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斌
(陜西理工大學 圖書館,陜西 漢中 723001)
潘祖蔭與陸心源皆為晚清著名藏書家、金石學家。因潘祖蔭搜輯黃丕烈題跋,二人始結(jié)緣,在潘氏丁父憂回家鄉(xiāng)蘇州守制期間,以及潘氏服闕回京后,二人書信往還頻繁且多書籍及金石交流。關(guān)于二人的交游情狀,散見于他們各自的題跋、日記、書信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中,學界至今未有專文對此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梳理[注]目前,學界涉及潘祖蔭與陸心源交游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潘佳《潘祖蔭研究》(復旦大學2012年博士論文)在“潘祖蔭年譜稿”部分,以潘氏日記為材料,對潘、陸二人的交往情況進行了歷時性梳理;呂亞非《陸心源致潘祖蔭書札三通釋讀》(《文獻》2013年第5期)重在陸心源致潘祖蔭三通書札的文本釋讀和系年,而關(guān)涉二人交游的論述較少;陶其鐵《陸心源金石學研究》(西北大學2018年碩士論文)“學術(shù)背景與陸心源的金石交游”部分,通過陸心源致潘氏書札一通和潘氏致陸氏書札兩通對二人的金石交往情況進行了考述,因所引信札較少,論述顯得粗淺。,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例如,潘、陸二人何時相識?潘祖蔭丁父憂在蘇州守制期間,二人有哪些書籍以及金石的往還或贈答?光緒十一年(1885)五月潘祖蔭守制結(jié)束回京后,二人還有無交往?鑒于以上種種,有必要對二人的交游過程作較為系統(tǒng)而深入的梳理。筆者最近有幸獲觀陸心源所輯《潛園友朋書問》,此書收有潘祖蔭致陸心源的書札共計二十通,皆為前人較少關(guān)注之原始材料[注]潘祖蔭頗好書法,其日記多次記載他臨寫草書名帖《書譜》的信息,其書札也多以草書為之,較難識讀,故學界對潘氏信札關(guān)注者較少。,對于還原潘、陸二人的交往極具史料價值。筆者試以此批書札為主要史料,結(jié)合潘、陸二人題跋、日記等文獻,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對二人交游情狀進行考述,如有不妥之處,祈請方家批評指謬。
吳中藏書大家黃丕烈題跋之搜集與刊刻,潘祖蔭可為“導夫先路”者。潘氏搜集黃跋約在同治末年至光緒二年(1876)期間[1],因潘氏身居顯職,公務(wù)繁劇,故黃跋之搜集多托其門生和好友楊紹和、繆荃孫、汪鳴鑾等完成。光緒八年(1882),潘祖蔭在《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中回記,黃跋之搜輯,是“從楊致堂河督之子協(xié)卿太史錄得先生手跋百余條,又從平齋、存齋錄寄跋若干條,柳門侍讀、筱珊太史、茀卿太史助我搜集若干條,聚而刻之”[2]。存齋即陸心源。雖然潘氏在《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中未言明陸心源在何時通過何種方式為潘祖蔭錄寄跋文,但繆荃孫后來重編《蕘圃藏書題識》,曾在跋文中談及黃氏題跋系自己于光緒二年(1876)“乞假入川,因懷其稿游江浙,鈔之于罟時瞿氏、錢塘丁氏、歸安陸氏、仁和朱氏。時于坊間得一二種,即手鈔之”[3]。此應(yīng)為文獻中有關(guān)潘、陸二人交往的最早記載。有關(guān)陸心源為潘氏錄寄跋文之事,潘氏于光緒二年六月八日[注]此年吳云曾致信潘氏云:“存齋辱執(zhí)事,以文字知愛,遇事關(guān)垂,渠甚感戴?!眳鞘虾兴觥耙晕淖种獝邸睉?yīng)指潘氏請求陸心源錄示黃跋之事,故潘氏此札當作于光緒二年。參見吳云《吳云函札輯釋》,鳳凰出版社2019年版第236頁。致陸心源書札中有所言及:
