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a
電影《東京!》里有一則故事,講一對年輕的情侶來到東京。男孩是導(dǎo)演,拍一些抽象的后現(xiàn)代的電影;女孩既沒有工作,也不夠心靈手巧。他們寄住在朋友家,那是一個非常小的單間,朋友睡在單人床上,他們擠在地板上。東京地貴,年輕的情侶每天消耗著所剩無幾的積蓄,找不到可以租的房子。漸漸地,問題來了,爭吵來了,朋友的抱怨來了。女孩依然沒有工作。最后,女孩在一次爭吵后跑到街上,她跑著跑著,手和腳都變成了木頭,她像一只人形木偶在夜色里走著,走著,最后變成了一張椅子,被人搬回了家。這個人是一個作家,從此,他們相依為命。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至少該擁有一張椅子,這樣他可以工作,吃飯,期盼生活變得更好,眺望故鄉(xiāng)。他也可以在椅子上進(jìn)行臨終懺悔?;蛘?,椅子也許會變成一位美麗的姑娘,閉著雙眼從背后輕輕擁抱你,告訴你筆下的故事該如何繼續(xù)。我挪了挪屁股下的椅子,重新輕輕地、穩(wěn)穩(wěn)地,坐了上去。
[美]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很焦慮。“過幾分鐘我就可以再坐下來打字。不知怎么搞的,我今天不大想工作,我的干勁在一點(diǎn)點(diǎn)地消失。她會在一個小時后回來,奪走我屁股底下的椅子。一個人居然不知道他半小時后會坐在哪兒。在這種情況下他怎么能寫作呢?如果這個有錢的王八蛋租下這個地方,我就連睡覺的地方都沒啦……一個人在哪里都能睡覺,可他一定得有一個工作的地方。即使你寫的不是一部杰作,但寫一部拙劣的小說也得有把椅子,有安靜的環(huán)境呀?!边@段話出現(xiàn)在<北回歸線》中,男主角“我”一邊在寫作,一邊罵罵咧咧地?fù)?dān)心著樓下來租房的“婊子”什么時候會奪走“我”的椅子。
[美]布拉德利·柯林斯
1888年12月,梵高創(chuàng)作了這兩幅畫作,分別是梵高在阿爾的家中自己的和高更的椅子。此時高更已經(jīng)離開阿爾。梵高的椅子上放著一支煙斗;高更棕紅色的椅子上放著一支燃燒著的蠟燭和兩本書。這兩幅畫作常在有關(guān)梵高的研究中被提及,并指稱這兩幅畫表明了梵高孤寂的心情,宣告了兩人友情的結(jié)束。在一個月前二人一同寫給友人的信中,梵高寫,“高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引起了我很大興趣,我一直認(rèn)為像我們畫家這樣時常弄得臟兮兮的職業(yè),我們最需要那些有著勞動者的雙手和胃口的人。他們比起那些頹廢而枯竭的巴黎花花公子們,有更向著自然的品味,更富有情感和仁愛的性情?!?p>
[美]蘭德爾·格里芬
喬治婭·歐姬芙靜坐在椅子上,在她的牧場小屋前,看著新墨西哥州低矮的天空和變幻不息的云朵。在她的一生中,她曾無數(shù)次這樣靜坐。歐姬芙60歲時搬到魔鬼牧場,并在這里度過了她晚年的大部分時間。這位美國著名畫家在荒漠獨(dú)居作畫近40年,并在遺愿中要求將骨灰撒在這里。她將這里稱為“遠(yuǎn)方”。她認(rèn)為,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