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tingg
在三十文錢與同胞性命之間,你會選擇什么?我想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出于何種目的,至少都會稍作猶豫。即使再殘忍重利,這樣的人也僅僅是少數(shù)人。然而卻大到有這樣一國人,只要給予他們金錢,便能視任何人乃至兄弟友人的生命如草芥。他們追逐利益,令人生畏,傳承著忍者的最高技藝。在織田信長軍隊蓬勃發(fā)展的日本戰(zhàn)國時代,伊賀一國便是這樣的存在。
大致從書籍、游戲中粗略了解過日本戰(zhàn)國時期歷史的我,本以為《忍者之國》會是一部晦澀復雜的史向影片,但出乎意料的是,即便整部電影以此為時代背景,內(nèi)容卻十分富有趣味性。很難想象伊賀國的第一忍者無門竟是一個十足的懶漢,甚至一度被妻子關在門外回不了家。諸如此類的反差給影片增添了不少生動的色彩。
伊賀只是一個小國,織田家卻十分忌憚不敢輕易進攻。然而為了使伊賀得到更多利益,其統(tǒng)治階層十二家評定眾促使織田家前來攻打伊賀。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沒有金錢作為報酬,伊賀忍者難有戰(zhàn)意,而織田家的進攻方式也出乎意料,于是決定歸降。逃亡途中,無門的妻子阿國受到感觸希望無門去保衛(wèi)伊賀,于是以無門為首的忍者,便與織田軍進行抗衡。
人們常說伊賀人首先惜自己的性命,又可為金錢而舍棄其他任何人。這一“虎狼之族”的來源并非沒有任何依據(jù),伊賀忍者大多是佃戶,僅靠農(nóng)田收入難以維持生計,即便是接受行刺任務,最終大部分錢財也會落入雇主手中。自統(tǒng)治階級而下,利益逐漸變成所追求的首要之物,于是統(tǒng)治者做出公然挑釁織田的決定卻難得響應,無門卻僅靠一件價值一萬貫的物什集合了一批忍者精兵。
我對無門與平兵衛(wèi)兩人交戰(zhàn)之時關于為人的對話感觸頗深。兩人同為伊賀忍者,無門還是直接殺害平兵衛(wèi)弟弟的人,交戰(zhàn)中,平兵衛(wèi)向無門吐露,忍者不過只是統(tǒng)治者手中的玩偶任其擺布,而在他的生命終結于無門手上時,他留下“生而為人,為人而死”的語句,這成為推動無門放棄殺死織田信雄轉向十二家評定眾的契機。相比起其他的伊賀忍者,無門更加具有成為“人”的條件。這在他從鄰國將阿國帶回為妻,真心待她之中便可感受到。原著中,有忍者曾問無門是否真的已經(jīng)動情,這在忍術密傳中是會造成忍者之術衰亡的結果。然而無門面臨這樣的后果仍堅持他的決定,在阿國為保護他中毒身亡后,他更加體會到了伊賀人身為虎狼之族的殘忍——在十二家評定眾面前,他們選擇接收殺死無門的命令,而在一萬貫錢財之下又會輕易放棄。統(tǒng)治者追逐享樂謀求利益的背后,是忍者殺戮殘留的鮮血?;⒗侵宀⒎潜拘匀绱耍鞘墚敃r時代背景與社會現(xiàn)況的影響。意識到此的無門回頭,對著那些虎狼之族吐出“非人”二字,然后消失在叢林之中。
遺憾的是,直到故事結尾,伊賀人也沒有任何改變,他們依舊為錢所謀,對于他人的性命無動于衷,統(tǒng)治者依舊貪圖享受,幻想著忍者訂單的增多。在這種環(huán)境下,織田軍的一次大規(guī)模進攻,讓伊賀盡數(shù)滅亡。
在最后的場景中,大膳的一席話讓我陷入思考:“虎狼之族的血終將顛覆天下,不,我們的子孫,乃至子子孫孫的血脈之中,必將流淌著這種血液。只為自身欲望而活,不問他人事,這種非人之血,終將遍布在世界各處?!钡拇_,并非只限于伊賀一國,這樣的情況即便在現(xiàn)世依舊存在。這種品性自那片土地遷徙,融入人群之中,就像伊賀殘留下來的那些忍者一樣。作為“虎狼之族”的伊賀,并非僅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它所代表的將是一個群體,即便國土很小,規(guī)模極弱,但仍舊是為人所忌憚的對象。
我在此通過伊賀一國的滅亡與血脈的仍存,反觀和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