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明
你會問我,何謂第一山?神州萬里,三山五岳,南北分野,東西橫空,不知多少名山大麓,入典籍,出口碑。跟我一起去看看,你一定心悅誠服,與我一樣,心生膜拜。
遍覽華夏,被稱為“天下第一山”的真不少。如以“小天下”著稱的五岳之首泰山,以奇險聞名的西岳華山,以“松石云泉”四絕叫響的黃山,還有毛澤東題詞、朱德題字的紅色搖籃井岡山。這些山,都當(dāng)之無愧。而我說的“第一山”,是紅軍長征第一山。且非關(guān)山月國畫題名《長征第一山》的瑞金城外云石山,那是長征的起點。我情思系念的“長征第一山”,是紅軍長征途中翻過的第一座大山,它叫舜皇山,又叫老山界,是南嶺山系的西北支——越城嶺的主干部分,位于廣西資源、全州和湖南新寧、東安交界處。陸定一描述:“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老山界是我們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
你也許還會問,舜皇山是座什么山?為什么又叫老山界呢?“天下名山孰稱皇”,唯有舜皇山,是國內(nèi)唯一以古帝皇命名的山脈。四千多年前,華夏部落首領(lǐng)虞舜為幫助長江流域各部落掌握先進農(nóng)耕文明,南巡來到這里,曾駐蹕三年,教農(nóng)耕,奏韶樂,作南風(fēng)歌,以德化人。還給舜皇山西南麓的丹霞群峰命名“崀山”??脊艑W(xué)家曾在崀山發(fā)現(xiàn)新石器遺址。連山下的資江,得名也來自虞舜在這里引導(dǎo)人們使用貨幣交易。中國最早的貨幣為天然海貝,所以“資”從貝。“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書說,舜帝南巡后湖南便成為“王化之地”。蘊涵了舜皇高風(fēng)厚德的大山峻嶺,綿延聳峙了數(shù)千年,確實當(dāng)?shù)闷鹨粋€“老”字,故當(dāng)?shù)匕傩兆鸱Q為“老山界”。可以說,它的歷史海拔高度勝過了眾多名山大岳。
我在舜皇山下的新寧縣生活多年,卻無遑深入舜皇山,更沒想到著名的老山界,竟然藏于這莽莽大山里。今年暮春,朱德元帥嫡孫朱和平將軍題寫的“舜皇山老山界”碑刻揭幕,受邀登舜皇山,才讀到現(xiàn)實版的老山界。
上山的路,不知寫了多少個“之”字。時近谷雨,山中霧大,坡崖邊不時有映山紅撩開霧簾,讓我驚艷。車到天臺界,這兒本是觀賞高山杜鵑的最佳地點,茫茫云霧卻把山嶺包裹得嚴嚴實實。有人唱起那支熟悉的歌,“若要盼得紅軍來,嶺上開遍映山紅?!币粫r引起共鳴,大家都盼著霧散開呢。蒼茫中,碑刻巨石兀然峭立,“舜皇山老山界”六個紅色大字赫然在目,兩邊還豎排刻了幾行小字,是陸定一散文開頭和寫下山的句子。湘桂古道似一根粗藤,在山崖下若隱若現(xiàn)。當(dāng)?shù)厝朔Q湘桂古道為“官道”,有上千年歷史,是古代湖南與廣西的主要通道。霧漫漫,白茫茫,舜皇山愈顯神秘。讀著碑刻,時光又翻到了87年前的那一頁。
舜皇山橫斜在湘桂邊界,是中央紅軍計劃轉(zhuǎn)移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必由之路。渡過湘江的紅軍一路疾行,連夜翻越舜皇山老山界。28歲的陸定一當(dāng)時是中央第二縱隊政治宣傳部干事,徹骨銘心的記憶,于是便有了《老山界》一文。通道并非紅軍北上預(yù)定經(jīng)過的地點,從1934年12月2日湘江戰(zhàn)役結(jié)束,到12月10日紅軍占領(lǐng)通道,期間發(fā)生了什么?
