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卿
口語交際課是為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專門開設的課。語文教師要用心上好口語交際課,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從而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那么,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精選話題,讓學生有話說
口語交際活動就是讓學生圍繞某個話題展開討論、交流,因此,所選的話題應讓學生有話說,這樣學生才能說得積極,說得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才會高。如“說說我愛吃的水果”“春游去哪兒玩”“有趣的動物”“我的暑假生活”“推薦一部動畫片”“小學生能上網(wǎng)打游戲嗎”等話題,有的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有的是學生感興趣、日常就很關注的,學生已有了這些方面的看法和做法,自然就會有感可發(fā)、有話可說了。
二、營造氛圍,讓學生敢說
在口語交際課上,有些學生雖然有話要說,但卻往往不敢說。他們顧慮重重:有的擔心說得過于簡單,教師會不理會;有的怕不能把話說清楚,會在同學面前“丟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營造民主、平等、輕松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徹底卸掉心理上的負擔,這樣學生才會敢說。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放下師長的架子,真正“蹲下來”與學生平等對話。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就拉近了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就會大膽地參與口語交際。
其次,教師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在課堂上,教師要真心實意地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以誠懇、熱情的態(tài)度歡迎、期待學生發(fā)言。課堂上應時常回響著這樣的評價語言:“你說話時,態(tài)度特別自然大方、有禮貌?!薄澳愕穆曇粽骓懥?、真好聽。如果你能把話說完整,那就更好了!”“你能勇敢地舉手發(fā)言,老師為你感到高興。如果你能說慢點,把話說得更清楚點,那就更棒了!”……
再次,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信任、尊重、贊賞的眼光去看待同學。對同學的發(fā)言要用心傾聽、認真琢磨、虛心接受。當同學表達清楚、準確時,要熱情地為同學鼓掌;當同學表達不夠清楚、準確時,不指責,不嘲笑,而是友善指正,給予補充、幫助。
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樂說
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
1. 游戲式。即讓學生在有趣、快樂的游戲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在教學“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時,筆者先引導學生觀看視頻,掌握“丟手絹”游戲的規(guī)則,再讓學生分組玩“丟手絹”的游戲。學生沉浸于游戲當中,精神振奮,情緒飽滿,身心愉悅。游戲結束后,筆者再請學生說說游戲過程,學生便迫不及待地暢所欲言了。
2. 表演式。即讓學生在生動、逼真的表演活動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怎么當小主人”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當親友們來家里做客時,你是怎么做小主人的?再讓學生在擺放有桌椅、茶具、水果的“客廳”環(huán)境中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學生就會發(fā)散思維,豐富語言,從而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3. 辯論式。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時,筆者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課前,筆者讓雙方就自己的觀點查找、搜集相關的資料,做好充分的發(fā)言準備。課上,雙方輪番上陣,就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辯護?,F(xiàn)場氣氛緊張、激烈,學生發(fā)言的欲望空前高漲,連平時不喜歡發(fā)言的學生都躍躍欲試。在這一次辯論賽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除此之外,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的方式還有采訪式、演講式、展評式、導游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旨在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生動、有趣的交際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使學生樂于說,樂于表達。
四、注重引導,讓學生會說
在口語交際課上,有些學生雖然想說,但給他們機會說時,他們卻不會說或說不好。這些學生說起話來隨意性強,或東扯西拉,說不到點子上,或顛三倒四,沒有條理,缺乏連貫性。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教給學生一些口語表達的方法及技巧,讓學生會說。
1. 引導學生認真傾聽??谡Z交際是融聽、說、互動為一體的活動。聽是前提,是基礎,學生只有學會傾聽,才能做到會說,會與人交際。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請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耐心傾聽對方講話,善于捕捉對方話語中的關鍵信息。讓學生明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知道對方給出了哪些建議,才能針對自己不明白的建議進行及時追問,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
2.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教材中,大多數(shù)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都配有插圖,這些插圖不但很直觀,而且很形象。在教學時,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仔細地觀察,弄清圖意,這樣學生才會說,教學效果才會好。如在教學“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時,筆者先引導學生按順序認真觀察每一幅圖,看懂每一幅圖的內(nèi)容,再引導學生把五幅圖連起來整體觀察,然后再讓學生說說故事的大意。因為學生觀察得比較仔細、充分,因而講起故事大意來頭頭是道,為接下來“加入人物對話,連貫地講述故事”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3.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如在教學“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時,筆者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引導他們根據(jù)南瓜的形狀及南瓜“又大又重”的特點,大膽想象“小兔運南瓜”的方法,再讓學生用一兩句話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有的學生說:“小兔請猴子大哥幫忙把南瓜抬回家?!庇械恼f:“小兔借來一輛手推車,用手推車將南瓜運回家?!庇械恼f:“小兔把南瓜豎起來,像滾輪子一樣把南瓜滾回家?!薄瓕W生說出的方法多種多樣,說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和發(fā)展。
4. 引導學生有序表達。如“口語交際:做手工”要求學生說出自己手工作品的制作過程,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不小。在教學時,筆者就引導學生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順序的詞語進行練說,這樣學生就能連貫、有條理地把手工作品的制作過程說出來了。
總之,在口語交際課上,只有讓學生有話說,敢說,樂說,會說,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才能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工農(nóng)學校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