早早地排在五圣宮門前, “花婆粥,滾碌碌,慢慢食,都有?!蔽迨m前,花婆粥歌已不知循環(huán)了多少遍。第一碗滾燙燙的花婆粥也不知道入了誰人的胃,而此時的蒲廟大街小巷盡是米香、粥香。
工作日的上班時間,施粥處大多是身體硬朗的老人們依序排著隊,排到花婆跟前,接過一碗粥,道上一聲謝,便端著粥到一旁慢慢地喝。若是帶著牙牙學語孫輩的老人們,則先將綿密的花婆粥一口又一口地喂給孩子吃。若是獨自前來的老人們,興許還會帶上打包碗,將這份粥福帶回家與親人共食共享。中午時分,下班途經的人們也來排上了隊,放學的孩子哼著花婆的歌謠,也排上了隊,隊伍越來越長,正如夜晚的花婆水燈,載著蒲廟人對幸福的期盼漂得越來越遠。
討一朵花,祈一份福
蒲廟人的花婆信仰一部分源于賣粥阿婆的故事,另一部分在民俗學家看來則同樣是源于南寧壯族先民對“花”圖騰崇拜的遺風。南寧壯族先民認為花是萬物之源,在此觀念影響下,人們崇拜花,并將其奉為生育神。
花婆信仰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得以傳承至今,早已形成鮮明的地域特色。在廣西西北部,舊時,家家戶戶均設置“敬祀花婆先師之神位”供奉,每年二月初二,花婆誕辰之日,壯民便會到河邊架一根竹子或木條,上懸紅線、紅紙,謂之“紅橋”,請花婆沿紅橋過河到其家,賜予他們子嗣,保佑子女健康。柳江一帶,壯族小孩誕生后,也曾流行“拜花婆”的習俗,在當地的歌謠中,可愛的寶寶原本是花婆家所種神花的花朵,不曾輕易降臨人間,人們便以“架橋”儀式求福,以期讓這些珍貴的花朵來到平凡百姓家。
“每年花婆節(jié),來五圣宮祈福的人,有些也會向花婆討一朵花,有些討白花,有些討紅花,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如今白花紅花討的人幾乎一樣多。”在張月珍的言語中可見,對于蒲廟人來說,花所代表的意義里求子信念早已不再那么強烈,人們更多的是祈一份護佑孩童健康長大的福氣。
離開蒲廟前,忙了一上午的張月珍帶我們去吃了一碗生榨米粉,她熟絡地和米粉店的老板打著招呼,我們看見,老板的收銀柜臺前擺著一對花婆雕塑,這是張月珍工作室正在賣的,也是由梁紅大師設計的文創(chuàng)產品。老板看見我們關注的目光笑著介紹著:“這位親切的阿婆代表了我們蒲廟,相信她的和善溫柔,也會給我們家?guī)砀夂拓斶\。所有蒲廟人都是這么認為的,大家都是從心底里愛花婆的,我也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