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瓊
摘? ? 要:刺槐耐旱、耐貧瘠,土壤適應性很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造林綠化樹種。結合實踐,對刺槐育苗及造林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刺槐;育苗技術;造林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9-009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92.27? ? ? ?文獻標志碼: B
1? ?育苗技術
1.1? ?播種育苗
1.1.1? ?采種
首選樹干通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10~30年樹齡的優(yōu)質刺槐樹作為母樹進行采種。刺槐的莢果一般在8—9月成熟,當莢果顏色從綠色轉變成赤褐色,逐漸變硬轉化為干枯狀時便可采收。為了保證種子純凈度,莢果采收之后在充足的陽光條件下進行暴曬,然后碾壓、脫粒,將其中的果皮、秕粒和各種雜物全部清除[1]。
1.1.2? ?選擇育苗地
首選土層深厚、土壤條件肥沃、地勢平坦、具有較好排灌性、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塊。
1.1.3? ?整地
秋冬季節(jié)深耕耙壓,深度控制在30~35 cm,并與整地充分結合,將足量的有機肥施入其中,將充分腐熟的廄肥按照5 000~7 500 kg/667 m2施入其中。春季整地時,為了避免地下害蟲造成危害,可將50%辛硫磷乳油配制的毒土施入其中。
1.1.4? ?種子處理
刺槐種子皮有一層果膠存在,不僅堅硬,而且較厚,透水性不良,因此播種時應當通過熱水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可以運用熱水多次進行浸種,并分級催芽及分批播種。將通過精心挑選的種子放置在缸中,將60~70 ℃的熱水倒入其中,并及時攪拌,浸種時間為24 h,然后將漂于水面上的雜質及秕粒種子全部撈出,過細篩,分開硬粒種子和膨大的種子,未膨脹的種子選擇以上方法再次處理,通常經(jīng)2~3次處理之后,種子都會膨脹。催芽主要包括兩種方法:一是將經(jīng)過有效篩選和吸水膨脹的種子放入缸內,將濕的麻袋覆蓋其上,在通風溫暖的區(qū)域開展催芽工作。二是將膨脹的種子和細沙根據(jù)1∶3的比例充分混合,在向陽背風區(qū)域或者草袋中開展催芽工作。為了避免種子變質,利用清水每日對種子淘洗1~2次,并翻動1~2次,一般4 d左右,種子達到1/3露白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
1.1.5? ?播種
播種時間選擇在春季谷雨節(jié)氣前后進行,倘若播種區(qū)春季土壤太過干旱,應在降雨后進行播種;播種過程中采用畦床條播,設置播種溝,長、寬、深分別為30 cm、8 cm、3 cm;溝內澆透水,當水全部滲完之后,在溝內均勻撒施種子,并設置10 cm高的壟;種子發(fā)芽時,輕輕耙平培土,并覆蓋1 cm厚的細土,根據(jù)75~120 kg/hm2控制播種量,也可運用大田撒播。
1.1.6? ?澆水
幼苗出土前不可澆水,同時幼苗出土后要確保土壤處于合理的濕潤度,苗期降雨天氣條件下要將排水工作充分做好,灌溉后根據(jù)土壤條件及時松土保墑。
1.1.7? ?間苗
灌水后幼苗達到5 cm生長高度時進行第1次間苗工作,將其中的弱苗、病苗全部去除,并根據(jù)4~6 cm設置株距,最后一次間苗工作應當在刺槐幼苗生長到10 cm時進行,并將移苗、定苗工作充分做好,通常根據(jù)1.2萬株/667 m2進行留苗。
1.1.8? ?追肥
刺槐定苗之后,應當于第1次澆水時充分結合首次追肥工作,根據(jù)5 kg/667 m2追施尿素, 6月底追施兩次氮肥與磷肥,根據(jù)5~13 kg/667 m2控制施肥量,8月底則不再施肥。
1.1.9? ?割梢打葉
當幼苗生長至60 cm時,進行割梢打葉,并間隔20 d實施1次。
1.1.10? ?病蟲害防治
刺槐生長過程中時常遭受一些病蟲害的侵擾,所以為了保證刺槐健康生長必須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通常可以選擇三唑酮1 000倍液每7 d對葉面噴施1次,連續(xù)應用2~3次,同時為確保樹體清潔,應將病蟲枝全部清除,能夠減少刺槐病害發(fā)生概率。而且需將煙頭浸出液和10倍的水均勻混合進行葉面噴施,能夠減少蟲害帶來的危害。防治蛀干害蟲過程中可以將病蟲枝全部剪除集中燒毀,也可用敵敵畏(DDVP)進行注射,利用藥棉封堵蛀孔等進行防治。
1.2? ?扦插育苗
1.2.1? ?插根育苗
春季選擇2 cm粗的根,將其剪截成15 cm長,在苗床中插入,覆蓋地膜,提高增溫保墑效果,進行催芽。
1.2.2? ?插條育苗