中央一、二縱隊是從廣西全州大西江翻過老山界,經(jīng)湖南新寧界牌,左拐南向廣西資源,進入越城嶺西延山脈腹地。老山界暫時阻隔了湘、桂軍的追擊,中央縱隊宿營的小山村叫榨油坪,在湘桂邊界,這里山深林密,山溪淙淙,流向資江。在這里,中革軍委發(fā)布命令,縮編后方機關(guān),多余人員編入作戰(zhàn)部隊,檢查拋棄銷毀不必要的文牘、物資和行李,以適應(yīng)作戰(zhàn)需要。
湘江戰(zhàn)役是長征以來最壯烈的一戰(zhàn),雖然突破了蔣介石精心構(gòu)建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國民黨在湘江東岸圍殲紅軍的企圖,但這是紅軍的一次慘勝。中央紅軍從出發(fā)前的八萬多人,銳減到三萬來人。湘江之戰(zhàn)給了紅軍指戰(zhàn)員極大震動,暗淡迷茫中,大家都在想,應(yīng)該確立黨中央的正確領(lǐng)導(dǎo)了。時任紅一軍團十五師師長的蕭華后來寫道:“全軍想念毛主席,迷霧途中盼太陽?!?中央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羅邁的回憶很有代表性,“在紅軍轉(zhuǎn)移的路上,不是主動地打擊敵人,而是拼命逃跑、避戰(zhàn),處處被動挨打,損兵折將。這時我對王明路線已發(fā)生動搖,不像過去那么自信,那么積極貫徹執(zhí)行了。”
經(jīng)湘江一戰(zhàn),李德在紅軍中的地位徹底動搖,他和博古的情緒都很低落。洛甫、王稼祥已接受毛澤東對紅軍失利原因和軍事指揮錯誤的分析意見,他們曾與博古有過初步交流,但被一心自我維護的博古和李德稱作“新三人團”。周恩來感受到了紅軍指戰(zhàn)員對李德的強烈不滿,越來越意識到,沒有軍事民主,把軍事指揮權(quán)完全交給一個不懂中國國情的外國人,是不能將紅軍帶出困境的。在艱難而又重要的抉擇關(guān)頭,他開始注意毛澤東的意見。金一南《苦難輝煌》這么記載:“突破第四道封鎖線過湘江之后,毛、張、王開始在會議上公開批評中央的軍事路線。從翻越廣西北部越城嶺的老山界起,中共中央領(lǐng)導(dǎo)內(nèi)部的爭論公開化了?!薄斑@就是索爾茲伯里所謂的‘擔(dān)架上的陰謀”。
在老山界上凝思,史料碎片如映山紅花瓣飛來,歷史迷霧慢慢消散。為什么中央紅軍放棄史稱“蕭克舊徑”的紅六軍團西征路線,改過境新寧、武岡北上為西進,于12月9日分三路先取通道?紅一軍團右翼佯攻,探知湘軍已重兵布防新寧武岡,此其一。紅軍指戰(zhàn)員熟悉的毛澤東戰(zhàn)術(shù)戰(zhàn)法和古田會議精神又為大家重新接受,整編隊伍,避實就虛,尋機殲敵,此其二。最關(guān)鍵一點,是毛澤東的正確路線與左傾路線的斗爭,在寒冬掀起了一股暖風(fēng)。因此有人說,老山界是中央紅軍的“救命山”,沒有老山界下的轉(zhuǎn)折,就不會有通道轉(zhuǎn)兵。決定紅軍命運的遵義會議,就是在舜皇山老山界山脈開始孕育。
你是否還要問我,今天的老山界怎么樣了?在舜皇山呼吸清新濕潤的空氣,可洗肺洗心,人特別清爽。雖然人在霧中,難辨群山真面目,但能感覺到四面群峰聳翠,山花爛漫。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米,森林濃密,溪溝縱橫,清泉涌銀,“景致極好”,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已成為南嶺山地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特征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原來的舜皇山林場早已轉(zhuǎn)型,伐木工成了護林員。這里野山古樸,野風(fēng)輕狂,野徑幽遠,野溪放蕩,野花迷眼,野菜爽口,野趣十足。是人們盛夏避暑、森林康養(yǎng)、怡情“撒野”的絕佳處所,難得的“人間仙境”。陸定一當(dāng)年憧憬:“如果在此筑舍避暑,是最好也沒有的了。”已被后來人實現(xiàn),告慰陸公。
霧中走古道,仿佛仙境行。最讓我走心的,是古道旁原生的舜皇山野茶。它們在溪澗爛石堆里聚落群生,與闊葉樹林、竹林混雜伴生。舜皇山共58條溪澗,山民都稱之為“江”。在古道邊的香山江、紫花坪的橫江,看到大大小小的山石臥于溝底,皆被打磨圓滑,可想見山洪奔流時“江”的洶涌。野茶便生長在這些溪澗的石窩里,據(jù)說舜皇山野茶分布帶綿延上百里,面積達數(shù)萬畝。摘來兩葉一心的嫩芽,如翡翠般亮眼,放嘴里細嚼,一股輕澀挾著滄桑溢滿口角。讀過陸羽的茶經(jīng),心知茶葉“上品生爛石”,親歷親見后,忽而想,舜皇山野茶獨特的稟賦還在于,它浸潤了舜帝厚德載物的精神,吸取了森林萬木蔥蘢的靈氣,熏陶了紅軍不畏艱難的品質(zhì)。山野之物,野蠻生長,帶著古韻,帶著野性,只做奉獻,不需管護,有巖石的倔強,有山溪的柔情。有識者將茶命名為帝子靈芽。在茶莊喝茶時,琥珀色的茶湯,飄出濃濃的蘭花香,細品慢飲,是何等的享受。
夜宿舜皇山,當(dāng)年陸定一在懸崖山路上過夜的場景又浮現(xiàn)眼前。那“之字形的火把”早已燎原成新中國的璀璨燈光,“生平?jīng)]見過的奇觀”,已成為新時代鄉(xiāng)村的平常風(fēng)物。夜霧彌漫,舜皇山仍然極其寂靜。屏息靜氣之間,仿佛也聽到了陸定一描寫過的老山界之夜那天籟之聲,“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不可捉摸的聲響,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馬在平原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這聲音,是紅軍堅強信念的天地回聲,是共產(chǎn)黨人遠大理想的大呂黃鐘,今天,已化為新時代的強音,我們走向民族復(fù)興、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鏗鏘腳步聲。
其實,長征第一山早就出現(xiàn)在毛澤東長征途中寫的詩詞中?!吧剑祚R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zhàn)猶酣。”“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边@3首《十六字令·山》注明作于1934年至1935年,驚心動魄的萬水千山,其中總是聳立著老山界巍巍身影。著名《七律·長征》,更是把“五嶺”排在烏蒙山、岷山之前,足見老山界在偉人心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