存齋仁兄年世大人閣下:奉手書又承雅惠,謝甚,謝甚!惟起居清吉,著述日富為頌。天生閣下而困頓之、厄塞之,其意有在。閣下命世之才,何悉不遇也乎?獲古之福,并時無儔,羨羨!所刻各書,先睹為快。弟輯《黃蕘圃題跋》四冊,屬門人繆小山太史校之,門人汪柳門書而刻之,今年未必能竣事,若成,當先奉呈。吾兄見聞甚廣,若得蕘圃題跋,祈錄示,以便續(xù)贈。千里神交,所談只此,此亦絕無僅有之事也。弟碌碌無片刻閑,幸上侍康綏,足以報慰。筠仙丈[注]郭嵩燾(1818—1891),乳名齡兒,學名先杞,后改名嵩燾。字筠仙,號云仙、筠軒,又號玉池山農(nóng)、玉池老人,湖南湘陰城西人。湘軍創(chuàng)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jié)。久無書,此君甚拳拳于執(zhí)事,真肯留意人才者也,然亦大不悅于庸俗,豈非天乎?草草布謝,恕不莊書,即頌著安。年愚弟蔭頓首,六月初八日。[4]
潘氏書札與繆荃孫跋文所記敘在時間上相合,故二人訂交,至遲在光緒二年六月。至于陸氏藏跋為繆荃孫游江浙鈔錄,還是陸心源直接鈔錄后寄與潘祖蔭,尚待進一步考證。
考潘、陸二人行跡,潘氏于光緒初年在京任職,光緒二年正月署刑部右侍郎;五月,派考試差閱卷大臣。陸心源于同治十三年(1874)署福建鹽法道,“后因人際關(guān)系奉旨送部引見”,陸氏“殊覺為官之難,決定隱退,以吳太夫人年高需歸里陪母為由,上疏準辭閩職”[5]7;光緒二年,陸氏被參劾擅自改稅,致使鹽務(wù)虧損,從而被革職[6]。從上揭潘札所述“千里神交”云云可推知,潘、陸二人在此年還未曾晤面,但已經(jīng)相識,且有書信往來。
光緒九年正月二十二日,潘祖蔭父潘曾綬逝世,四月初四日,潘氏即收到“存齋信及《藏書志》、及集、及《叢書》二集”[7]。雖然我們已經(jīng)無緣獲觀陸氏書信,但依據(jù)潘氏日記與下文所揭潘氏手札可以推知,陸氏寄信的主要目的是吊唁潘氏父親之喪,再付寄新刻之《皕宋樓藏書志》及《十萬卷樓叢書》。
此年四月二十日,潘氏扶櫬南下,“二十四日抵津,二十五日乘船,二十九日抵家”,歸家后,于五月初三日賃屋金太史場[8]103,在故鄉(xiāng)守制近三年。潘氏在日記中感嘆,三十余年未回家鄉(xiāng),已經(jīng)巷陌不識,取己酉(1849)日記閱之,恍如隔世。潘氏家鄉(xiāng)蘇州在太湖之東,陸氏家鄉(xiāng)歸安在太湖西南,故在潘氏丁憂期間,二人所處地理位置較近,無論是乘車或乘船,均較為方便。在潘氏歸蘇州后的五月十一日,潘氏即致信陸心源:
在都時,迭承賜唁……前惠大集及《藏書志》為朋好王廉生[注]王廉生即王懿榮(1845—1900),字正孺,一字廉生、蓮生,晚署直廬花衣、養(yǎng)泉居士、養(yǎng)潛先生,登州府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qū))人。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授國子監(jiān)祭酒,官至侍讀。自幼酷嗜金石文字,收藏金石碑刻,精于銘文考訂,清代著名金石古物收藏家。諸君持去,頃刻而盡。不得已為此,再瀆乞賜大集及《藏書志》各二部,……世愚弟制蔭頓首,十一日。[4]
潘氏作此函的主要目的,即請求陸心源再寄《皕宋樓藏書志》二部。對于潘氏之請求,陸氏自然不會含糊。故在收到潘氏書信后不久,陸心源便再奉寄《藏書志》,并致信問候潘氏歸蘇州之后的近況。
