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玉娟
摘 ?要:目的 ?以小兒氣管插管患兒為例,觀察分析開展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ICU接收的小兒氣管插管患兒94例為對象,以整群隨機化方式分設組別,每組47例。對照組患兒選擇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兒選擇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分析研究結果,即非計劃性拔管率、患兒家長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低于研究組;以非計劃性拔管率為分析指標,對照組患兒高于研究組,對照組患兒氣管插管時間長于研究組;以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出現(xiàn)率為分析指標,對照組患兒高于研究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ICU小兒氣管插管中采取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使患兒住院時間縮短,非計劃性拔管率減少,且能使家長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ICU;非計劃性拔管;護理服務;小兒氣管插管
中圖分類號:R473.7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94-03
氣管插管術指的是向人體氣管內插入特制氣管,對人工氣道予以構建,旨在改善人體呼吸功能,提高治療療效[1]。就現(xiàn)下而言,氣管插管是一種效果佳的通氣方法,適用于對氣體交換不足者的治療,然而在ICU中,因小兒年齡較小,好動且不受控,常引發(fā)氣管滑脫情況發(fā)生,產生一系列并發(fā)癥,如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等。非計劃性拔管能嚴重損害患兒氣道,如果處理不妥善,則易引發(fā)患兒發(fā)生窒息,甚至死亡。針對此類情況,及早注重護理措施開展尤為重要?,F(xiàn)探究開展綜合護理服務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間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ICU接收的小兒氣管插管患兒94例為對象,醫(yī)學倫理委員對此次研究開展知情。以整群隨機化方式分設成兩組。在對照組(n=47)患兒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2~9歲,均齡(4.3±0.4)歲;插管原因:10例先天性心臟病,14例腦炎,23例肺炎。在研究組(n=47)患兒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2~8歲,均齡(4.1±0.3)歲;插管原因:11例先天性心臟病,15例腦炎,21例肺炎?;純号R床資料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研究所選患兒年齡均≥2歲;患兒家長對研究開展知情。
排除標準:精神、神經功能嚴重異常者;血液病癥者;對研究開展不配合者。
1.3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為患兒營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另外,病房內保持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將口腔護理工作做好,導管膠布定期更換。定期協(xié)助患兒更換體位,動作輕柔,防止管路牽拉過度。
給予研究組患兒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疏導:積極主動和患兒家長對話溝通,簡單告知開展氣管插管護理的重要性,因小兒氣管插管后無法說話,護理人員可以肢體、圖片和文字等方式和患兒交流,將其注意力分散,改善因氣管插管不適帶來的不良心態(tài)。②行為約束:由于研究患兒年齡較小,其情緒自控與行為控制能力低下,應對束縛緊度與力度進行控制,防止發(fā)生淤青、水腫和皮損等情況。③對護理力度加強:護理干預時,密切觀察氣囊充氣和氣管插管固定性力度情況,對觀測時間安排表合理制定,保證護理有效性。④對氣管拔管、插管相關操作與知識培訓予以加強,結合患兒病情對拔插管方案予以制定。拔管前遵醫(yī)囑終止呼吸機運作,對患兒血氧含量情況予以掌握,并密切觀察其自主呼吸功能,將導管順利拔除后禁止24h。⑤氣管導管固定:改進以往常規(guī)氣管插管法,對導管管理固定時需應用固定帶,即兩條肩部固定四頭法,妥善固定患者兩側面頰,行氣管插管于口腔正中位,牙墊置于氣管插管旁,行氣管插管時,應用兩條長膠布十字交叉固定于恰當?shù)拈T齒距離刻度處。⑥應用寫字板:患兒氣管插管后,除了實施傳統(tǒng)方式詢問外,還要為患兒提供寫字板,可以寫字的方式將自己意愿表達出來。應用寫字板寫字時,適當抬高患兒床頭,將患兒手扶住慢慢寫,護理人員應盡量滿足患兒提出的相關要求。
1.4 ?評價標準[2]
護理后患兒家長滿意度評估,選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量表內容包括護理人員面對患兒的態(tài)度、面對患兒時是否有充足的耐心、和家長是否進行科學溝通等,百分制,以非常滿意、相對滿意和不滿意標準進行,標準評分分別為>85分、85~60分和<60分。
以氣管插管患兒非計劃性拔管原因、非計劃性拔管率為分析指標,比較觀察對照組、研究組患兒情況。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分析統(tǒng)計選擇SPSS23.0,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n(%)]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x±s)表示。P<0.05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為76.60%,低于研究組的93.62%,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氣管插管患兒住院時間
對照組患兒氣管插管時間為(10.15±3.53)d,長于研究組的(7.34±2.25)d,差異顯著(t =4.602,P =0.001<0.05)。
2.3 ?比較患兒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
對照組患兒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為14.89%(7/47),高于研究組的2.13%(1/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19,P=0.027<0.05)。
2.4 ?比較氣管插管患兒非計劃性拔管原因
在對照組患兒中,因氣道內痰液阻塞導致喉部痙攣需進行拔管處理患兒有4例; 協(xié)助患兒翻身時因動作不合理導致管脫落有2例;因環(huán)境、缺乏鎮(zhèn)定藥物等因素,使患兒煩躁不安拔管有3例;因導管固定不妥善導致氣囊泄氣有1例。
在研究組患兒中,因氣道內痰液阻塞導致喉部痙攣需進行拔管處理患兒有2例,因環(huán)境、缺乏鎮(zhèn)定藥物等因素,使患兒煩躁不安拔管有1例。對照組患兒非計劃性拔管原因發(fā)生率為21.58%(10/47),研究組患兒非計劃性拔管原因發(fā)生率為6.38%(3/47),經比較,對照組患兒計劃性拔管原因發(fā)生率高于研究組(χ2=4.374,P=0.036<0.05)。
3 ?討論
氣管插管是搶救治療重癥患者的一種方法,通過對人工通道構建,旨在將患者呼吸功能改善。非計劃性拔管屬于一種并發(fā)癥,其指的是不在醫(yī)囑范圍的拔管。有報道指出,非計劃性拔管率在氣管插管期間能達到15.42%左右[3]。
當前,ICU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具體可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患兒自身原因:因小兒年齡的較小,依從性能力低下,易對氣管插管出現(xiàn)害怕和抗拒等心理,從而易出現(xiàn)過激行為,難以忍受氣管插管,會主動拔管。②護理人員操作不合理也容易引發(fā)氣管插管滑脫,或者鎮(zhèn)靜劑量少,或者未妥善固定患兒肢體等,均能容易增加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4]。
在靳寧[5]等研究中,取接收的氣管插管患兒94例為對象,隨機分組,即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綜合性護理)。其結果顯示,對照組住院時間長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說明,予以ICU氣管插管患兒綜合性護理,能使非計劃性拔管率降低,確保患兒生命安全。上述研究內容與本次研究報道相符。
綜上,在ICU小兒氣管插管中采取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使患兒住院時間縮短,非計劃性拔管率減少,且能使家長滿意度提升,適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姜艷麗,肖娟,周秀芳.綜合性護理干預降低ICU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2(10):147-148.
[2]王啟梅.探討綜合性護理降低ICU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效果[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7,28(12):1512-1513.
[3]鄧媛麗.ICU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6):153-154.
[4]劉瑋瑋.綜合性護理降低ICU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8,29(10):1273-1275.
[5]靳寧,楊亞娟.綜合性護理在降低ICU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UEX)中的應用效果[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8,28(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