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才
沉郁的琴聲來自原野深處,那是馬頭琴的旋律。躍上那道山崗,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溢彩的流云,舒緩而湍急的河流,無盡鋪展的綠色,畫面清新而凝重。
不知道走了多少個日夜,這是個堅韌而又漫長的過程。剛踏上歸途的時候,草原上的花朵開得正繁茂,現(xiàn)在草都有些泛黃了。但拉克申感受到了故鄉(xiāng)的氣息,那濃郁的貫穿整個草原的濕潤季風(fēng)迎面而來,疲憊的身心立馬松弛了下來。
拉克申永遠都忘不了聳立在遠處地平線上的那座高山,忘不了烘托起大山的那片豐茂的草原,那里是自己的出生地,是無數(shù)次閃現(xiàn)在夢中的故鄉(xiāng)。
拉克申是一匹馬,一匹強悍的蒙古馬。拉克申剛出生,額吉就走了,去了另一個世界,走得如此匆忙,甚至都沒有聽到小馬駒那一聲纖弱的呼喚……拉克申是三年前離開故鄉(xiāng)的,新家離故鄉(xiāng)很遙遠,在一條峽谷的邊緣。新主人叫巴音,那是個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男人。拉克申不喜歡巴音,這取決于他的秉性。巴音跟哈森的女人有一腿……老實的哈森并不知情,他還滿大街找自己的女人,嘴里一邊嘟囔著說,這娘們兒跑哪里去了?
拉克申參加過幾次賽馬會,比賽前,巴音總是給它吃一種古怪的東西,這讓它變得極度興奮,速度像閃電,沒有哪匹馬能超越它,跑到最后想停下來都很難。
一次巴音帶著拉克申進了峽谷,他在峽谷中設(shè)置了陷阱……巴音從灌木叢中出來時,還在擦那把滴血的刀子。拉克申嗅到了一股特殊的氣味,那是一種香料,是原麝身上才有的味道。不用說,設(shè)置的陷阱捕獲了一只原麝,巴音已經(jīng)割去了原麝身上的香囊。
那天晚上,雷電引發(fā)了山火,燒著了巴音的房屋和堆放在院子里的草料,喝醉了酒的巴音還在昏然大睡,是拉克申激烈的嘶鳴聲才將他喚醒。巴音從屋子里跌跌撞撞奔出來,只想著快點逃命,完全忘了拉克申的存在,要不是拉克申拼命掙脫韁繩,早已葬身火海了。逃過劫難的拉克申沒有再回頭,而是義無反顧地向著自己的故鄉(xiāng)而去。拉克申覺得自己就是藍天下的那只孤獨的蒼鷹,當(dāng)然,自己和蒼鷹還是有所不同的,至少向往不同。
回歸的路上要穿越一片戈壁,沙塵暴是驟然襲來的,浪潮般的沙塵漫卷過來,飛沙走石,天地一片混沌。拉克申躲在一處避風(fēng)的沙窩中,它要不停地抖動身子才不至于被沙土掩埋。就這樣,苦熬了一夜,沙塵暴終于停息了,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隨著陽光一起到來的還有幾對陰森貪婪的目光,是狼群。
幾只餓狼同時撲了上來,拉克申躍身而起,它迅猛而有力的鐵蹄踏碎了一只狼的頭蓋骨……斷崖太寬了,深不見底的溝壑讓人望而卻步,拉克申沒有猶豫,縱身一躍,優(yōu)雅的身姿像俯沖的雄鷹,瞬間到達了彼岸,狼群不得不及時剎住了腳步。
牧仁見了拉克申很吃驚,大聲喊烏日娜。一個女人奔出屋來,女人看到立在馬廄前的那匹馬,驚呼道,天哪,是拉克申嗎?
牧仁說,還能是哪個?你看它鼻梁上的那道白斑,還有臀上的烙印。那烙印是家族對新出生的馬兒烙下的特殊標記。
老天,它是怎么回來的?烏日娜哽咽難言。
牧仁試圖接近拉克申,但拉克申對牧仁似乎還有些抵觸,牧仁一遍遍呼喚著拉克申的名字,顯然,這呼聲喚醒了它曾經(jīng)的記憶,拉克申終于認出了原來的主人。
拉克申滿身泥土,已經(jīng)看不出它的皮毛是棗紅色還是青灰色的了。
牧仁親吻著拉克申的臉頰,淚水忍不住滾落下來。拉克申的鬃毛已經(jīng)很長了,看上去有些零亂,但馬廄里那匹褐色的老馬一眼就認出了拉克申,它親昵地用頭和脖頸觸碰著拉克申的身體,老馬的目光盡管有些渾濁,但它依然還記得這個叫拉克申的馬駒。
幾天后,家里來了個人,是巴音。巴音看到拉克申,喊它的名字,拉克申躲開了。
巴音不知道上千里的路程,拉克申是怎么走回來的。
牧仁說,一路上它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苦難,才回到了家,是一匹優(yōu)秀的馬。
巴音說,拉克申可是我的馬。
牧仁說,現(xiàn)在不是了。
巴音說,三年前你就賣給了我。
當(dāng)時,出售拉克申時,牧仁也猶豫過,但巴音出的價格很可觀。牧仁告訴巴音可以給他退錢,或者他可以挑選馬群中其他馬,但拉克申不可能再回去了。
巴音說,拉克申幾次賽馬會上都得了冠軍。
牧仁說,馬是有靈性的,它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主人。
巴音發(fā)誓自己從沒有虐待過拉克申。
烏日娜拭去眼角的淚水說,這么遠的路程,它是怎么走回來的?
談話并不愉快,巴音決定讓拉克申暫時留在故鄉(xiāng)。
牧仁告訴他,不是暫時,是永遠。
……
談話的內(nèi)容拉克申無從知曉,那天,它隨褐色的老馬登上了那座高山,立在浮動的云層之下,拉克申的內(nèi)心是沉靜的。山風(fēng)呼嘯,飄揚的馬鬃像豎起的一面旗幟。拉克申知道,這就是蒙古高原,這就是故鄉(xiāng),她囊括了千萬條河流和高山,孕育著無數(shù)的生靈,她用慈愛的目光溫暖著一匹思鄉(xiāng)的馬,以博大的襟懷去擁抱每一個弱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