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玉
(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端蓋結構如圖1所示,由于其小端中心線相對于大端中心線不同軸且有一定的夾角,型面為樣條曲線過渡,稱之為異錐形端蓋。零件材料為304不銹鋼,料厚為2 mm,大端內(nèi)圓直徑為,小端內(nèi)圓直徑為,均為裝配尺寸。
圖1 端 蓋
按常規(guī)成形工藝設計:落料→拉深(可能一次,也可能多次)→翻邊沖底孔→翻邊→切邊。根據(jù)零件圖補加凸緣,考慮最后一道工序要進行切邊,凹模圓角半徑取R2 mm,為方便下道工序翻邊時材料流動,凸模圓角半徑取R20 mm,最后拉深成形的零件如圖2所示。
圖2 最后拉深的零件
由圖2可知,相對凸緣直徑d/d2=200/157=1.27<1.3,相對錐頂直徑d1/d2=54/157=0.34<0.5,相對高度h/d2=87/157=0.55>0.5,毛坯相對厚度2/157×100=1.3<1.5,模擬錐角在 30°~35°,零件為窄凸緣中等錐形件,判定該零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需采用多次拉深成形。由于相對錐頂直徑太?。?2/157=0.33),采用三次拉深成形。
因為零件結構的特殊性,小端中心線相對于大端中心線不同軸且有一定的夾角,第二次拉深時定位應有旋轉方向的要求,在第一道落料工序時對毛坯進行方向性標識,在毛坯外圓設計一個R形缺口,便于下道工序進行旋轉方向定位。
凸緣直徑不變,大端直徑仍為φ155 mm,首次拉深拉入凹模的材料比零件實際需要的面積多5%。首次拉深凹模圓角半徑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
其中,t為材料厚度,mm;D為坯料直徑,mm;d為拉深凹模最大直徑,mm。計算結果r凹=11 mm,兼顧壓料面積,最終r凹取10 mm。
為有利于拉深工序的材料流動,工序件型面采用樣條曲線過渡,凸模圓角半徑取R20 mm(見圖3)。根據(jù)拉深成形前后表面積相等的原則,在Pro/E軟件中測量得零件表面積為51 421.5 mm2,,毛坯直徑取φ255 mm。
圖3 第一次拉深后的零件
核算第一次拉深系數(shù),m1=d2/D=157/255=0.615;根據(jù)毛坯相對厚度 t/D×100=2/255×100=0.78,相對凸緣直徑d/d2=200/157=1.27,根據(jù)參考文獻[1],允許拉深系數(shù)m1=0.53,0.615>0.53;第一次拉深相對高度為h/d2=74.5/157=0.475,毛坯相對厚度為0.78,相對凸緣直徑為1.27,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對高度在0.5~0.6 mm,實際工件相對高度0.475 mm<0.5 mm,因此第一次拉深可行。
按照最初制定的拉深計劃,第二次拉深要將圖3零件拉深成尺寸為φ58.5 mm×85 mm的零件,拉深系數(shù)m2=56.5/68=0.83,第三次拉深成圖2所示的零件,拉深系數(shù)m3=52/56.5=0.92,毛坯相對厚度t/D0×100=2/255×100=0.78,根據(jù)參考文獻[2],第二次極限拉深系數(shù)m2為0.76~0.78,第三次極限拉深系數(shù)m3為0.79~0.80,判定拉深可行。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第二次和第三次拉深都是在凸緣直徑不變的情況下對進入凹模內(nèi)的材料進行立體轉移,最后再進行校整。在第一次拉深時圖3零件已經(jīng)參照圖1零件外形的樣條曲線對底部形狀進行了優(yōu)化,加大了凸模圓角半徑,即R取10t,有利于后工序材料的流動。304不銹鋼拉深性能優(yōu)良,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好,取消第二道拉深工序,采用兩次拉深成形。
2.6.1 第一次拉深壓邊力計算
相對凸緣直徑d/d2=200/157=1.27<1.3,零件定義為窄凸緣件,毛坯相對厚度2/255×100=0.78<1.5,根據(jù)參考文獻[2]判定要使用壓邊裝置。根據(jù)現(xiàn)有設備狀況,選用四柱液壓機,模具采用倒裝結構、平面壓邊圈,四柱液壓機下頂缸提供壓邊力,下頂缸提供的壓邊力隨行程的變化小,壓邊效果好。
2.6.2 第一次拉深力計算
按拉深圓筒形件的最大拉深力計算,根據(jù)參考文獻[2],F(xiàn)max=3(σb+ σs)(D-d-r凹)t。
其中,σb為材料抗拉強度,MPa;σs為材料屈服強度,MPa;D為坯料直徑,mm;d為凹模直徑,mm;r凹為凹模圓角,mm;t為材料厚度,mm。
根據(jù)參考文獻[1],304不銹鋼σb取560 MPa,σs取 205 MPa,則 Fmax=3×(560+205)× (255-159-10)× 2=394 740 N。
2.6.3 第一次拉深壓力機選擇
壓力機公稱壓力應大于零件拉深力和壓邊力之和,且壓力機下頂缸公稱壓力應大于壓邊力。根據(jù)公司現(xiàn)有設備情況,選擇YL32-100四柱液壓機,該壓力機額定壓力為1 000 kN>142 480 N+394 740 N,下頂缸額定壓力300 000 N>142 480 N。
2.6.4 凸模與凹模間隙的選擇
拉深模凸、凹模間隙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即:
其中,K為拉深凸、凹模間隙系數(shù),取0~1.0;t為零件額定厚度,mm;tmax為零件材料最大厚度,mm。第一次拉深K值取0.2,第二次拉深K值取0.1,計算得出第一次拉深凸、凹模間隙為2.4 mm,第二次拉深凸、凹模間隙為2.2 mm。
第一次拉深模結構如圖4所示,模具安裝緊固后,壓力機上滑塊升起,模具打開;上滑塊停止運動,壓力機下頂缸向上運動,推動下推板3帶動下卸料板11向上運動;下頂缸停止運動,將料片放入下卸料板11的定位槽內(nèi),壓力機上滑塊下降,模具閉合,上凹模13壓住料片,推動下卸料板11帶動下頂缸向下運動,下凸模14頂住料片進入上凹模13內(nèi),零件開始成形,然后下凸模14頂住料片推動上卸料板21向上運動,最后下凸模14頂住料片進入上凹模13,成形結束;壓力機上滑塊升起,模具打開,上卸料板21在上彈簧22彈力的作用下復位,將零件從上凹模13內(nèi)推出,零件留在下凸模上;上滑塊停止運動,下頂缸推動下卸料板11向上運動,將零件從下凸模14推出,最后取出零件。第二次拉深模結構如圖5所示,工作過程大致與第一次拉深模相同。
圖4 第一次拉深模結構
圖5 第二次拉深模結構
2副拉深模經(jīng)過組裝調試,生產(chǎn)的零件達到圖2的尺寸要求,經(jīng)過后工序翻邊沖孔、翻邊、切邊,生產(chǎn)的零件符合圖紙要求。在常規(guī)拉深理論計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設計優(yōu)化,在少開發(fā)1副拉深模的情況下,成形合格零件,減少了模具投入成本,縮短了零件交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