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培芳
“老師,我逮到了一只‘小強,將它關(guān)了七天,讓它不吃不喝,竟然沒死!”上課前,思瑤同學興沖沖地跑過來跟我說。
事情源于課堂偶提“小強”生命力頑強,不吃不喝也可以生存七天的事例。沒想到她真的去實驗了,她就是這么古靈精怪。
她對生活永遠都保持好奇心。上個月,我組織種花社會實踐,她是最積極的,不僅帶來了很多營養(yǎng)土,還找我討要了牽?;ǖ姆N子,我相信她會認真去對待。她總是如此向往新奇事物,對生活保持新鮮感。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她也在不間斷地向我展示自己種的牽牛花,發(fā)芽、長葉、爬藤、開花,描繪得有模有樣、繪聲繪色。表達能力上,她不會讓人失望。
做壽司她也是一流的。作文課舉辦的壽司活動課,她儼然成了大廚。揉飯、鋪飯、上料、卷壽司,一氣呵成。那老道的技術(shù),更像是受過專業(yè)訓練?;顒咏Y(jié)束后,她特地夾了幾個壽司帶回家,我正欲打趣她貪吃時,她卻說要帶回家給媽媽吃。我心里頓時咯噔一下,多孝順的孩子,班里就她一個想到媽媽。想必她媽媽知道此事,肯定很欣慰。
她語文好,數(shù)學不好,媽媽對她可是煞費苦心。周末、暑假都給她報了許多數(shù)學興趣班、網(wǎng)絡輔導課,還專門請過家教,真是一樣不落下。
每每聊到此,她總會向我訴苦:“圓夢班太難了,已經(jīng)超綱講解,我根本聽不懂……作業(yè)幫都重復了,周末都沒得休息!”
我萬般心疼她,我童年時哪有她這般累,一個興趣班都沒有,各種新奇的游樂陪伴著我美好的童年。我不反對興趣班,畢竟要為孩子學業(yè)考慮,只是建議要適度。
我微信跟她媽媽談及此事,建議根據(jù)孩子的自身水平,適當?shù)貓笈嘤柊啵駝t會適得其反。說完后,她媽媽也是一肚子委屈地向我訴說:“現(xiàn)在競爭那么大,孩子偏科嚴重,如果不及時補上來,畢業(yè)考怎么辦,上初中怎么辦,孩子怎么不理解呢?”
“孩子怎么不理解呢”,這話像根刺一樣扎在我心里。是孩子不理解家長呢,還是家長不理解孩子?其實他們之間就缺少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梁了!家長總以為自己高瞻遠矚,能為孩子打點一切,卻忽略了孩子的自主行為。孩子也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與他們溝通,制定出合理的學習計劃,這豈不是雙贏。也許,這樣的愛,孩子更想擁有。
我的建議終歸沒被采納。她的媽媽暑假依然給她報了三樣有關(guān)數(shù)學的興趣班,我不知道孩子會不會被壓垮。但是,當我跟思瑤說媽媽暑假不讓她來學作文時,她立馬噘起小嘴兒,說了我這輩子聽過的最動聽的承諾:“就是媽媽不肯,我也要拿出自己的零花錢來報名的!”看著她堅定的眼神,我的心瞬間融化了。
愛一個孩子,請你走進她的世界,了解她、尊重她,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你。而如果我們只是用自己固有的方式愛著孩子,處于不對等的狀態(tài),到頭兒來雙方都會遍體鱗傷。別讓愛成為負擔,最終變得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