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現(xiàn)在
荔枝,堪稱萬果之王。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碧拼拙右椎摹独笾D序》贊美荔枝:“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彼未K東坡在品嘗嶺南荔枝時,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而永春岵山荔枝可謂獨步天下,以色、香、味俱佳,聞名遐邇。
宋代泉州郡守、書法家蔡襄,曾到永春第一名山—樂山的“圣泉”為民祈雨。時值暑月,氣候酷熱,永春鄉(xiāng)民采摘一串串紅艷艷的烏葉荔枝請他品嘗。出生于仙游的蔡襄嘗到岵山烏葉荔枝,覺得其味較之興化荔枝尤佳,且核比花生米還要細小(即焦核);他又發(fā)現(xiàn)烏葉荔枝的樹冠也比興化名種“狀元紅”高大濃綠,不禁拍手叫好,連聲稱贊。后來,蔡襄就把永春烏葉荔枝列為名種,載入他的專著《荔枝譜》。
小暑過后十日,岵山荔枝就陸續(xù)上市。當你看到那艷紅惹眼、馨香撲鼻的岵山荔枝,你一定會停車駐足,嘗一嘗岵山荔枝。在遮天蔽日的荔枝林下,愜意地享受從山川吹來的縷縷涼風,剝開紅紅的荔枝殼,啖下雪白的荔枝果肉,那種甜蜜由口慢慢滑入五臟六腑,身心愉悅,你真的會飄飄欲仙了。
岵山烏葉荔枝,皮薄核?。ò俜种攀迨墙购耍夂裰?,味道清甜,爽滑可口,含有多量的糖分、適度的有機酸及多種維生素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被人們當作滋補品。據(j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常食荔枝,能補腦健身,治療瘴癘疔腫,開胃益脾,干制品能補充元氣,為產(chǎn)婦及老弱人士的補品?!崩笾Φ墓麣ぁ⒐丝扇胨幹伪囚?、療疝氣。荔枝除供鮮食以外,還可以焙干、釀酒、入藥,或者加工成罐頭。荔枝干是一種滋補品,與桂圓干齊名,產(chǎn)婦及老弱人士尤為喜愛。
嘗到岵山荔枝,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永春的賢州牧杜昌丁。杜昌?。ㄉ虾G嗥秩耍?,在乾隆年間擔任永春首任直隸知州。“手種星丸一二株,桃源從此號名區(qū)。成蔭十載知能否,留蔭他年事有無。也使荒城為勝地,好夸州宅似仙都。青山揖入新齋里,松竹相看總繪圖?!边@是杜昌丁寫的《署中手植荔枝》詩(收錄于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
詩中的“星丸”即荔枝,五代閩國徐夤的《荔枝》詩中有“朱彈星丸粲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杜昌丁在詩中提到自己親手種下荔枝樹,以“留蔭他年”。他當年親手種植的兩株荔枝樹,現(xiàn)在仍生長在永春縣政府大院內(nèi)。雖然舊州衙已經(jīng)蕩然無存,但杜知州親手栽種的兩株荔枝樹仍然郁郁蔥蔥,惠及后人。而更使人感動的是杜知州的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精神。
杜昌丁自任永春知州至去世為止,前后27年,除其中曾奉使赴滇采銅離任一次,母喪守制離任一次,代理泉州及建寧知府離任三次,其余歲月均為永春操勞,故政成民安,歷久而民益親。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杜昌丁卒于永春官邸,囊篋無余財,士民爭送賻金以助喪儀。棺柩運歸原籍之日,泣奠者盈于道?!队来嚎h志》稱贊說:“其廉潔寬厚,深得人心,三百年中,蓋無其比。”我想,這種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精神比荔枝更紅,比荔枝更甜蜜,將永遠留在百姓的心中。
岵山荔枝,也是聯(lián)結(jié)海內(nèi)外永春籍同胞的橋梁和紐帶。許多永春籍游子時常擇荔香時節(jié)返回桑梓,品嘗這風味獨特的珍果。永春籍著名教育家、詩人梁披云先生,在其《雪廬詩稿》中收錄了作于1943年的《荔枝畫幀補白》:“冰肌玉骨襯紅妝,家在南州山水鄉(xiāng)。偶博承恩妃子笑,長教萬里馬玄黃。”
岵山荔枝,你蘊藏著厚重無比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