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我們通常所說的便秘是指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如腸道癌癥、某些內(nèi)分泌疾病引發(fā)的,或者因服用某類藥物如抗生素、某些降壓藥等情況引發(fā)的排便困難。如果沒有健康問題,排便其實是日常生活中人體自然而然會發(fā)生的正常生理活動,它會定時定點地到來,順暢之后感到通體舒服。而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說,便秘的判定標準如下:
癥狀持續(xù)6個月以上,近3個月癥狀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多條。
●排便費力。
●排便為塊狀或硬便。
●有排便不盡感。
●有肛門直腸梗阻和阻塞感。
●需要用手輔助排便。
●排便少于每周3次。
糞便的四分之三是水。正常情況下,人應該1~2天排便一次,糞便約重200克,軟硬適中,棕黃色。當然,有些食物如紅色火龍果會改變其顏色。1997年問世的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將大便根據(jù)性狀、硬度分為7類,最完美的是第4類:像香腸或蛇一樣光滑,如牙膏般柔軟。如果大便表面裂紋,疙疙瘩瘩的香腸狀,甚至是一顆顆硬球,說明其中缺少水分,在腸道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對于存在便秘問題的朋友來說,因為糞便逗留時間太長,腸道會把水分吸走,糞便會變得又干又硬,甚至可能導致肛門出血。
●女性更容易發(fā)生便秘:女性的骨盆寬大,肛門前方支撐組織少,直腸陰道隔薄弱;女性肛管較短,排便時直腸松弛,直腸壁處于升高的腹內(nèi)壓與收縮的盆底之間而受擠壓。另外,女性生理周期時孕激素的分泌可抑制腸蠕動,會降低腸刺激感受性導致便秘;孕期腹內(nèi)壓增加,盆腔靜脈淤血使腸蠕動受抑制而引發(fā)便秘;而順產(chǎn),也有可能導致便秘,用力生產(chǎn)過程中,結(jié)腸和肛門之間的神經(jīng)連接有可能受到傷害,但這種傷害是可逆的,神經(jīng)可以自行修復,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腸道所受刺激不足:飲水不足,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攝取不足,會導致直腸黏膜受到糞便充盈擴張的機械刺激減少,大腦皮層也因為沒有足夠的沖動,而不產(chǎn)生排便反射,造成便秘。此外,油脂攝入過少,也會導致排便困難。
●排便時注意力不集中:排便需要信號刺激,注意力分散,排便信號接收不到位,因運動不足肌肉也“不在線”,不僅容易導致便秘,肛門周圍如果長時間受到壓迫還有可能形成痔瘡。
●忽視便意:偶爾因為環(huán)境條件不允許而憋著,并不會導致便秘,但經(jīng)常如此,便秘必定纏上你。當你感覺有便意的時候,腸神經(jīng)會和肌肉合作把大便“清理”出去,如果總被你拒絕,大便在腸道內(nèi)等待時間太長,其中的水分消失殆盡,大便越來越硬,容易造成便秘。
●胃腸道蠕動緩慢:比如某些維生素缺乏,以及甲狀腺機能減退等情況下,食物通過整個胃腸道的時間延長,也可形成便秘。
●情緒和壓力:排便的一系列動作是通過神經(jīng)反射來完成的,所以各種精神神經(jīng)因素也可以造成便秘。此外,如果你長期節(jié)食,會導致皮質(zhì)醇等情緒激素分泌異常,產(chǎn)生的后果包括失眠、入睡困難、便秘等。
腸道菌群失調(diào):游離糖吃太多了、膳食纖維吃太少了、長時間服用抗生素等,會造成腸道內(nèi)正常菌群失調(diào),也會引起便秘。
改變排便問題需要生活方式的調(diào)整。此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大概需要三個月開始有效果,一年左右才能形成排便生物鐘穩(wěn)定的節(jié)律。那么,如何緩解便秘呢?
●充足飲水
水是人類維持包括食物消化、排便、能量轉(zhuǎn)化等正常生理機能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即便不含任何熱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也被稱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的飲水量在1500~1700毫升左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每天要喝8杯水。
●適度吃含油脂高的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的油脂攝入量要在全天飲食量熱量的20%即50克左右,包括食用油、肉蛋奶所含脂肪、堅果大豆所含脂肪、預包裝食品中所含的脂肪。如果長期吃素或嚴格控制飲食熱量,則有可能令腸道缺乏潤滑劑(脂肪)而導致便秘。建議多吃堅果、奶制品、大豆、魚類等食物。
●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素可以按摩腸壁,幫助增加腸胃蠕動。此外,膳食纖維還有吸水的功能,能幫助糞便變得濕潤、柔軟。蔬菜、水果、全谷物、薯類、雜糧等食材都是膳食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材。
●改善腸道環(huán)境
益生菌能讓腸道的菌群環(huán)境達到平衡。您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購需要冷藏的酸奶,尤其是含有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副干酪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發(fā)酵乳桿菌等益生菌產(chǎn)品。也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益生菌補充劑。
●增加身體活動
有便意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去廁所,不憋便。日常要盡量減少久坐時間。上班期間可以每小時站起來活動5分鐘。日??蛇x擇步行、騎行等方式代步??觳阶?、游泳等全身性的,動用大肌群參與的有氧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腸動力。運動強度需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
腹式呼吸也是一種給身體做“內(nèi)部按摩”的好方法。這樣做除了能夠幫助腸道蠕動,也對緩解腰背疼痛有些幫助。具體方法為:
鼻子吸氣,腹部(肋骨下緣以下)鼓起,口呼氣,腹部出氣。想象自己在吹氣球,吹起的時候整個腹部都在“憋著一股勁兒”而不是“憋著一口氣”。從腹部至后背部,隨著呼吸上下浮動。鼻吸氣,膈肌下沉,下腹部隆起,口呼氣,膈肌上提,下腹部下沉。吸氣的時候,下腹部的氣四面八方地推向脊柱、肚子,同時向左右鼓起來,以達到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
還可通過腹部運動及對腹部進行按摩,可以加速腸胃的蠕動,這對于快速緩解排便不暢是很有幫助的。常見的腹部運動:常見的腹部運動有轉(zhuǎn)呼啦圈、仰臥起坐或扭腰,這些腰部運動能間接為腸道按摩,刺激腸道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