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晏
道德和輿論譴責,已經吃不下吳亦凡這么大的瓜。
法律,該是時候介入了。
隨著都美竹持續(xù)不斷地放出實錘,吳亦凡在7月19日早上8點以否認的姿態(tài)回應,晚間,吳亦凡工作室放出“十點澄清”,稱遭到都美竹勒索。
但是,由吳亦凡代言的商務合作如韓束、云聽App、立白、滋源、得寶、華帝、康師傅冰紅茶和騰訊視頻等品牌在同一天宣布解約,寶格麗、保時捷稍后也宣布終止和吳亦凡的合作,路易威登則表示“高度重視此次針對吳亦凡的指控,并已暫停與吳亦凡之合作關系,直至司法調查結果公布。”
事態(tài)發(fā)展至此,整件事的重點,也就亟須在吃瓜群眾中間得以厘清。
這不僅關乎道德和輿論,還關乎法律,更關乎資本和權力的角逐。
沒在意識上厘清這些東西,即便這瓜吃得人民群眾鼓腹含和,也終將無濟于事。
首先,這不是沾染著桃色氣息的娛樂八卦,不是偶像和粉絲因愛生恨的戀愛瓜,也不是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捉奸運動,更不簡單是Girls help Girls去猛錘渣男。
固然,都美竹的爆料里,充斥著大量最能契合群眾好奇心的細節(jié),單是這些,就足以讓吃瓜群眾陷入窺私狂歡的浪潮里。
但是,這些并不是重點。
充其量,這套以床笫密語充當表面文章的話術,不過是都美竹在選擇正面硬剛時,試圖吸引更多人關注,以求博取更大輿論優(yōu)勢的籌碼。
這里的關鍵點在于:在都美竹的爆料里,可能涉嫌誘奸、迷奸和與未成年人發(fā)生關系等行為。
如果說,這次正面硬剛里,裹挾著都美竹與吳亦凡的情感糾紛和財產糾葛,那這些充其量不過是應當歸置在道德和輿論層面去看待的私人領域。
而一旦涉嫌誘奸、迷奸和與未成年人發(fā)生關系,比如“灌酒后趁對方不清醒發(fā)生性關系”,那這就屬于性質相當惡劣的違法犯罪行為,是具有社會公共議題的公訴案件和法律問題。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子彈飛到最后可能轉了一個彎,那它也是需要給社會和公眾一個權威的、符合法律程序的調查和報告,即——
倘若都美竹的爆料千真萬確,那吳亦凡及其團隊就涉嫌刑事犯罪,整件事也就不應該再局限于娛樂和道德層面;
倘若經過符合法律程序的查證,證實這些爆料純屬誣陷和誹謗,那吳亦凡及其團隊就有權追究相關方的法律責任。
也就是說,任何個人、團體或資本,都不能凌駕在法律之上。
而持續(xù)關注并監(jiān)督、捍衛(wèi)法律的尊嚴,則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這就是我們想要讓吃瓜群眾厘清的地方:
不要因為那些契合好奇心的淫穢細節(jié),沉溺于簡單的吃瓜和實錘;
呼吁并監(jiān)督符合程序的法律行為介入,才是維護當事人權益的最有力武器。
道德的歸道德。
輿論的歸輿論。
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遵守符合程序的法律行為。
畢竟,輿論沒辦法給人定罪,輿論只能讓一個人糊。
畢竟,法律不能管你有多好,卻能限制你不能多壞。
除了呼吁法律盡快介入,我們還關心另一個問題:
這個時代的明星,為何頻頻失格,盡做些貽笑大方甚至德不配位的事情來?
如果說屢見報端的明星們語文漢字認半邊、加減乘除不會算,或是妄圖動用粉絲力量妨礙公眾秩序還算小事的話,那學術不端翟天臨、性侵疑犯高云翔、逃稅漏稅范冰冰、代孕棄養(yǎng)鄭爽、婚外丑聞吳秀波和文章,及涉毒藝人柯震東、房祖名、張默、陳羽凡等,和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吳亦凡,就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這些公眾人物的認知。
這其實是飯圈機制、資本和個人修養(yǎng)下滑合力導致的后果。
先說飯圈機制。
可以說,現(xiàn)行的飯圈機制,特別容易滋生人渣和敗類。
這些流量明星和藝人,被完全密封一樣地包裹在巨大的粉圈泡沫里,每天看到聽到的都是盲目粉絲、團隊成員和們,對TA的歌頌、熱愛和贊美。而那些批評和建議,卻被控評團隊完全抹殺,那TA就沒辦法認識到真實的自己。
比如“吳亦凡睡粉事件”,除了這次被爆料幫他物色姑娘的經紀人和助理,知名編劇六六、《奇葩說》辯手馬薇薇,和前《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都曾發(fā)微博表示過支持吳亦凡。
除了微博發(fā)文支持,馬薇薇甚至曾在公共場合這么夸贊道:“吳亦凡就是活菩薩,睡粉這件事就相當于大領導到小餐館吃飯,絕對的親民之舉?!?p>
飯圈機制對三觀的扭曲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這就要奉勸那些見到偶像就熱淚盈眶的粉絲們:永遠不要用普通人的思維跟偶像們發(fā)生關系,更不要單純地以為你嬌俏的容顏、乖巧的性格這種可替代性極強的東西,能讓偶像們對你情有獨鐘。
霸道總裁愛上無名小妹這種劇情,在現(xiàn)實里是不存在的。
充其量,狂熱的粉絲不過是長勢喜人的韭菜,僅此而已。
保持距離地理性追星和消費,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粉絲。
再說資本。
聞流量而動的資本,是比飯圈機制更助紂為虐的存在。
早在2016年,吳亦凡就因為“YP事件”的負面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但彼時他與“京圈”和“港圈”資源正處于蜜月期(前有《老炮兒》和《美人魚》,后有《西游·降魔篇》)。
因為其耀眼的流量和曝光度,資本對此選擇視而不見。
以至于他不僅在影視圈風生水起,品牌資源也水漲船高。
長久以來資本的功能性盲視,既助長了他的肆無忌憚,也蒙住了他的清醒判斷。
但也正是這樣的資本,在法律還沒有給出確鑿結果時,不約而同地終止與吳亦凡的合作,連此前的相關宣傳都被刪除。
資本是在考慮自己的公眾責任嗎?
并不是!
資本考慮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
最后就是個人修養(yǎng)的問題。
相信很多人已經看了劉德華出道40周年的刷屏視頻。
一分鐘看下來,謙遜溫和,又富感染力。
40年了,我們?yōu)槭裁催€喜歡劉德華?
粉絲們自然有許許多多的理由,諸如出道40年,各種榮譽加身,拍了100多部電影,出了100多張專輯,是出了名的“娛樂圈勞模”。
但提到最多的,還是劉德華的勤奮、謙遜和親和力。
無論是采訪過他的記者,還是合作過的明星,對他的為人都無法挑剔。
李克勤就曾說:“劉德華是個奇跡。”
即便如此,他還堅稱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強調自己“不是紅了40年”,而是“認認真真工作了40年”。
劉德華向我們證明了:即便是普通人,只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你一樣可以成功。
這才是偶像的力量和意義,是吳亦凡之輩無法相提并論的。
在當今浮躁的娛樂圈里,劉德華算是清流一樣的存在,這也也給了我們一點信心。
他的謙遜、勤勉、謹慎和踏實認真,才是娛樂圈最需要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