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尚升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是較為常見的五官科鼻腔實體病變,長期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是一類長期伴隨患者且可能誘發(fā)中耳炎及咽炎等疾病的鼻道慢性病[1]。細菌或病毒感染引發(fā)的鼻腔慢性炎癥是誘發(fā)周邊炎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重要風險因素[2]。此外,該疾病易導致鼻道黏連及誘發(fā)嗅覺功能下降等[3]。然而目前較少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氣道高反應性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情況進行報道,以及對不同年齡段患者行肺功能差異化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對老年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在氣道高反應性及肺功能等指標上進行特異性分析,比較不同年齡段患者在氣道高反應性等并發(fā)癥方面的差異,同時對多種肺功能指標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 年4月至2019 年12 月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并確診的134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經鼻內鏡和CT檢查確診。排除標準:急性鼻炎、慢性鼻竇炎但無鼻息肉、認知障礙及其他精神類疾病等。其中男73例,女61例;年齡23~69 歲,平均(43.6±9.6)歲;病程2~9年,平均(3.41±0.86)年;臨床分型與分期:Ⅰ型37例,Ⅱ型67例,Ⅲ型30例。
1.2 方法 將134例患者按年齡分為中青年組和老年組,記錄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信息,同時記錄各并發(fā)癥,如氣道高反應性、哮喘、嗅覺缺失及肺功能異常等,并進行鼻內鏡鼻息肉評分。對所有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和峰值呼氣流速(PEF)等。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兩組鼻息肉評分、氣道高反應性、哮喘及肺功能異常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2.2 兩組肺功能比較 兩組FEV1、FVC、FEV1/FVC 及PEF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老年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通常伴有多種慢性并發(fā)癥,如哮喘、肺功能異常、氣道高反應性和嗅覺缺失等,因此該疾病的手術難度較大,尤其是麻醉控制相對棘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發(fā)病因素較多,如表觀遺傳學差異、化學物質暴露刺激、多種過敏源刺激、溫度氣候及職業(yè)環(huán)境因素等[4]。由此引發(fā)的氣道炎性反應,尤其在女性患者中尤為敏感,長期作用下將對肺功能產生一定影響[5]。通常認為,鼻竇炎慢性炎癥所致的鼻竇閉塞是導致鼻腔通氣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而后鼻漏是肺部出現(xiàn)高反應性刺激的重要風險因素。鼻竇黏膜下神經受體受鼻漏刺激,通過迷走神經引發(fā)支氣管收縮,增加下呼吸道空氣阻力,進而出現(xiàn)肺功能改變的通氣異常情況[6]。上呼吸道出現(xiàn)慢性炎癥可通過鼻-鼻竇-肺黏膜上皮細胞破壞以及基膜增厚等癥狀,最終發(fā)展成哮喘及其類似氣道高反應性問題[7]。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老年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評分、氣道高反應性、哮喘及肺功能異常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老年人由于體質減弱,免疫功能弱化,多種慢性病逐漸高發(fā),容易在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中誘發(fā)神經系統(tǒng)及心肺功能異常等問題[8]。因此,在老年患者的心肺及血常規(guī)的評估中需特別詢問相關疾病史,這些因素都可能是影響其心肺功能的基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