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中國外銷瓷器中的西洋風格瓷器,以愛情、風俗、神話三大類為主,這些外銷西洋瓷盤的主題、寓意、功用、圖像是整個十八至十九世紀歐洲的生活反映和見證。
在外銷瓷器中有一類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以西洋風格為主題的特別訂單,這些訂單的主題大多來源于西洋版畫或者素描。訂單由西方設計并提供給中國工匠制作,在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胎體,然后運送到廣州進行色繪上釉,這些由西方設計的圖像大多是中國工匠不熟悉的題材,學界一般稱之為外銷西洋主題瓷器。這些西洋圖像的主題中主要是表現(xiàn)浪漫的戀愛場景、美好婚姻、世俗和風俗題材。這些題材大多流行于十八世紀,受到十八世紀法國洛可可藝術影響,在技術上直接取材和模仿同時代法國版畫。
表現(xiàn)愛情主題的外銷瓷器類型
外銷瓷中表現(xiàn)戀愛、風俗、神話場景的圖像構成比較固定,主要是在瓷盤的中間繪制野外相遇的詩意化浪漫場景,邊緣上則繪制洛可可樣式的植物紋樣裝飾,大致可以分為A型和B型,A型:形式及風格上主要在最邊緣上繪制卷草紋樣或者植物紋樣,里外有多層裝飾,像萬花筒式的呈現(xiàn)出主題,非常具有油畫的邊框效果,制作也非常精美。B型:在設計上是整個畫面完全占滿整個盤子中間和邊緣,在邊緣上用規(guī)則的線條進行勾邊緣線。表現(xiàn)戀愛、風俗、神話場景的圖像構成大致可歸為這兩種類型,有些是這兩種類型的混合,如C型和D型。
戀愛題材,在主題上也可以分成“朝圣”和“春天”兩大主題。其樣式大概可以分成兩種種類型。
A型這類風格多以朝圣為主,在(圖1)《賽西拉島的朝圣》,瓷盤描繪了男女主人公到塞西拉島去朝圣,瓷盤中間一對男女正在飲酒,男士拿著酒壺正在給女士倒酒,而女士正在拿著海螺杯子接,而左手卻拿著一個宗教的權杖,在他們下面有一個小的天使踩著祥云拿著火把,肩扛著愛之箭,臉部卻調(diào)皮地轉(zhuǎn)向男士和女士,男士和女士身后一側(cè)是兩個交錯排列的柳樹和梅花,遠處則是平原的山水和水中的帆船。盡管是表現(xiàn)西洋的場景,遵循著透視的法則,這張畫里也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中國畫的遠山,梅花等。
在A型風格中,還有一種是表現(xiàn)愛情和婚姻比喻意和符號類的瓷盤,在(圖2)中,邊緣以對稱八角星花環(huán)裝飾整個畫面,在瓷盤的中央是一個女子雙腿交叉,右手扶著下巴靠在船錨上若有所思,她的右邊是鳥冠和字母的組合,上面有一行字寫著“越遠越近,為了國家”其意思是把國家和個人的愛情相結合起來的寓意。(圖3)中,瓷盤邊緣裝飾洛可可式樣的貝殼花環(huán),在瓷盤中間則繪制了方形的花瓶、兩只鴿子正站在丘比特的箭袋上,這些圖案象征著“情人圖案”也稱作“愛情的祭壇”。(圖4)中,整個瓷盤的邊緣裝飾著杜·巴奇椰風格的花環(huán),中間是男女主人正牽著手,左邊一個類似塔的柱體,中間長出一棵樹,樹枝中間掛著一顆心,右邊的是一棵樹,一個男人正在吹著笛子,瓷盤上部為字母組合,意義是情感和家庭和睦相關的主題。在(圖5)中,與(圖1)、(圖2)構圖基本類似,表現(xiàn)了一對夫妻之間的互相扶持,妻子摔倒了,丈夫馬上去扶她。遠處有一個庭院,庭院外墻開了一個窗戶,里面的傭人正在注視著一切,院子的圍欄上立著一個巨大的金杯,遠處則是遠山城堡,還有側(cè)面的松樹。
在(圖6)中,使用了B型構圖。來看一幅模仿版畫《春天》的作品,這個瓷盤,以滿幅畫面表現(xiàn)春天夫妻耕作主題,一對男女正站在田野的中間,男士用手搭在女士的肩上,左手拿著鐵锨,他們身后有一位女士正拿著水壺在澆水。兩邊則用柳樹和松樹來做平衡,特別是山石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式。
