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
摘 ?要:目的 ?對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方法 ?此次在樣本選取中,時間段設定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從中抽取了慶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0例冠狀動脈狹窄患者作為樣本,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150例,對照組采用冠狀動脈造影進行檢查,觀察組則采用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以冠狀動脈造影為金標準,對兩者的診斷價值進行比較。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對患者進行檢查以后,檢查結果相符,兩者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當前對冠狀動脈狹窄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的時候,64排CT血管造影診斷與冠狀造影之間的效果相當,但是在采用CT血管造影檢查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為患者的恢復提供了可靠保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冠狀動脈狹窄;診斷方法;64排CT冠脈血管造影
中圖分類號:R44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148-03
近年來,在人們生活方式改變以及老齡化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增加[1]。從臨床表現來看,冠狀動脈狹窄是其中的重要病例特點,同時也是心肌缺血壞死的重要病理特點,在進行心絞痛與冠心病治療中,及時的診斷冠狀動脈狹窄位置與程度,能夠實現治療效果的有效改善。在對冠狀動脈狹窄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金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能夠實現診斷準確性的提升,同時有著較強的直觀性,但是這種診斷方法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創(chuàng)傷。隨著醫(yī)學診斷水平的不斷提升,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檢查的應用更加廣泛,能夠在無創(chuàng)檢查的情況下,保障診斷的準確性,得到了患者及家屬認可[2]。因此,本研究在選取300例患者作為樣本的基礎上,對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是慶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間收治的患者,從中抽取了300例冠狀動脈狹窄患者作為樣本,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人數均為150例。從患者的基線資料來看,本次選取患者在年齡構成方面,對照組主要分布在42~73歲的范圍當中,平均年齡為(54.23±3.15)歲;在性別分布方面,男女比例為82∶68;觀察組主要分布在43~74歲的范圍當中,平均年齡為(53.25±3.21)歲;在性別分布方面,男女比例為79∶71。兩組在基線資料方面,經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在開始之前,已經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礎上參與此次研究。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在檢查之前,均表現出胸悶、胸痛等特點,在進行活動以后,出現了加劇的情況。
排除標準:腎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心房顫動等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冠張動脈造影術進行診斷,需要采用飛利浦UNIQ FD20移動式C型臂血管造影機,在經橈動脈穿刺以后,使用Seldinger的方法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在穿刺成功以后,需要將5F造影管置入其中,造影劑選擇為碘克沙醇320,常規(guī)選擇的投照體位為6個,在經過左右冠狀動脈以后,進行造影。在造影結束以后,需要拔出造影管,然后進行加壓包扎處理,采用計算機對冠狀動脈血管進行定量測量,然后對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進行確定。
觀察組采用64排CT血管造影進行診斷,在進行掃描前,需要給予β受體阻滯劑,然后將患者的心率控制在50~70次/min之間,對患者的呼吸進行指導,屏氣時間需要控制在15s以上,在進行掃描之前,需要口服硝酸甘油,然后使用德國西門子64排螺旋CT機(somatom defintion as64)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通過采用前瞻性心電門控軸掃模式技術,將管電壓控制為100kV或120kV,Care Dose 4D打開,采用管電流調制技術,層厚設定為0.75mm,層距為0.5mm,矩陣為512×512。在進行平掃的時候,需要對冠狀動脈鈣化以及軟斑塊急性觀察,同時評估冠狀動脈的鈣化積分,精確的定位增強掃描的部位。在增強掃描的時候,需要使用高濃度的含碘非離子型對比劑,感興趣區(qū)為降主動脈,同時將18G或20G的套管針,根據患者血管具體情況,選擇右側或左側肘前靜脈(推薦右側),然后采用高壓注射器,將20mL的生理鹽水以3.5~5.0mL/s的速度注入其中,確定套管針在血管內。冠狀動脈CT在進行掃描的時候,需要采用團注追蹤法,在感興趣區(qū)設定一個閾值(100~150HU),患者在保持屏氣的狀態(tài)下,將50~80mL的對比劑以及30mL的生理鹽水,以3.5~5.0mL/s的注射速率注入其中,當感興趣區(qū)內的CT值到達該閾值時啟動掃描。采用西門子Syngo.Via自帶的后處理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然后形成三維圖像重建,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行計算。
1.4 ?觀察指標
由兩名經驗豐富的影像醫(yī)師,采用國際通用法進行冠脈狹窄程度的計算,同時對64排CT冠脈造影與冠脈造影對冠脈狹窄程度的檢查結果。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分級:①正常;②輕度狹窄:狹窄程度在50%以下;③中度狹窄:狹窄程度在50%~70%之間;④重度狹窄:狹窄程度在70%以上。滿意度評價:①非常滿意:患者的止血效果改善明顯,滿意度評分在90分以上;②滿意:患者的止血效果得到改善,滿意度評分在60分以上;③不滿意:患者的止血效果較差,滿意度評分在60分以下。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在進行樣本數據收集之后,均需要采用SPSS19.0作為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行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診斷結果比較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對患者進行檢查以后,檢查結果相符,對照組的診斷結果為30.67%,觀察組為32.00%,兩者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來看,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82.67%),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對冠狀動脈狹窄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采用的金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但是在這種方法下,會使得患者受到較大的創(chuàng)傷,檢查的費用相對較高,同時在操作時間方面存在不確定性,甚至會出現死亡的情況,影響了冠狀動脈造影術的普及與應用[3]。隨著醫(yī)學診斷水平的不斷提升,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檢查的應用更加廣泛,能夠在無創(chuàng)檢查的情況下,保障診斷的準確性,得到了患者及家屬認可[4]。在這種診斷方法下,能夠體現出多角度觀察的優(yōu)勢,同時對冠狀動脈主觀與通暢性進行清晰的呈現,對冠狀動脈支架后之后存在狹窄情況進行觀察。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對患者進行檢查以后,檢查結果相符,對照組的診斷結果與觀察組相比,兩者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從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來看,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
近年來,隨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fā)病率不斷提升,對人們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行檢查,能夠為術前診斷以及術后恢復提供可靠保障,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而在采用冠狀動脈造影術診斷的時候,盡管診斷結果準確,成為了檢測的金標準,但是由于檢測費用較高,同時對患者產生了較大的傷害,使得其在具體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5]。64排冠脈CT血管造影診斷分辨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掃描的速度較快,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海量的原始數據,對相關數據進行高效的處理。64排CT技術快速發(fā)展,能夠在掃描過程中,將患者的冠狀冠脈斑塊以及狹窄程度進行清晰的顯示,從而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保障。
綜上所述,在當前對冠狀動脈狹窄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的時候,64排CT血管造影診斷與冠狀造影之間的效果相當,但是在采用CT血管造影檢查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為患者的恢復提供了可靠保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要海勇,姜海峰.CT血管造影檢查對冠狀動脈鈣化斑塊所致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9,46(12):64-66.
[2]李高峰.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對診斷冠狀動脈搭橋術后血管狹窄及閉塞的診斷價值[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8,16(04):79-81.
[3]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中華放射學雜志》心臟冠狀動脈多拍螺旋CT臨床應用指南寫作專家組.心臟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技術規(guī)范化應用中國指南[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7,51(10):732-743.
[4]陳忠輝.64排128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不同程度狹窄中的診斷準確性研究[J].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18,27(07):141-142.
[5]張智濤,李延俊.64排CT冠狀動脈成像與心血管造影對壁冠狀動脈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9,03(0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