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破?65
自然保護區(qū)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天然本底,在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huán)境和保持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這些自然保護區(qū)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濕地。同時為進行各種生物學(xué)、生態(tài)學(xué)、地質(zhì)學(xué)、古生物學(xué)及其他學(xué)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四川省寶興縣東北部,地處邛崍山西坡。1975年建立。面積39039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珍稀瀕危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及山地混合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面積4萬公頃,其中核心區(qū)27581.5公頃,緩沖區(qū)2897.5公頃,實驗區(qū)8560.0公頃。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護區(qū)是是大熊貓的發(fā)現(xiàn)地。1869年,法國傳教士兼生物學(xué)家戴維在鄧池溝首次發(fā)現(xiàn)大熊貓,使動物活化石大熊貓享譽世界。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邛崍山脈中段,夾金山南麓,青衣江源頭,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的發(fā)現(xiàn)地和模式標本產(chǎn)地,位于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核心區(qū),雅安市寶興縣境內(nèi)。
保護區(qū)東河是保護區(qū)的干流,兩岸支流極不對稱,西岸有得勝溝、大水溝、樺溪林溝、快樂溝;東岸有鍋巴巖溝、汪家溝、青山溝、鄧池溝、龍石溪、甘木溝、冷木溝等。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龍門山地槽區(qū),出露地層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迭系、第四系和元古代的澄徵江—晉寧期的巖漿浸入巖。主要由玄武巖、火山角礫巖、花崗巖、片巖、千枚巖、大理巖、白云巖、白云質(zhì)灰?guī)r、細砂巖及砂礫等組成。
植物資源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維管束植物429種,其中蕨類22種,裸子植物12種,被子植物395種。植被垂直帶譜明顯:
①海拔900~1500米為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樹種為殼斗科栲屬、樟科樟屬、山茶科木荷屬;
②海拔1500~20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主要組成樹種除常綠樹外,還有珙桐、水青樹、槭、樺等落葉樹種;
③海拔2000~2900米為山地針闊葉混交林,主要組成樹種有紅杉、鐵杉、樺、槭、椴等,林下為茂密的冷箭竹、大箭竹、拐棍竹,總面積達110000公頃;
③海拔2900~3500米為亞高山針葉林,以冷杉為主;
⑤海拔35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高山灌叢草甸與流石灘植被。
珙桐
珙桐是珙桐屬珙桐種的落葉喬木,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中國的鴿子樹”。
珙桐高15~25米,樹皮深灰色或深褐色,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兩性花與雄花同株,由多數(shù)的雄花與1個雌花或兩性花成近球形的頭狀花序,果實為長卵圓形核果?;ㄆ?月,果期10月。
珙桐喜歡生長在海拔1500~2200米的潤濕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多生于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zhì)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風(fēng)、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于喜光。
動物資源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陸棲脊椎動物有390種, 其中獸類68種,鳥類280多種,爬行類19種,兩棲類14種、魚類7種。中國或四川特產(chǎn)動物達73種,其中獸類有大熊貓等17種,鳥類有斑尾榛雞等33種,爬行類有美姑脊蛇等6種,兩棲類有大鯢等10種和魚類7種。
區(qū)內(nèi)動物垂直分異明顯:
①海拔2200米以下亞熱帶物種為主,代表動物有水鹿、小靈貓、果子貍、畫眉、日本林蛙、斑腿樹蛙等;
②海拔2200~3600米以喜馬拉雅物種為主,代表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血雉、棕點湍蛙等;
③海拔3600米以上,代表動物有白臀鹿、白唇鹿、雉雞、綠尾虹雉、雪鶉等。
羚牛
羚牛別名牛羚,屬???,體型粗壯,長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馬,俗稱“六不像”,雌雄均具角,角形彎曲特殊,呈扭曲狀,故也稱之“扭角羚”。
羚牛的肩高為110~120厘米,雄性體重可達300千克,雌性250千克,最重的羚牛甚至可達1000千克。雄性和雌性都長有較短的角,一般長約20厘米。
羚牛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著胡須狀的長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從頭頂先彎向兩側(cè),然后向后上方扭轉(zhuǎn),角尖向內(nèi)。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于臀部,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千克,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彎向兩側(cè)。其毛色色澤依老幼而不同。遍體白色或黃白色,老年個體為金黃色,背中不具脊紋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幼體通體為灰棕色。
羚牛并不是牛,它居于??蒲騺喛?,分類上近于寒帶羚羊,是世界上公認的珍貴動物之一,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馬麝
馬麝是體型最大的一種麝。體長80~90厘米,肩高55厘米,體重10~15千克。鼻端無毛,黑色。全身呈沙黃淡褐色。成體背面具隱約斑點,頸吻不顯,臀與背顏色一致。
我國麝類資源豐富,有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5種,原麝和馬麝體較大,淺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點。原麝分布于東北、華北;馬麝見于青藏高原及鄰近各??;林麝數(shù)量多,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qū)均有分布。
馬麝主要棲息在海拔2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灌叢或林緣裸巖山地,最高記錄為海拔5050米。性情孤獨,大多單獨活動?;顒勇肪€一般不輕易改變,就連雨后道路受到溪水的阻礙,也不會去尋找捷徑,而是盡力涉水而過。只有冬季道路冰封時,才不得不繞道而行。主要以山柳、杜鵑、珠芽蓼等植物的葉、莖、花和種子為食。
由于各種麝類動物已經(jīng)成為瀕危物種,我國近日將它們均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格為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麝類動物資源的總蘊藏量估計約有60萬頭,僅為50年代的1/5,其中林麝最多,之后依次為原麝、馬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勢地貌和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它成為許多孓遺物種的避難所,中、外科學(xué)家先后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151種動、植物新種(其中植物73種,鳥類38種,動物31種,兩棲5種,魚類3種,昆蟲1種),是全世界少有的天然生物基因庫,同時也是邛崍山系大熊貓基因交流的重要走廊帶,是四川大熊貓生態(tài)旅游環(huán)線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保護區(qū)外圍有臥龍、黑水河、喇叭河三個自然保護區(qū),呈一個三角形,蜂桶寨保護區(qū)處在中心地帶,是邛崍山系大熊貓棲息地關(guān)鍵性的走廊帶,對連接邛崍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促進大熊貓種群間基因交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