C型:(圖7)中,設計上采用多層圓環(huán)裝飾,最里面為一個較小的圓環(huán)裝飾,主題是表現(xiàn)正在紡織的少女,在思念自己的情人。
D型:(圖8)中,設計瓷盤最外邊緣采用一圈藍色條紋,主體圖案采用和邊緣裝飾花紋鋪滿整個瓷盤。主體部分主要表現(xiàn)了庭院中夫妻相擁,旁邊有樹木、花草,中國樣式的圍欄以及狗,在瓷盤邊緣裝飾有對稱的中式吉祥圖案。
這些以愛情和婚姻為主題的瓷盤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主題,一類是去朝圣題材;另外一類是春天男女郊游題材,二者都與愛情和婚姻以及十八世紀洛可可藝術相關聯(lián)。
外銷瓷器中的“風俗畫”主題
外銷瓷器中還有一類“風俗畫”主題的繪畫,這種風俗畫主題的瓷盤也遵循前面的兩種形式,一種與前面的A型愛情主題的瓷盤相同,邊緣一般裝飾花環(huán)裝飾帶,瓷盤主體為人物。(圖9)主題為《占卜人》,瓷盤邊緣裝飾杜·巴奇椰風格的花環(huán)裝飾帶,與(圖4)一樣。瓷盤中間則描繪了一個占卜者,正坐在地上給一位背著小孩的婦女算命,占卜者伸出左手握住婦女的手腕正在算命,占卜者背后也背了一個小孩,身邊還有一匹棕色皮毛的馬。在占卜者和婦女之間,繪制了兩只狗,一只趴下,一只起來,形成一動一靜的場景。
還有一種是表現(xiàn)世俗狩獵場景的風俗畫,其構圖與B型相同,沒有設計任何裝飾帶,整幅畫描繪在整個瓷盤上。一般的狩獵圖案常常繪制在碗上,因為在狩獵之后獵人們常常用這種繪制狩獵場景的碗來喝酒。在(圖10)中,表現(xiàn)了狩獵野豬的場景,中箭的野豬被描繪在左邊角,旁邊一只大狗正在對著野豬撕咬,兩邊騎著馬的獵人,舉著長矛正刺向野豬,整個畫面描繪在水平表面,遠處巨大的松樹,近處則出現(xiàn)了一小塊石頭采用了線條的描繪方式。
神話主題的外銷瓷品
神話主題大約出現(xiàn)于十八世紀三四十年代之間,這些主題大多以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為主。在瓷盤的設計上,基本上與前面的A型和B型類似,在兩種類型的基礎上略有變化,第一類主題主要是以愛神和美神一類的,(圖11)是表現(xiàn)《維納斯》,瓷盤的設計與A型很類似,而邊框是一種洛可可風格的卷草樣式,美神維納斯坐在森林的石頭之上,與兩邊的小天使在說話,遠處則為城堡,采用很嚴密的透視方法繪制,很好地體現(xiàn)了近大遠小的特點。
(圖12)是表現(xiàn)《朱諾》,瓷盤邊緣有四個很新穎的中式邊框,里面繪制有山水和花鳥主題,瓷盤最中間畫面描繪著天后朱諾駕著四輪車,前面有兩只孔雀拉著朱諾的車駕在云間飛行。遠處則為云彩和彩虹,畫面采用中西組合的方式。(圖13)的主題是阿喀琉斯被浸沒在水中,整個瓷盤采用了B型構圖方式,畫面沒有環(huán)狀的裝飾花環(huán)和空白,完全是人物占滿了整個瓷盤空間,阿喀琉斯被他的母親浸沒在水中是源自一個希臘的故事,為了使阿喀琉斯能夠抵御刀劍,戰(zhàn)無不勝,他的母親將其浸泡在水中,畫面中阿喀琉斯正在被人倒置與水中,在他周圍的空間布滿了人物,在這些人物之后是巨大的樹木,透過近處的樹木可以望到遠處朦朧的遠山。瓷盤的人物刻畫得非常細膩,非常寫實地模仿表現(xiàn)了版畫的效果。(圖14)則是表現(xiàn)了《帕里斯的審判》的主題,瓷盤設計是按照A型,有大小兩個圓環(huán),最邊緣采用了鍍金的方式處理?!杜晾锼沟膶徟小吩醋韵ED神話,帕里斯是特洛伊王子,他被邀請要在赫拉、雅典娜、阿芙羅迪德之間選擇出最美德女神,并將金蘋果交給她,最終導致了特洛伊戰(zhàn)爭。瓷盤左邊坐在巖石上的是男主人公帕里斯,旁邊有三位站立的女神,分別是: 赫拉、雅典娜、阿芙羅迪德, 帕里斯正在把手中的東西給中間的女神,畫面一位女神的背部被用線條勾勒出來顯示其肌肉,采用了中國畫線描的處理手法,近處及遠處的樹木和山石也是用中國畫線描的方式勾勒出來,包括地面的巖石也采用了線描的勾勒以及細密的染法,瓷盤的畫面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來完成。這件作品可能制作于1740年左右或者稍后,1740年之后到1780年,《帕里斯的審判》一直是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主題。(圖15)表現(xiàn)的是一組丘比特的圖像,圖案設計與A型類似,在瓷盤的邊緣裝飾花環(huán)和樹葉結成的8個花環(huán),瓷盤的中心位置有上下排列的兩隊丘比特,丘比特正在籃子和圣杯里面拿葡萄藤在玩耍。整個背景被涂成褐色,前景則采用了線描,但透視感依然非常強烈。畫面帶有強烈的版畫的黑白效果。
