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強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陶文化,陶制品產業(yè)豐富繁多,制作工藝也十分講究,聞名遐邇,獨領風騷。其中紫砂文化更為閃亮,紫砂壺是結合了書畫、金石、篆刻等藝術風格的藝術形式,紫砂壺的文化特征主要是從傳統(tǒng)文化上體現(xiàn)出來的,任何一種文化內容都可以與紫砂文化相融合,可以從紫砂壺中找到與之最默契的藝術形式,并且表達出來。
紫砂文化的發(fā)展歷史是從宋朝開始的,到了明清兩代就到達了巔峰狀態(tài),一直不斷傳承到現(xiàn)在,這幾百年的過程中有落魄也有興盛,不過前人并沒有放棄,一直保留流傳于世,說明了紫砂文化的獨特性,它的獨特性就要從它的材質來說了,傳統(tǒng)的紫砂工藝與茶文化的互相結合與搭配,兩者相輔相成,綻放出了靚麗的光彩。經過這幾百年來的發(fā)展,紫砂文化在經歷了眾多紫砂陶藝家與文人的共同發(fā)展與各類藝術互相影響下,才有了現(xiàn)在千姿百態(tài)的器型。紫砂壺按照壺型大體可以分成這五大類:圓器、方器、花器、筋紋器和新型器。在眾多壺形中要數(shù)圓器是最常見普通的,一般來說圓器的創(chuàng)作一般都是以圓形的幾何形狀為主的,再結合各種曲線與塊面進行不同的組合。每一把圓器的壺嘴、壺把、壺蓋、壺底,還有壺鈕都是互相協(xié)調、產生無數(shù)種造型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圓器的造型也是千變萬化的,一般具有代表性的壺形都有:被稱為“球形壺”的掇只、“半球形壺”的西施壺和一粒珠。稍微對紫砂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把好的紫砂圓器做到精妙絕倫、惟妙惟肖,讓觀壺、愛壺、用壺人都滿意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看著簡單素雅的圓器,更是要下更多的功夫。
看這把“掇只”壺,看著造型簡練,其實奧妙其中,正是因為外形簡單,才更加容易看出其中的差別與特殊之處,也可以看出制作工藝的深淺。在制作這把“掇只”壺時首先是要用紫砂工具搭子把紫砂泥塊拍成厚薄均勻的泥片,然后再用竹片把它夾至平整,再把它修整成長方形,再圍成一圈讓身筒兩端互相重合,用刀片將其切齊,然后用泥脂粘連,黏貼結實、牢固。接著就把身筒拍出掇只的塊面形狀,直到拍出自己預想中的尺寸為止,再翻過身筒繼續(xù)拍打另一端,最后用泥脂封口,制作出泥抷的壺身。在制作泥抷的過程之中,應該要注意力特別集中,暫時不要過多地考慮壺把、壺嘴的連接與流暢,在把泥抷制作完成以后就可以開始制作壺的頸片和壺底的泥片了,用工具把壺底的泥片割出來,再把頸部與底部反復按壓,讓這兩處的線條與輪廓更加分明,線條保持流暢,反復處理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效果,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出壺蓋,制作壺蓋時還要考慮到燒成以后的泥料收縮率,保留出收縮率,為保證壺蓋與壺口的契合,嚴絲合縫。將以上這幾個部分都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開始捏壺嘴與壺把了,用泥條制作而成,然后在身筒上做好標記,再將壺嘴壺把按照標記鑲接到壺身上,要將壺把、壺嘴和壺鈕保持在一條線上,這個我們把它稱作為三點一線,然后再處理銜接處,盡量做到分布均勻,把表面做到平滑自然,最后再對整體壺面的平整度進行細化的處理,直至光滑如鏡為止,這樣一把“掇只”壺就完成了。
一把傳統(tǒng)器型的“掇只”壺是不需要再進行裝飾藝術的,所以“掇只”壺的整體比例與制作工藝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要把“掇只”壺的比例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幾近完美就必須要在制作時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專注其中,做到一絲不茍,將紫砂技藝發(fā)揮到最大,相輔相成,這樣制作出來的“掇只”壺才會有一種天然的質樸之感。
在經歷紫砂文化不斷的熏陶下,每制作一把傳統(tǒng)紫砂壺都要進行反復觀察與仔細琢磨,分析每一件作品的工藝特點與亮點。這把“掇只”壺就是在傳統(tǒng)圓器的價值上再次賦予了新的生命,把這種圓潤感發(fā)揮到極致,就像是一顆玉珠一般,是美好生命的象征。“掇只”壺又像是一位靈動的少女,一顰一笑都是溫暖的感覺。能做出這種形態(tài)質樸純粹的紫砂器,在制作時本心就要保持著純粹的狀態(tài),讓紫砂胚體經過高溫與藝術的配合,燒出這紫砂壺最質樸最天然的本色。
《掇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