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偏頭關遺址
“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边@是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出任都察院右副御史、山西巡撫的何喬新對軍事重鎮(zhèn)偏頭關給予的高度評價?!皩帯敝笇幬潢P,“雁”指雁門關,“紫塞”即指長城,寧武關、雁門關與偏頭關一起,合稱明內長城上的“外三關”,這三關呈鼎立之勢,為“三晉之屏藩”“晉北之鎖鑰”,拱衛(wèi)著整個山西北部,進而也保護著大明帝國首都(今北京)的西大門。外三關在太行山以西,過了太行山往東還有明內長城的“內三關”,即紫荊關、倒馬關、居庸關,距北京城僅咫尺之遙。
偏頭關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東銜管涔山,西瀕偏關河,因東仰西伏,又稱偏關。明《宣大山西三鎮(zhèn)圖說》載:“本關突出晉陽西北,如人首之偏,故以偏關名。關城四面皆山,形若覆盂,虜如登高下瞰,城中歷歷可數(shù),且山谷錯雜,了望難及?!薄镀P縣志》記載,城臨偏頭關,縣名即來源于偏頭關。偏頭關遺址在今偏關縣城,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筑,并置偏頭所,太原鎮(zhèn)總兵駐此,此后宣德、天順、成化、弘治、嘉靖、隆慶、萬歷年間均有增修。關城形狀不規(guī)則,東西長約1100米,城高10米,東、西、南三道城門均建有甕城,現(xiàn)南門至西門一帶城墻的磚石大部猶存,西墻、北墻多為夯土墻,東部城墻已毀。偏關城四面環(huán)山,地處盆地,隨著東高西低的山勢,像一只頭枕塔梁山、臥于關河川的巨犀,因此又稱“犀牛望月”城。
偏關縣城里的地標文筆塔頗負盛名,建在偏頭關東南一公里的高崗上,創(chuàng)建于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為磚石八角形樓閣式空心塔?;樱撞恐荛L29米,塔高35米,外觀形似文筆,故名“文筆凌霄”塔。從二層開始,每層四個窗洞,內有樓梯可以登頂。今該塔保存完好,站在塔前俯瞰,偏關縣城全貌一覽無余,也可遙見對面山頭上的護城塔。
明偏頭關轄邊墻四道,根據(jù)《山西省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記錄,今偏關縣的明長城遺址有墻體59段共119945.5米,關堡34座,敵臺98座,馬面214座,烽火臺241座。從分布位置看偏關縣境內的長城,大體是西邊一道像彎彎曲曲的長撇,東邊一道像彎彎曲曲的長捺,北面有東西走向的斷續(xù)長墻,境內烽火臺、城堡關口密集。其中偏關城以西樺林堡地段的寺溝長城20余公里,長墻曾全部包磚,各處河口敵樓高聳,甚為壯觀。寺溝村就坐落在黃河邊,村里有一座護寧寺,各處建筑頗為精巧,站在寺院臺階上能看到墻外的黃河。
偏關縣文筆塔
樺林堡
《宣大山西三鎮(zhèn)圖說》載:樺林堡“設于黃河東岸,西岸盡虜帳也,東岸樵采耕牧之人日與虜對,最為難防。關河口密邇偏關,虜馬尤頃刻可到,冬春冰結,偏關守備布兵擺守,時當戒嚴”。黃河從偏關縣萬家寨鎮(zhèn)老牛灣村進入山西,其中在偏關縣境內長32公里,流經(jīng)15個自然村,至天峰坪鎮(zhèn)寺溝村進入河曲縣境內,沿著這段黃河筑有長城,稱為“黃河邊”。這一帶的防衛(wèi)形勢到了冬天格外嚴峻,平時黃河兩岸山高水深,不易通行,但到了冬天黃河結冰,人可以輕易從冰面上通行,而河面上的所有動作都能被長城上的戍邊將士清晰把握,這個時候方能格外顯出黃河邊長城的功能和威力。
寺溝長城往南進入忻州市河曲縣境內。沿著黃河邊寺溝長城繼續(xù)北上幾公里是石卯關,再北是關河口關,再北即為萬家寨,今人熟悉的“引黃入晉”工程的萬家寨水利樞紐就修建在此處,從這里引黃河水供應太原、大同等地。壩頂?shù)囊粋刃蘖艘粭l凌空鐵索橋,游人可以從橋上晃晃悠悠地走到橋對岸的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境內,從橋上看黃河及兩岸峭壁更為壯觀。明長城的軍堡“萬家寨”位于萬家寨村公路旁河道一側,深溝里凸起一座高峻的孤臺,上面依據(jù)地形筑起石墻,墻下即是黃河,站在公路邊遠觀如同一個巨型盆景。萬家寨堡有石券的門洞,堡里還有幾塊石碑,今堡內已無人居住,各種建筑多坍塌。