刺槐樹度過休眠期之后,選擇當年生1 cm粗的萌條中下部,截成20 cm長,進行扦插。秋冬季節(jié)進行沙藏,春季與整地相結合,保證底肥充足施入,覆蓋農膜。插條利用萘乙酸溶液(2 000 mg/L),進行10 min浸泡,之后根據(jù)3~5 cm株行距進行扦插[2]。
2? ?造林技術
2.1? ?選擇造林地
通常選擇具有灌溉條件的壤質間層細沙河漫灘地及階地進行造林,也可選擇地表以下50 cm分布沙壤土的區(qū)域進行造林,造林地必須具有較好的排水條件。對于刺槐速生豐產林,應當首選Ⅰ、Ⅱ級林地,小于15°坡度的下山坡中下部位置,土層深厚的山地及平原細沙地帶和溝谷坡地進行造林。
2.2? ?選擇造林時間
春、秋兩季加強刺槐林營造,應當充分結合苗木種類確定造林時間。倘若春季造林地寒冷干燥、大風天氣較多,便可在早春時節(jié)或者秋季利用截干造林法開展造林工作;倘若造林地溫暖濕潤、大風天氣較少,便可在春季進行帶干造林。
2.3? ?整地方法
平原地帶造林過程中主要運用穴狀、帶狀或者全面整地方式進行整地,而在山地地帶造林過程中可以利用水平溝、水平階與魚鱗坑等方式進行整地。鹽堿地整地過程中可以修筑條田、臺田,利用開溝筑壟法進行整地。只有保證整地質量,才能為造林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證造林工作整體成效[3]。
2.4? ?栽植方法
刺槐栽植過程中,應當隨時起苗,隨時栽植。采用截干法進行造林過程中,應當隨時栽植,隨時截干,也可在完成栽植工作后7~10 d開展截干工作,應當在距離地面3 cm處截干。完成截干工作之后,要將培土工作充分做好,首先回填熟土,之后回填生土。
2.5? ?造林密度
刺槐造林過程中應當合理控制造林密度,不應當過稀栽植,在設置栽植密度時,和一般的闊葉樹種相比應當稍大一些。在中層土立地條件下的用材林,應當將栽植密度控制在4 950株/hm2;厚層土立地條件下根據(jù)3 300 株/hm2控制栽植密度。對于速生用材林,應當根據(jù)3 000株/hm2控制栽植密度,水土保持林及薪炭林應當根據(jù)4 950株/hm2控制栽植密度。
2.6? ?撫育管理
2.6.1? ?加強管理
將松土除草工作充分做好,同時合理地擴穴培土、踩穴等,加強林地管護,嚴厲杜絕林區(qū)放牧,構建護林點,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委派專門人員進行看護,避免新生幼芽遭受破壞。
2.6.2? ?抹芽
為了培育優(yōu)良的干型,必須要將抹芽工作充分做好,尤其是刺槐樹采用截干造林法進行造林的,其萌芽力非常強,生長速度也較快,苗株很不規(guī)則,強弱、稠稀、高低很不均勻。冬季應當將撫育工作充分做好,每墩選留2~3株,剩下的全部棄除。從原來根部長出的重生幼芽,去稠留稀,生長較低、較弱的去除,保留生長較好的幼芽。加強培育,促進其盡早郁閉成林,達到速生豐產的效果。
2.6.3? ?間伐
當年進行3次撫育,第2年進行2次撫育,第3年撫育1次,刺槐樹幼林郁閉度達到0.9時,及時進行撫育間伐。當刺槐樹符合所需材種工藝成熟齡后,便可開展采伐工作。速生豐產林種植區(qū)域土壤條件較好的,可以根據(jù)15年確定主伐期。一般厚層土管理條件下的速生林,根據(jù)20~30年確定主伐期,達到中徑級材培養(yǎng)目的。如果刺槐樹生長區(qū)域條件較差,林木生長不良,出現(xiàn)衰退的,可根據(jù)10~15年確定主伐期,實現(xiàn)薪炭材與小徑級材的培養(yǎng)目的。同齡林應當運用小面積塊狀間伐,混交的異齡林可運用擇伐方式進行間伐。
2.6.4? ?間種
選擇豆類、花生等作物兼作效果較好。研究發(fā)現(xiàn),林地當中采用間作的,和不實施間作的林地相比,含水量能夠相應提高2%左右,還會大幅增加林地當中的有機質含量,對幼林生長非常有利。
2.6.5? ?病蟲害防治
蚜蟲對萌生幼苗有著較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干旱降雨條件下,蚜蟲繁殖力更快,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防治,可以選擇樂果或者敵百蟲藥劑,配制成1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能夠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立枯病防治過程中,可以選擇50%代森銨400倍液噴施防治,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保證幼苗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 1 ] 李永明.永和縣刺槐育苗與造林技術[J].山西林業(yè),2017(2):20-21.
[ 2 ] 金春香,金鐸.中國北方地區(qū)刺槐種子育苗技術[J].湖北林業(yè)科技,2015,44(1):86-88.
[ 3 ] 許春橋.刺槐播種繁殖及栽培管理技術[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2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