五月二十五日,陸心源首次登門拜訪潘氏[7],二人以前僅為書信往還的千里神交,至此初次晤面。潘祖蔭位高權(quán)重,富藏金石古籍,聲名顯赫;陸心源雖家資雄厚,藏書極富,但在此際并無任何官職。故陸心源與潘祖蔭的交往,自然存在著中下層士子與朝中權(quán)貴的攀附關(guān)系,陸心源為圖其子陸樹蕃晉身之計,不得不仰仗潘氏[注]已有學人注意到,在清代,“不少文人士子將與官場權(quán)貴鑒賞、交流金石碑拓視為親近權(quán)貴和獲得升遷的工具”。參見趙成杰《社會史視角下的清代金石學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第96~102頁。。誠如陸心源致潘氏信中所云“積年欽佩之忱,藉以快慰,復蒙摯愛,感激尤深”[4],應(yīng)為陸氏肺腑之言。
潘、陸二人雖身份地位有別,但皆酷嗜金石、書籍,二人晤談自然少不了金石彝器、古籍槧本的搜訪。潘祖蔭請借拓陸氏所藏彝器數(shù)件,并命陸氏搜訪南中所藏金石。陸心源于五月二十七日抵家,即致書潘祖蔭:
六月初一日,潘氏收到陸心源所寄之兕觥、金石拓本及信函,隨復信對陸氏所寄之兕觥以及拓本進行鑒定:
茲荷手翰并兕觥一具,不勝銘泐。嘉禮壺乃宣和器(不足存也),格伯簋及召夫尊既尚未歸清秘,若蒙為作緣,尤感。獎彝等或賜借拓,或惠拓本,仰乞尊裁?!暧薜苤剖a頓首,六月朔。[4]
從函中所述內(nèi)容可知,潘氏認為“嘉禮壺”為宋代宣和年間之仿品,但格伯簋及召夫尊皆為真品,既然仍未被陸氏購入,賜請陸氏作緣,購得此兩器。
潘祖蔭收到陸氏呈覽之兕觥后,鐘愛之極,故“遺書請效蘇、米博易之舉”[10],請求將自己所藏宋本《九經(jīng)》與兕觥交換?!杜俗媸a日記》(以下簡稱《日記》)光緒九年(1883)六月十九日載:“存齋以子燮兕觥贈?!盵7]由此可知,陸氏最后答應(yīng)將兕觥直接贈予潘氏,并不再接受潘氏欲“博易”的宋本《九經(jīng)》。在陸氏允贈兕觥的第二天,潘即“復存齋”[7]一函,云:“得手書乃蒙慨允,此誠有一無二之珍,非常之賜,古人之誼,何以加茲?!毒沤?jīng)》四本仍當奉贈,……八月中枉過,當以奉呈,并將宋元槧之一鱗片爪悉請鑒定也?!盵4]從書信內(nèi)容可知,雖然陸氏不接受潘氏欲“博易”的宋本《九經(jīng)》,但潘氏仍堅持將《九經(jīng)》與兕觥作交易;從函中所述“此誠有一無二之珍”推知,潘氏對兕觥確實珍愛。
此年七月二十一日,潘祖蔭再致信陸心源,一方面表達了對陸心源所贈彝器及拓本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再次確認“王作又將彝最精,格伯簋非偽”,并論及格伯簋“流傳有五六器”所以“據(jù)拓本已可定為真也”[4]。至于召夫尊之真?zhèn)?,因陸氏并未將原器物送來,“故非見器不敢定也”[4]。陸心源于第二日即將彝器三件奉呈潘祖蔭鑒定并請其模拓[注]潘祖蔭七月二十二日致陸氏函:“手教具悉,彝器三件俱收到,拓后即繳?!苤剖a頓首,廿二日。”,并附寄書信一通,信中指出了當時頗為風行的張之洞《書目答問》存在的問題:
張中丞所刊《書目答問》,世頗風行。如《考古續(xù)圖》,流傳絕少,惟天祿琳瑯及葉氏平安館有其書?!洞饐枴妨兄巴ㄐ小?,朱石君《知足齋文集》乃散行,而列之“駢體”,毛岳生、吳仲倫、劉孟涂、管異之,稱姚門四杰,而獨遺毛氏,亦百密一疏也。[11]
潘祖蔭從信中獲知,陸心源藏書雖富,但無《考古續(xù)圖》,恰好自己藏有手摹本。故他在七月二十一日函中詢問陸氏:“《考古續(xù)圖》弟有手摹本,如欲觀,當即奉呈也?!盵4]《考古續(xù)圖》即《續(xù)考古圖》。陸心源曾刻入《十萬卷樓叢書》,在《刻續(xù)考古圖序》中記敘從潘祖蔭處借錄之經(jīng)過:“甲申之夏,晤潘伯寅尚書于吳門,見插架有之,從翁覃溪手抄過錄者,后有二跋,覃溪所據(jù),即遵王影摹之本,其第一跋即《四庫全書》館《提要》之底稿也?!盵12]陸氏在序文記敘此書系光緒十年(1884)從潘氏處見到,其所記年份有誤,應(yīng)在光緒九年。