偏關寺溝長城
老牛灣堡
從萬家寨堡沿著長城繼續(xù)往北,就到了乾坤灣。黃河在此轉出一個巨大的“太極魚”,今有乾坤灣觀景區(qū),有明門、八卦臺、乾塔、坤閣、神牛犁河雕塑、人行景觀步道、景觀墻、三不猴觀景亭等。登上乾塔和坤閣都可以放眼遠望乾坤灣山水全景。
從乾坤灣繼續(xù)往北是老牛灣,在黃河邊修有老牛灣堡。這里是從東而來的長城第一次與黃河交匯的地方,老牛灣村也因此而聞名天下,今這里修有長城旅游公路“零公里”處。老牛灣堡為明成化三年(1467年)所建,堡南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磚砌空心敵樓,雄踞崖上,俯視黃河。長城到老牛灣之后雖抵黃河岸邊了,但并未跨黃河西去,而是順黃河的東岸南下,經(jīng)萬家寨、關河口、寺溝至河曲縣,然后才越黃河進人保德縣境內逶迤西去。直到甘肅蘭州,長城和黃河最后分別,這期間曾四度相逢,并且在很多地段結伴而行。
老牛灣的長城從東而來,老牛灣堡往東有滑石澗堡、白泥窯堡、草垛山堡、五眼井堡、小元茆堡等。長城繼續(xù)向東,抵晉蒙界的丫角山,這是一個重要的長城地標,《明世宗實錄》卷三二二載:“自偏頭寧武雁門東抵平刑關為山西長邊,自右衛(wèi)雙溝墩至東陽和鎮(zhèn)口臺一帶為大同緊邊,自丫角山起至雙溝止一百四十里為大同緊邊,自丫角山起至老牛灣止一百四十里為山西緊邊。論長邊則大同差急、山西稍緩,論緊邊山西大同并急,此皆密邇河套,譬之雙闔門戶,自丫角山起至老牛灣止為左闔,山西歲守之;自丫角山起至雙溝墩止為右闔,大同歲守之,均為緊要信地。是山西前日并力守左闔門戶尚不能支,今分力守大同右闔豈將無憂乎,近年虜不敢犯者,以三關備嚴故也。”從這段文獻可看出,丫角山為明大同鎮(zhèn)、山西鎮(zhèn)的交會處。附近內蒙古清河縣有口子上村,口子上村東山長城跟前曾豎一通高1.2米、寬63厘米、厚14厘米的石碑,上刻“山西西路地方參署都指揮僉事郭汾管丫角起東西兩路邊界”,并署有“萬歷貳拾柒年陸月吉旦立”。這塊碑也說明,丫角山即明長城山西鎮(zhèn)與大同鎮(zhèn)的交界??谧由洗宓臇|山叫柏楊嶺,這里修筑了柏楊嶺堡,柏楊嶺村東南400米處有南北兩條長城交會。
偏關縣水泉堡附近長城
偏關老營堡
丫角山一帶筑有三道長墻,一路是將軍會堡西至丫角山的十里邊墻;一路向西沿內蒙古清水河縣、山西偏關縣界抵黃河老牛灣;一路向南進入偏關縣老營。將軍會堡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qū),隔著長城西臨口子上村,口子上村有“四公主德政碑”,四公主是清康熙皇帝的女兒,封固倫公主,下嫁喀爾喀草原蒙古王,曾長期在此居住。口子上村旁不足一公里處是清河縣的老牛坡村,村莊治理頗有成效,如今已成了內蒙古自治區(qū)一處人文生態(tài)俱佳的旅游觀光景區(qū)。
丫角山以南,沿著長城修筑了眾多城堡。水泉堡“土筑于宣德九年,萬歷三年磚包。周二里零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二十四年創(chuàng)筑附堡一座,二十八年磚包,一面連舊城,三面周一里零五十一步,高亦三丈五尺。原設防守,隆慶二年改設守備。所領見在官軍一千四員、名,馬、騾二百匹、頭,紅門隘口一處,市堡一座”(《宣大山西三鎮(zhèn)圖說》)。1968年起,響應毛主席“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水泉堡成為北京軍區(qū)“長城沿線戰(zhàn)斗村”,附近明長城的磚被拆下來搬到了地下,兩期歷時13年共計挖出土磚地道8900米,其中磚砌約4500米,成為現(xiàn)存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備地道,地道利用的磚均為明長城上的磚,地下長城因此得名。今偏關縣水泉村及紅門口正在以此為核心資源建設大景區(qū)。
老營堡“設在極邊,與大同接壤。山坡平漫,虜如越塞而逞,即三岔、五寨、岢嵐、河曲,皆可一馳而至”(《宣大山西三鎮(zhèn)圖說》)。城堡平面為矩形,坐北朝南,由堡城和南關、北關組成,有3座城門,現(xiàn)城墻較為完好,大部分包磚已被拆掉。堡內有“四圣閣”,祀魯班、福神、祿神、財神,西門外還有一座小石拱橋,名“寧邊橋”。今堡內所居人口依然較多,站在村內抬頭即見長城。偏關縣的長城遺址之多為全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