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裕亭
臨近2021年春節(jié)時,長春的于德北忽而給我發(fā)來一條微信,問我手頭的新書是否還有,給他寄一本。
我知道,他指的是2020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為我結集出版的《鹽河舊事》之二《看座》。
那本“小冊子”,收集了我前兩年所寫的“舊事”。書中的大部分篇章,是刊登在《小小說選刊》(2017年)和《微型小說選刊》(2018年)上的兩個《鹽河舊事》專欄。還有一部分是發(fā)表在《天津文學》《廣西文學》《四川文學》《安徽文學》《飛天》《時代文學》《青海湖》《雨花》《北方文學》上的《舊事》,零零總總,在50篇左右。書名采用了《小說選刊》上獲得“雙年獎”的那篇《看座》。畫家張洪建幫我配圖20余幅,挺精致的一本小冊子。
德北想要,我手頭正好也有。那就寄一本給他翻翻唄。
我說的讓德北翻翻,是覺得德北的小說本身寫得就不錯。無需過于認真地去讀我的《舊事》。
于是,我給他回信息,說:地址、電話,寫在這。我隨后給您寄。
德北給我寫明地址、電話的同時,又附言說:前期人民文學出版社給你出那本,若是方便,也寄一本吧。
我明白他的意思,當即回復,說:好!
其實,人民文學出版社給我出的那本《鹽河舊事》,只給了我們作者20本樣書。后來,因為我要送朋友,自己又花錢向出版社買了一點。好在,手頭還有幾本。于是,我當天就把那兩本書,一并寄往長春,寄給了于德北。
三天后,農歷臘月二十六的傍晚。我打電話給于德北,可能是想說個別的什么事兒,電話接通的一剎那,他開口就說:“大相,那個啥,你的書,我收到了,還沒來得及給你回復呢。”
他還告訴我,當晚他在他母親那邊吃飯,喝了點酒。后面的話,很自然地就與我嘮嘮叨叨起來,他說:“那個什么吧,書嘛,我還沒來得及看?!?/p>
我說:“沒事沒事?!彪S之,我告訴他:“你讀讀第二本《看座》吧,那是我最近兩年新寫的??赡鼙鹊谝槐疽米x一些?!?/p>
我的第一本《鹽河舊事》,也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里面的微小說,大都是我20年前寫的。譬如《威風》《忙年》《嫁禍》等等,都是2000年前后發(fā)表在《百花園》《青海湖》和《北方文學》上的。應該說,那是我早年的“舊事”。
我那樣一說,德北自然就聽出來我對第二本《鹽河舊事》之《看座》更加青睞,當即在電話中給我“指導”說:“那個什么吧,有些小說咱們發(fā)表了,再回頭看看,是不怎么滿意。但是,類似的情況,是可以修改的?!彼€給我舉例子,說汪曾祺的好多小說,早年發(fā)表以后,在他后期出集子時,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他甚至還鼓勵我說:“這有什么呀,該修改的,咱還是要修改?!?/p>
其實,德北所說的那事,我已經付諸行動了。時間,大概在2020年9月前后。那時間,我手頭剛剛結束一本《沙杭史話》的文史類書稿。轉過頭來,翻出當年的《鹽東紀事》,忽感有好多章節(jié)寫得不夠滿意,便思量著是不是重新修改一下。
然而,當我真的決定要重新修改當年的《紀事》時,又覺得此事欠妥。因為,當年的《鹽東紀事》也都是公開發(fā)表過的?!抖唐≌f》雜志曾以每期8個頁碼,前后連載了16期。好多讀者都熟知我那一串《鹽東紀事》。山東作家宗利華還專門為我那一串《紀事》寫過一篇題為《直擊大鹽東》的評論。而今,我再重新去修改它,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為此,我很是糾結。
如果,不去管它(不作修改),就讓它那么存在著,又覺得當初的《紀事》,與我近期的《舊事》,無論從敘述上,還是細節(jié)描寫上,都存在著許多缺憾。自我感覺,憑我近幾年所磨礪的敘事能耐,完全有能力把當初的《紀事》寫得更好一些。
于是,我決定重寫《大鹽東》,即《鹽東紀事》。
年底,也就是于德北在微信中與我要《鹽河舊事》時,我已經完成了《鹽東紀事》的修改,即現(xiàn)在的《大鹽東》。
我在想,如果有讀者當初讀過我的《鹽東紀事》,而今,再讀我的《大鹽東》,是不是會來問我——這個《大鹽東》,還是當年的那個《鹽東紀事》嗎?
我的回答:是,也不是。
說它是,是因為我在重寫《大鹽東》時,保留了《鹽東紀事》中的“故事主線”。也就是說,那個“做鹽的生意,不問鹽的事”的大東家,仍然是我重寫后的“大東家”。
說它不是,是因為后者的《大鹽東》,從敘述到描寫,幾乎是脫胎換骨一樣,重寫了一遍當年的《鹽東紀事》。而且是,重寫比初創(chuàng),更加費時費力。
《鹽東紀事》重寫以后(即今天的《大鹽東》),我說不上是欣慰還是心痛!
但是,我打內心里想告訴喜愛我“舊事”的讀者,你可以放下我當年的《鹽東紀事》,重讀我現(xiàn)在的《大鹽東》。
我甚至想說,如果,哪位讀者手頭有我當年的《鹽東紀事》,可以“持舊換新”,我將免費贈閱今天的《大鹽東》。
我也曾想過,當年的《鹽東紀事》中,有許多篇章,都是讀者所熟悉的,如《威風》《忙年》《嫁禍》《玩玉》等,曾被多家選刊、選報所選載。而今,十幾年、二十幾年過去了,就讓它成為歷史好啦!何必再去大動干戈重寫它。
我甚至想,留住我當年的《紀事》,讓喜歡我“舊事”的讀者,可以一路讀出我“舊事”的成長的過程,那樣不是更好嗎?
可一件事情,在我的腦海中形成“結痂”以后,我總想把那個“結痂”揭掉。
最終,我在“新”與“舊”的糾結中還是決定:推翻我當年的《鹽東紀事》,新塑我今天的《大鹽東》。
我敢確信,現(xiàn)在的《大鹽東》,比當年的《鹽東紀事》會好讀一些。這就是我重寫《鹽東紀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