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奕瑋
有的人盼望自己快快長大,他們覺得長大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不受父母約束。年少的我卻總渴盼回到童年,因為我的童年生活里有太多美好的記憶,哪怕是摔摔泥巴也是幸福的。
春天不冷不熱,輕柔的春風里夾雜著各種好聞的味道,有花香,有青草味,有泥土味。我和幾個小伙伴會合后,便開始了我們的周末之旅。我們不需要任何工具,有一雙手,再帶上力氣就可以了。
河的南沿是爸媽辛苦勞作的地方,田野里,三三兩兩的大人正在施肥、噴農(nóng)藥,綠油油的麥苗瘋狂地生長著,我們似乎能聽見小麥拔節(jié)的聲音。
我們幫不上大人的忙,就挖泥巴,摔皮皮窩玩。玩皮皮窩是離不開膠泥的,膠泥的黏性比較好,可以捏成各種形狀的東西。爺爺告訴我,我們用的碗和盆就是用膠泥燒制而成的。我們在小河邊挖來最好的膠泥。沒雜質(zhì)的膠泥做出來的皮皮窩才最好玩,最容易摔爛。我們先把大塊膠泥和軟了,就像揉面團那樣,反復揉搓,揉好的膠泥就像面團一樣,柔軟而且富有彈性。將膠泥揉好后,我們將它做成一個小碗大小的皮皮窩。做皮皮窩是有技巧的,最好是邊緣厚,底部薄,這樣往地上一摔,就會“啪”的一聲響,皮皮窩底部的泥巴沖向天空,爛出一個大小不等的窟窿。摔皮皮窩也是有技巧的,力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摔的方向也不能偏,最好是直上直下,這樣就會爛一個特大的窟窿??吡獙Ψ接媚z泥補上,誰把對方的膠泥贏完,誰就算勝利。聽著容易,其實做起來難度挺大的。如果膠泥的質(zhì)量不好或者摔的技術(shù)不行,這個皮皮窩就會縮成一疙瘩。別看我是一個女孩兒,摔皮皮窩我可比男孩子玩得都好。媽媽經(jīng)常說我是個泥丫頭,也難怪,我的臉上滿是小泥點,兩只手上都是膠泥,像只小花貓。
摔皮皮窩好像不太過癮,我們就直接開始打泥仗。把剛才做好的皮皮窩毀掉,搓成一個個小圓泥球,分好幫派,開始戰(zhàn)斗。其實就是互相投砸,誰中彈少誰就勝利。最痛快的是,我們脫了鞋襪,踩泥巴玩。一個個白嫩嫩的小腳丫跳進泥地里,反復踩踏,因為土地比較濕潤,并且有很多膠泥,所以沒多大會兒,地面就軟乎乎的,像海綿一般暄軟,好玩極了。
如今回想起來那時候玩泥巴的情景,還是意猶未盡。媽媽說我總是長不大,總想著玩。我為什么要長大呢?童年多美好呀,有那么多簡單的幸福!
(指導老師 王小惠)
簡 評
這篇文章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童趣,精彩之處在于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很生動。作者將玩泥巴的具體細節(jié)交代得清楚明了,包括選泥巴的標準,做皮皮窩、摔皮皮窩的技巧等。選材的真實性使讀者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真摯,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美好記憶的留戀不舍。
(付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