這個時期也出現(xiàn)了比較少見的青花瓷,在(圖16)中,瓷盤中出現(xiàn)了海神尼普頓,畫面邊上裝飾一圈花環(huán),在中間尼普頓手里正拿著三叉戟向左邊揮舞,旁邊有五位赤裸的婦女,婦女身下有三只人面魚身的動物,整個天空采用了空白的處理方式,畫面采用外銷瓷中罕見的青色來描繪,顯得與眾不同。
西洋風格瓷盤的主題寓意和功用
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法國宮廷里流行洛可可藝術,注重裝飾,主題輕快,特別是在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時期,男女之間的關系和情感常常在共進晚餐、互相交談以及游戲中建立起來,當時的畫家們常常表現(xiàn)男女相約去朝圣、邂逅及春天的主題,這種田園中男女互動交往,建立情感的場景逐漸變成了人們的向往與期待。由此也影響到外銷瓷器的內(nèi)容。以田園朝圣為主題的瓷盤,例如(圖1),《塞席拉島的朝圣》,塞西拉島是希臘愛神阿芙羅迪德的圣地。去朝圣塞西拉島實際上就是男女結伴去登上島嶼,塞西拉島這類主題十八世紀在法國非常流行,而表現(xiàn)在瓷盤中的到塞西拉島朝圣主題,不僅僅是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常常變成對男女自由生活方式的一種展示與憧憬。而表現(xiàn)愛情和婚姻象征的圖案和符號,實際上也受到紋章瓷器的影響,用一種符號的簡潔明了方式來表現(xiàn)情感,這些表現(xiàn)愛情和婚姻的符號常常將理想化的柏拉圖主義愛情與國家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春天的主題,則是反映了十八世紀法國的男女在春天以及自然田園中的生活方式。
風俗圖像瓷盤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的寫照,這些瓷盤上的圖像如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那個時代的見證。神話主題瓷盤主要主題是來自于希臘的神話,這反映出西方人的習慣,西方人常常將瓷盤放置在重要的地方,比如柜子的頂部、房屋的天花頂,用來展示這些瓷盤和上面的神話故事。
十八世紀開始,歐洲客戶在訂購瓷器的要求已經(jīng)非常具體和細節(jié)化,這種變化也導致工匠技藝和圖案多樣化。西洋客戶在訂購瓷器時,會提供一個圖紙,交給中國師傅去仿制加工,而表現(xiàn)田園愛情的主題常常出現(xiàn)在油畫和版畫中,這些版畫大多數(shù)都屬于同時代,情愛的主題都是當時社會流行的風尚。同時這些設計從1730年到1740年間被帶到中國,工匠持續(xù)模仿這些題材一直到1800年。這些西洋外銷瓷中的透視等西方技法也逐漸為中國工人所熟悉,他們也開始主動運用這種技術。十八世紀中國風在歐洲形成規(guī)模,并且影響到洛可可藝術,進而延展至法國的宮廷藝術,運用在建筑和油畫中,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美術中的東亞趣味,其“中國風”在外銷瓷器中得到了全面的繼承。而這些以西洋田園、愛情、風俗、神話為主題的風潮一直持續(xù)到十九世紀。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