早在同治元年(1862),吳云[注]吳云(1811—1883),字少甫,號平齋,又號愉庭,晚號退樓,浙江歸安(今湖州市)人,道光舉人,官蘇州知府。精鑒賞,富收藏,凡金石彝鼎、法書名畫、漢印晉磚、宋元書籍皆一一羅致。顏其居曰“兩罍軒”“二百蘭亭齋”。所著金石彝器圖釋諸書,皆親自繪圖,甚為可貴,著有《兩罍軒彝器圖釋》《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古官印考》《考印漫存》《焦山志》。歸隱蘇州,吳氏性喜金石彝鼎、古籍槧本。在蘇州隱居期間,吳云與南潯著姓大族交往頻繁,為“真率會”主要成員,陸心源、顧文彬便是吳云時常往來的好友。[13]而潘祖蔭早年與吳云因金石同好就已訂交,吳氏女后來嫁與潘氏叔弟潘祖頤,兩人來往更密切。早在潘祖蔭返回家鄉(xiāng)前,吳氏已病逝。潘氏丁憂返回蘇州后,追憶往事,悲傷不已。吳云歿后,其家藏書籍槧本、金石器物散出,故陸心源在此年八九月期間,致信潘氏咨詢吳氏所藏百衲本《史記》以及《營造法式》之下落。在九十月間,潘祖蔭回復陸氏:
吳丈之《史記》即錢遵王之百衲本也(凡四種,中有蔡夢弼本,余不記矣)。辛未年,欲以千二百金出售,無人能得之。后仲飴[注]仲飴即吳重熹(1838—1918),字仲飴,號石蓮,無棣縣人,同治元年舉人。歷任河南陳州知府、開封知府,福建按察使,江寧、直隸布政使,護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江西巡撫,河南巡撫等職。解職后,閑居天津,閉門謝客,編輯印行《吳氏文存》《吳氏詩存》《世德錄》等。出守陳州(重熹,弟之門人也),此漾亦止。至《營造法式》,未聞其有此書,蓋仲化[注]仲化,其人不詳,疑即潘祖頤,潘祖蔭叔弟。內(nèi)弟一力提攜,若有之,必言與也。敬復,存齋仁兄同年大人。制蔭頓首。[4]
潘祖蔭在函中詳細敘述了吳云所藏《史記》之版本及此書在同治十年(1871)之售價,并交代未在吳氏處發(fā)現(xiàn)《營造法式》。此年十月二十七日前數(shù)日,潘祖蔭終于在吳云處找到陸氏欲借觀之《營造法式》,二十七日潘氏即致信陸氏:
得奉手畢……前說及影宋本《營造法式》,適已檢出,書冊太大,如欲觀,當設(shè)法寄。觀此想見原本之精妙,真是異寶,不知何所歸也。浙丁氏[注]浙丁氏即丁丙(1832—1899),字嘉魚,號松生,晚號松存,浙江錢塘人,著名藏書家。之宋元有異本否?能見其目錄否?……年小弟制蔭頓首,十月廿七日。[4]
參照此日之潘氏日記可知,陸氏將七月間所借《續(xù)考古圖》歸還潘氏,潘氏將吳云處所發(fā)現(xiàn)之《營造法式》借予陸心源。另,潘祖蔭喜藏宋元舊刊,其藏書印曰“分廛百宋,迻架千元”[14],他自然會詢問陸心源浙江丁丙處有何種宋元珍本古籍。
除互贈、互借書籍外,將書籍作為禮品轉(zhuǎn)贈好友也是潘、陸二人交往互動的另一種方式?!度沼洝饭饩w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載,潘祖蔭曾將陸氏所贈書籍轉(zhuǎn)贈好友李鴻裔[注]李鴻裔(1831—1885),字眉生,四川中江人,晚清學者。潘氏日記載,潘祖蔭在蘇州守制期間與李鴻裔往來極密。二份[7]。
光緒十年,潘祖蔭仍在蘇州寓所會友、刻書,而陸心源也在歸安家中忙于書籍的編寫、出版并聯(lián)系組織校核人員。二月下旬的蘇州,天氣漸漸回暖,又到了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日記》光緒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載:“存齋借《史載之方》《石林奏議》?!倍迦蛰d:“存齋來。”二十六日載:“至界石浜春祭,答存齋?!倍湃蛰d:“送存齋英筆記、汪退谷四種?!盵7]由此可知,陸心源將潛園所藏《史載之方》《石林奏議》親自恭呈潘氏,在二月下旬潘、陸二人交往頗密。
