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北彼挝膶W(xué)家范仲淹在《江上漁者》中如是寫道。鱸魚得之不易,但吃貨們根本抵擋不住鱸魚味道鮮美的誘惑,漁夫們便不得不出入于驚濤駭浪中捕撈鱸魚。
的確,鱸魚肉質(zhì)潔白肥嫩,細(xì)刺少、無腥味,味道極其鮮美,而且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是一種珍貴的補品,松江鱸并與黃河鯉、興凱湖鲌、松花江鱖并列為“中國四大名魚”。
早在漢代,讖緯類典籍《春秋佐助期》中便曾記述:“吳中以鱸魚作膾,菰菜為羹,魚白如玉,菜黃若金,稱為‘金羹玉膾,一時珍食?!笨磥?,鱸魚的美味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便已聞名遐邇。
到了晉代,鱸魚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南朝宋時的文學(xué)家劉義慶在《世說新語》里記載,西晉時期的張翰在洛陽做官,有一年秋風(fēng)蕭瑟的時候,張翰突然想起了老家吳中的莼菜羹和鱸魚膾,于是寫了一首《思吳江歌》:“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睕]過多久,張翰便辭官回鄉(xiāng)了。
因此,在后世的文學(xué)作品中,鱸魚也成為了美味和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唐詩中便經(jīng)常出現(xiàn)鱸魚的身影,雖然不少詩句中都有“思鄉(xiāng)”情感,但大部分詩句里仍表達(dá)了詩人們對美味的歆羨之情。例如崔顥的《維揚送友還蘇州》:“渚畔鱸魚舟上釣,羨君歸老向東吳?!蓖ㄟ^泛舟湖上釣鱸魚來表達(dá)對友人歸老東吳的羨慕。
李賀在《江南弄》中也寫道:“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蹦軌虮M情享用鱸魚和美酒,酒足飯飽后躺臥著欣賞周邊的風(fēng)光美景,好不愜意。元稹也曾在詩中提道:“莼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保ā冻暧逊庠捙f敘懷十二韻》)讀著通俗的詩句,似乎已經(jīng)令人饞涎欲滴了。
元稹的好朋友白居易對鱸魚更是愛得深沉。在《偶吟》當(dāng)中白居易便寫道:“猶有鱸魚莼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贝颂幨腔昧藦埡草击|之思的典故,表達(dá)自己不愿為官場所束縛的內(nèi)心情感,卻在有意無意間表達(dá)了自己對于前往江東品嘗鱸魚莼菜的雅興。后來,他被貶到江州為官,雖然心中郁悶,但卻終飽口福:“綠蟻杯香嫩,紅絲膾縷肥。”(《春末夏初閑游江郭二著》)“膾”是切成薄片的肉,生切是唐人吃魚肉最流行的方式之一。馨香的美酒配上美味的生切鱸魚片,這就是當(dāng)時人們所認(rèn)為的人間至味。吃了鱸魚肉后,白居易表示:“故園無此味,何必苦思?xì)w?”
既是人間至味,鱸魚膾自然不止是流傳于江湖,更走進(jìn)了廟堂。唐代宮廷中便有一道名為“金齏玉膾”的名菜,“齏”就是搗碎的作料,這道菜的配料當(dāng)中因為有桔皮、熟栗子肉等食材,搗碎后呈現(xiàn)出金黃色,故而得名“金齏”。將鱸魚肉切成薄片后再澆上料汁,鱸魚肉如金似玉,口感細(xì)嫩爽口,清香鮮美,絕對令人回味無窮。
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還曾特地到吳江品鱸膾、飲美酒:“斷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霜破柑?!保ā秴墙购缤ぷ鳌罚┌追c綴著的太湖之畔,正是盛產(chǎn)鱸魚和桔子的地方。肥美的鱸魚肉勝過美玉,橙紅的桔子賽過黃金。南宋詩人范成大也描述過鱸魚之美:“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摈|魚肉如雪般細(xì)潤酥軟,其鮮美仿佛也瞬間從字里行間飄了出來。
從古至今,美味的鱸魚不但俘獲了食客們的心,而且還讓文人墨客們偏愛有加。如今,我們不僅能夠品味到美味的鱸魚,還能夠透過古人的詩句去品味隱藏在鱸魚背后的那些故事。
(誰與爭鋒摘自《蚌埠日報》2021年5月17日/圖 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