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之靜
凱特·肖邦是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發(fā)表于1894年的《一小時的故事》是肖邦短篇小說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被學界視為女性主義文學的名篇之一。小說不足千字,短小精悍,描寫了患有心臟病的女主人公馬蘭德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在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的消息后,剛開始表現(xiàn)出一陣悲痛,而后逐漸感受到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輕松與解脫。正當她為自己獲得自由而歡欣雀躍,對未來充滿無限期待與憧憬時,意外看到遠離事故現(xiàn)場的丈夫回到家中,前后強烈的心理落差使馬蘭德夫人心臟病復發(fā),不治而死。小說雖然篇幅不長,但是卻細膩且深刻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在短短一小時內(nèi)所經(jīng)歷的情感波折,反映了19世紀末期美國社會關(guān)于婚姻及家庭的傳統(tǒng)觀念,也揭示了當時的男權(quán)社會對于女性意識的壓迫。本文主要從語言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探索小說中隱含的五處強烈對比,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對比產(chǎn)生的反諷藝術(shù),揭示語言及內(nèi)容背后的深層含義。
一、從語言本身看強烈對比
(一)真的“確定”嗎
小說開頭向讀者交代了馬蘭德先生在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這一消息由馬蘭德的朋友理查德確認過,小說中的原句是“He had only taken the time to assure himself of its truth by a second telegram”,此句中的“assure”意思是“保證、弄清楚”,也就是說在小說一開始所有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一消息來源確鑿,準確無誤。但是,在小說結(jié)尾,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已死去的馬蘭德先生又活著回來了,小說中的表達是“It was Brently Mallard who entered, he had been far from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and did not even know there had been one”,顯然小說一開始交代的消息并不可靠,結(jié)尾的情節(jié)打破了所有人包括讀者的已知信息,這前后的強烈對比不得不說是小說起點與終點形成的巨大反諷。而正是這種反諷讓讀者最大限度地偏離閱讀預期,同時也讓小說的情節(jié)在結(jié)尾處達到高潮。
(二)真的“悲傷”嗎
小說一開始,得知丈夫不幸遇難的消息后,馬蘭德夫人的表現(xiàn)是這樣的,“She wept at once, with sudden, wild abandonment, in her sister's arms”。立足語言本身,我們看到“at once”這樣的字眼,又在其后看到“with sudden”,這些詞匯描繪了馬蘭德夫人的反常反應,這種反應有一種疏離效果,加大了讀者與馬蘭德夫人的距離(申丹,2004),這種反常本身也具有一定意義的反諷效果。我們再來看與馬蘭德夫人一開始的反常反應形成強烈對比的后續(xù)反應,當悲傷漸漸淡去,心里漸漸恢復平靜,馬蘭德夫人逐漸意識到“自由”在向她走來,快樂漸漸掩蓋了悲傷,最后完全取代了悲傷。原文的表達是“Her pulses beat fast, and the coursing blood warmed and relaxed every inch of her body”以及“there was a feverish triumph in her eyes, and she carried herself unwittingly like a goddess of Victory”,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以及其中“relaxed”“feverish”“triumph”“Victory”等詞的使用與前面的“突然放聲大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無一不透露反諷的味道,所謂的歡欣與勝利、自由的獲得是建立在丈夫死去的事實之上,正是馬蘭德夫人這種跟當時社會中大多數(shù)女性的正常反應背道而馳的心路歷程,有力地諷刺了當時的社會規(guī)約及傳統(tǒng)觀念對于女性的束縛和壓迫,讓讀者在反差中體會小說的深層主題。
(三)真的能“活得久”嗎
當馬蘭德夫人的自由意識已經(jīng)覺醒并變得逐漸強烈,她開始暢想未來都將屬于她自己一個人的歲月,原文中的語言簡單直接“She breathed a quick prayer that life might be long”,而這樣的語言表達和小說結(jié)尾更直接的表達“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of the joy that kills”形成了語言和含義層面強烈的對比。作者之所以用最通俗的表達,而沒有添加修飾成分,是為了讓讀者在明顯的對比中體會最直接的諷刺意味。十幾分鐘之前馬蘭德夫人還在祈禱自己活得久一點,不像前一天那樣一點都不期待自己會活很久,甚至一想到自己還要活很久就會渾身顫抖(這樣一前一后的心理變化也是比較明顯的對比手法),她真的能“活得久”嗎?事實是十幾分鐘之后見到她丈夫的瞬間她就死去了,這是多么強烈的諷刺!先不說馬蘭德夫人可以像她祈禱的那樣活得久一點,哪怕正常地活下去都無法實現(xiàn),作者賦予女主人公這樣看似殘忍的命運安排實則是突出反諷的效果,揭露在當時的男權(quán)社會那些像馬蘭德夫人一樣背負著婚姻枷鎖的女性會以死亡來換取自由的殘酷現(xiàn)實。
二、從內(nèi)容安排看強烈對比
(一)一前一后的“心臟病”
小說一開始就向我們交代了馬蘭德夫人有心臟病,所以對于馬蘭德先生的死訊,姐姐約瑟芬和丈夫的朋友理查德是“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著馬蘭德夫人,生怕得知噩耗的馬蘭德夫人會因為過度悲痛或一時無法接受現(xiàn)實而引發(fā)心臟病,因而他們極其小心謹慎,而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馬蘭德夫人聽聞丈夫的死訊,立刻放聲大哭,顯示出了極大的悲傷,但是仔細讀來,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馬蘭德夫人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么悲傷的話,心臟病發(fā)作的概率應該是極大的,然而并沒有引發(fā)心臟病,馬蘭德夫人只是悲傷了那么一小會兒就回自己的房間了,所以顯然作者筆下的馬蘭德夫人并非真的那么悲傷。
小說的最后又向我們交代了馬蘭德夫人是因為歡欣而死于心臟病,而實際也并非如此。已張開雙臂無限喜悅地準備迎接自由的馬蘭德夫人最后竟然面對丈夫平安歸來的巨大意外,她的情感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和絕望中,從大喜到大悲,從自由到枷鎖,從希望到失望,這才是她死于心臟病的真實原因,并非像醫(yī)生診斷的那樣是死于致命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