三月初八,此日清明,潘祖蔭至獅子林為父親念經(jīng),在回家途中因“風日所迫”[15],雙目紅腫,久治不愈,故在致友人信札中皆要求來函務(wù)作大字。因眼疾,四月十四后潘氏之日記亦命仆人長太代為書寫。五月二十六日,此日初伏,潘氏又“得陸心源信”[7]一通,札云:“宮保鈞座:頃聆鈞諭,感懷交并,如蒙賞寄書函,或交永和信局或交蕭家巷典當皆可。宋刻史方、葉議,祈勿郵寄,源秋間必到蘇也。《營造法式》俟抄完即當專人奉繳。”[9]154從函中所說“宋刻史方、葉議,祈勿郵寄”可知,陸氏對此兩書之寶愛。陸氏《重槧石林奏議序》記潘祖蔭借閱之事:“潘伯寅宮保從余借閱,慫恿雕行,遂摹寫而付之梓?!盵16]由此可知,潘氏曾慫恿陸心源將《石林奏議》刊行?!妒肿嘧h》和《史載之方》后來均刻入《十萬卷樓叢書》。七月十八日,陸心源再次登門拜訪潘氏。潘氏因雙目腫赤仍未消,故未接見陸氏[7]。陸氏離開潘府后,潘祖蔭即致信陸氏:
賤恙目疾,五閱月而未愈,醫(yī)所誤也。《貞石志》稿失于庚申前,賜書敬謝,敬謝。至今來諭,尚看不見矣,又拙刻二種敬呈。恕其大字草也,眵粘滿匡,努肉紅赤,見人更脹痛,現(xiàn)點拔云丹。三月承前借二書,須手自檢點,可少遲否?一動目動手輒脹痛,及眵粘不止也,敬復道安。年小弟制蔭頓首。[4]
信札字大行疏,一頁寥寥數(shù)字,應(yīng)是潘氏眼疾期間勉力而書。函中所說《貞石志》,應(yīng)為潘氏所著《海東貞石志》,此書稿本失于咸豐十年(1860),“拙刻二種”應(yīng)指潘氏新刻之《滂喜齋叢書》[注]《日記》光緒十年七月十八日載:“陸心源來,未見,送《滂喜齋叢書》一部。”。另,函中所說“三月承前借二書”,應(yīng)為上文所揭陸氏借予潘氏之《史載之方》《石林奏議》。此年冬,潘氏目疾終于痊愈,但無論是潘氏現(xiàn)存信札還是日記,均沒有二人交往的記錄。
轉(zhuǎn)眼到了光緒十一年正月,潘祖蔭在家鄉(xiāng)蘇州已經(jīng)兩年多。按古代的喪服制度,此年四月,潘氏將除服。正月二十日,潘祖蔭曾以陸心源所贈《皕宋樓藏書志》等書轉(zhuǎn)贈于李鴻裔。[7]此年潘祖蔭繼續(xù)忙于書籍的刊刻,在服闕回京前,先后“續(xù)刻《古籀疏證》六卷,《范石湖詩補注》三卷,編入《功順堂叢書》”[8]107。
三月十三日,陸心源再至蘇州,但因潘祖蔭在“莊祠春祭”[7],二人未能把晤。陸氏將新刊之《秋室集》《儀禮今文異同》《三續(xù)疑年錄》及書信留下后,即返回歸安。第二天,潘祖蔭即致信陸氏:
得手示適有客,未即復為罪?!妒肿嘧h》重摹真盛事,能將李中麓[注]李中麓即李開先(1502—1568),字伯華,自稱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歷任戶部主事、文選郎中、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等職。嘉靖二十年(1541)因抗疏罷歸鄉(xiāng)居,近三十年。李開先文名籍甚,為“嘉靖八才子”之一。著述甚豐,有《閑居集》十二卷,雜集二十一種,今存十四種。一印,并用雙鉤摹之為妙,李藏本海內(nèi)絕少。明晨至先塋,恐失迎,為此布聞。新刻鈕《說文校錄》乃弟極力搜得于其家,而屬刻者,茲以奉呈。此復著安。弟制蔭頓首。[4]
有關(guān)潘氏此日作信之事以及二人的書籍往還,可與潘氏此日之日記相參證:“答存齋,送以《功順堂叢書》一部,《補注》《釋地》《辨?zhèn)巍犯鞫?。還存齋《史載之方》《石林奏議》《翰苑集》一冊……鈕《說文》一,送存齋。”[7]從潘氏日記可知,原本陸氏欲在上一年秋親自取回之《史載之方》《石林奏議》,至此日方由潘氏寄還。
陸心源收到潘氏書信后獲知,三月十五日潘氏將至先塋,故十五日未再造訪潘氏。三月十六日,陸心源再次拜訪潘氏。[7]二人在潘氏蘇州寓所把晤,潘祖蔭曾詢問陸氏閩中故家之藏書,可能因前來拜訪潘氏的客人較多,陸氏當天未及詳細作答[注]據(jù)潘氏日記記載,此日拜訪潘氏的先后有俞樾、陸心源、吳卓臣。。故陸氏回家后即致信潘氏,信中詳細陳述了閩中故家藏書之情況[注]陸氏信札。參見呂亞非《陸心源致潘祖蔭書札三通釋讀》,《文獻》2013年第9期第155~158頁。呂亞非將此札系于光緒十年,誤。。潘祖蔭收到書信后,即致信陸氏:
承示爾見縷,欣羨之至,勝讀十年書也。曾見翁叔平[注]翁叔平即翁同龢(1830—1904),字聲甫、叔平,號韻齋、瓶生、瓶廬、瓶廬居士、瓶庵居士、松禪、松禪老人、松禪居士,江蘇常熟人,心存三子。咸豐六年(1856),二十六歲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官至協(xié)辦大學士,兩度入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會典館正總裁等職,同治、光緒兩朝皆值弘德殿,為兩代帝師,垂三十年。光緒戊戌(1898)年,因贊助光緒帝變法罷職歸里,卒后謚文恭。有劉燕庭所抄各家書目,至八十冊之多,到京后擬向借來,以活字板印之,未卜其允否?;钭职迓勁酥兦渲苊E宣者有之,亦擬向借也,但不知到京后有此閑暇否耳。聞合肥[注]合肥即李鴻章(1823—1901),晚清名臣,安徽合肥人。亦有活字板,擬過津一詢之,此復著安。弟制蔭頓首。[4]
信中談到,到京后潘氏欲借翁同龢所藏劉燕庭所抄各家書目,可知此札確實作于潘氏服闕歸京前不久。四月一日,潘氏再次收到陸氏書信并附寄“師望鼎拓本及朱晦庵尺牘墨刻”[7]。陸氏寄潘氏師望鼎拓本的目的,主要還是請求潘祖蔭鑒定此鼎之真?zhèn)?。四月十五日,潘氏為父舉行“禫”祭,即喪家除服的祭禮,“寅正”,潘氏“奉先君神位進義莊宗祠”[7]。歸家后,潘氏即致信陸氏:
信中談及師望鼎的真?zhèn)危耸险J為此鼎雖字字有來歷,但“文氣不屬”,故疑不真。函中談及晚清時期青銅器作偽風氣之熾,這是因為近代科學技術(shù)的傳入,商人便運用新技術(shù)、新材料作偽,使作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7]
四月十八日,潘祖蔭將書架及部分藏書寄存葉昌熾處。四月二十二日,潘氏“挈眷北上”,返京任職,近三年的守制生活結(jié)束。此后,潘、陸二人雖相隔千里,但仍保持書信往來。
光緒十一年(1885)五月初四日潘祖蔭抵京,五月初十日即被召見于養(yǎng)心齋,署兵部尚書,十二月初四日派管理火藥庫事務(wù)。[8]109潘氏抵京后,此年的日記未再出現(xiàn)二人交往的記載。
光緒十一年,在潘祖蔭的建議下《石林奏議》在潛園刊成。光緒十二年(1886)五月陸心源寄《石林奏議》十部,潘祖蔭于五月十二日收到書籍與陸氏信后即復,并回贈陸氏“莊、沈、《東古文存》”[7]。潘氏函云:
得手教并承惠《石林奏議》十部,謝甚,謝甚?;腥鐝那敖栌^,而今真得之也,喜不可言?!駝t又目赤腫作痛,如前年夏間,是以乞假,不能看書,悶極,悶極。恕其作字草草,素承厚愛,勿怪。近刻三種送上四部,聞近得古器,敬祈拓寄,又得古書幾許,祈示知以為快也。弟則一無所得,忙不可當,力疾布復,即請道安。弟期蔭頓首,五月十二日。[4]
考潘氏光緒十二年行跡,二月十六日潘祖蔭扈蹕東陵,三月十八日派查估河道[8]110,四月初二日潘氏被派覆勘會試卷,四月初四日潘氏查估天壇工程等處,四月十七日又被派閱覆試卷[8]111,故潘氏在函中云“忙不可當”。函中落款之“期”應(yīng)指潘氏季父潘曾瑋之喪。[8]109此年,陸氏所著《金石學錄補》三卷(實為四卷)在潛園刊竣,此書系對光緒五年《金石學錄補》二卷之再補充。[5]9潘氏在蘇州期間借與陸氏之《續(xù)考古圖》也在潛園刻竣,九月十一日,潘氏又“得陸存齋信”[7]并收到陸氏所贈《續(xù)考古圖》;九月二十三日,潘氏復信感謝老友的雅贈:
得手書并《續(xù)考古圖》及鬲比攸鼎拓本,敬謝,敬謝?!枚?,拓以奉呈,一乃魏建義石刻,許印林[注]許印林即許瀚(1797—1866),字印林,一字符翰,山東日照人,清道光舉人,任滕縣訓導。四次赴京會試均落第,乃致力于金石方志、文字音韻、??蹦夸浿芯?,其著述及校訂之作多至近70種。外從未著錄;一見《山左金石志》也。鬲比攸鼎再求拓本三四分(不必全形,只求拓本足矣)。此器誠為至寶,獲古之福,可羨,可羨!兄近得古書否?祁示知為幸。弟今年得黃氏所藏《嘉祐集》及《梅花喜神譜》及《唐氏蒙求》,此外別無所得?!芷谑a頓首,九月廿三。[4]
“鬲比攸鼎”即鬲攸比鼎,又稱“鬲攸從鼎”,《吳興金石記》有著錄。陸心源曾以此鼎顏其藏器之室曰“鬲鼎廔”,可見對此器之珍視。惜此器后流失日本,現(xiàn)藏于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函中所述潘氏得黃蕘圃經(jīng)藏之書事,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光緒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載:“郋亭學史前日云,新為鄭盦丈得宋刻《梅花喜神譜》,亦蕘圃物,即載之《讀書敏求記》者。又北宋刻《嘉祐集》,金刻《政和本草》,宋刻《讀史蒙求》,計直七百金?!盵18]121兩者所述內(nèi)容均若合符節(jié)。
光緒十三年(1887)正月十五日,皇帝親政,三月十七日派潘氏查估雍和宮,四月二十日“派查估供用庫工程”。六月十一日潘氏“奏大婚彩綢核減三分之一折”[7],六月十五日潘氏“得陸心源信及《金石學錄補》”[7],六月十六日潘氏“復陸存齋,寄以建首、溫虞、盂鼎、鑄簋、遇卣一,古匋九”[7]。潘氏復函云:
得手書《金石學錄補》,敬謝,敬謝?!匆呀晒堋鯇W刻《說文建首》及少年所摹《溫虞公碑聯(lián)》以示之,附呈三分。又,盂鼎拓、卣拓、簋拓各一,又古陶拓九分。敝處拓人已盲,現(xiàn)覓人拓不得,且又無片刻暇?!苁a頓首,六月十七日。[4]
函中所說《溫虞公碑》即《虞恭公碑》,又名《溫彥博碑》,唐歐陽詢書丹,現(xiàn)藏昭陵博物館。此碑拓本經(jīng)陸恭、費開綬、潘祖蔭遞藏,后為吳湖帆“四歐堂秘籍”之一,此拓為所有現(xiàn)存拓本中字數(shù)最全者,現(xiàn)藏上海圖書館。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光緒十年(1884)十二月廿一日記載:“鄭盦丈見示宋拓《崔敦禮碑》……又歐碑四種,《溫虞恭碑》最勝,松下清齋藏本也。”[18]91可見,潘氏摹刻并贈與陸心源三份《溫虞公碑》應(yīng)是此本。
光緒十五年(1889),陸氏長子陸樹蕃中恩科舉人[19],中舉第二年,樹蕃即入京參加會試。因潘祖蔭多次擔任會試復試閱卷大臣,陸心源自然會利用與潘氏之關(guān)系,為其子陸樹蕃謀一出路[注]潘祖蔭與翁同龢是晚清科舉盛興金石學、公羊?qū)W的推動者,王懿榮、葉昌熾等人科舉之路的成功與潘祖蔭有莫大關(guān)系。參見安東強《張之洞與晚清科舉考試風氣》,《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7期第83~92頁。。由《日記》光緒十六年(1890)閏二月初四日所記“晤蘭孫、陸樹藩(存齋子,號毅軒)。存齋寄來新刻書”[7]可知,陸樹蕃確于會試前攜帶潛園新刊書籍拜訪潘祖蔭。陸樹蕃離開潘府后,潘祖蔭于閏二月初五日即“手復存齋”[7]書信一通:
存齋仁兄大人閣下:文郎高捷,來京得手書并惠尊刻各種,謝謝。文郎經(jīng)榮絕異,真不愧家學也,可勝嘆服。弟積勞多病,現(xiàn)又有扈蹕之行,京兆公事之煩,竟無暇刻,年來未刻書,僅有三種,又二刻呈教。尊著《吳興金石存佚目》,乞賜寄為感?!苁a頓首,初五日。(近聞?wù)駶鷺O勞,真造福無量也。可勝欽佩,又拜。)[4]
考潘氏此年行跡,光緒十六年閏二月十四日,潘氏扈蹕東陵,故函中有“現(xiàn)又有扈蹕之行”之語。函中所說《吳興金石存佚目》應(yīng)為陸心源所著《吳興金石記》,此書于光緒十六年刻竣,故此年陸氏有贈書之舉。
四月,陸樹蕃會試結(jié)束后,陸心源再次致信潘氏,詢問此次樹蕃會試之結(jié)果。潘氏于四月十五日“手復陸存齋”[7],回信云:
存齋仁兄大人閣下:得手書敬悉,唯著述日豐為頌。弟歷碌從公,幾無片睱。文郎鵬程偶屈,殊深慨惋,而學粹詞高,加以儉門積慶,指顧壬科,定當高選矣。日前得失,不足計也。近來搜羅益富,愿聞其目(京師近來直無所見,偶有一二,皆歸盛伯希[注]盛伯希即盛昱(1850—1899),字伯熙(或伯希、伯羲),號意園,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白旗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歷官編修、侍講、侍讀,十年出任國子監(jiān)祭酒,十四年任山東正考官,著有《郁華閣集》。諸貝也)。所得彝器,請賜拓本為感,近見二鐘、一壺,拓呈清鑒。敬請道安,惟鑒不備。年小弟蔭頓首,十五日辰刻。[4]
函中所言“指顧壬科,定當高選矣”,“壬科”應(yīng)指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科殿試,潘氏在函中希望陸樹蕃能在兩年后的壬辰科殿試高中。光緒十六年七月十六日,陸心源堂弟“陸學源交到存齋信”[7]。陸氏書信雖已無緣得見,但參照《緣督廬日記》七月十七日記“鄭盦師贈陸存齋《儀顧堂題跋》,即命代作一序”[18]190可知,陸氏書信的主要內(nèi)容即請潘氏為《儀顧堂題跋》作序。由于潘氏事務(wù)繁重,《儀顧堂題跋》序文最終由葉昌熾捉刀。七月二十日,潘氏即“復陸存齋,并《儀顧堂題跋》作序,并克鼎、漢大磚拓本”[7]。七月二十四日,又“函致陸存齋,漢畫一、唐石十一”[7]。此后,潘氏之日記再也未出現(xiàn)二人交往的記載。至于七月二十日、二十四日潘氏函札,為何未收入《潛園友朋書問》,是陸氏丟失或是其他原因,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曉。數(shù)月后的十月三十日,潘祖蔭終因憂勞久疾,與世長辭。
晚清時期,金石之學極盛,形成以潘祖蔭為中心的“京師金石文化圈”。潘氏雖長期在京師任職并生活,但因其家鄉(xiāng)在蘇州,加之潘氏在政壇的地位,其金石、古籍搜訪和研究活動自然會輻射至蘇州、湖州地區(qū)。晚清金石、目錄學大興局面的出現(xiàn),與諸多志同道合且交往密切的士人群體共同推動不無關(guān)系,潘祖蔭和陸心源的交游就是當時士人群體合力的一個縮影。雖然潘、陸二人的愛好幾乎相同,但潘終以金石博得美名,陸終以藏書稱雄其時。二人交往時間跨度長達十六年,他們雖地位相懸,但皆為晚清史上有較大貢獻的文化名流,二人對于宋元古籍、金石彝器的狂熱持續(xù)了大半生。他們的交往可以說是晚清江南文化史上頗具意義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雅事”。二人密切的交集雖僅僅在潘氏為父親守制、閑居蘇州的三年,但因志趣相投而惺惺相惜。潘祖蔭一生識人無數(shù)且擅于發(fā)現(xiàn)人才,對于陸心源之才能,潘氏贊許有佳,認為陸氏“之學問博雅閎通,已為心服,而其為當世之務(wù),目光直透過數(shù)十百年,真醫(yī)國名手也”[4]。以潘祖蔭的身份和學識,陸心源對潘氏更是敬重有加,故在陸心源致潘函中會出現(xiàn)“鈞座”“欽佩之忱”等語。二人的交往,既豐實了各自的學問,充實了各自的收藏,又保存了晚清時期一些幾近失傳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