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頓珠
【摘要】在新課改政策的教育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國的教學工作人員需要不斷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與時俱進,才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fā)展。當前,中職班主任需要不斷研究與分析中職班級管理方式以及教學方法,逐步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本文針對目前中職班主任當前的工作方式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為相關中職班級管理教師提供部分有價值的參考,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
引言
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中職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盡量杜絕統(tǒng)一管理的模式,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予以尊重,在進行實際工作中,教師要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轉(zhuǎn)變成自我實踐的過程。堅持以學生為主導的理念,并在管理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中職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還能更好地預防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促進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有效的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增強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相處關系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先明確一點,即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相處關系,與班級管理成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若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存有屏障,將致使班級管理工作難以順暢開展,反之亦然,據(jù)此,班主任需與學生增強溝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師生相處關系,由此為德教育教學營造良好氛圍。具體到實踐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學與管理期間,需摒棄原有的教育指導模式,將小組研討、觀點辯論等形式引入到班級中,由此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學生深刻領會到班主任的專業(yè)性,進而對教師產(chǎn)生敬重感,主動接受其教育指導。除此之外,班主任需將班級當成滲透德育理念的主陣地,以促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利用好課余時間,通過帶領學生參加競賽活動、觀光旅行等活動,以此搭建起師生親密相處的新平臺,繼而使班主任更加熟悉了解學生,也使學生打破對教師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班主任應踴躍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環(huán)境,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宗旨,實行人性化教育,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由此增強其集體榮譽感、凝聚力。
二、強調(diào)民主,激勵學生參與進班級管理
中職學生已建立起民主意識,也已形成一定的自主觀念,這一階段的學生更熱衷于憑借自己的實踐努力來實現(xiàn)進步與發(fā)展,但受原有應試教育機制的束縛,班主任仍全權掌管著班級管理的各項事務,班級環(huán)境也較為沉悶,學生的自主觀念也受到極大克制。具體而言,班主任在制定了班級行為準則后,只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行為準則,對于學生提出的建議,班主任卻未能予以足夠的關注,致使學生逐漸失去話語權,面對班主任的教育指導,也不愿再主動接受和配合。針對此種情況,班主任需在實際班級管理期間,將學生當成班級真正的主人,同時將自主、民主觀念融入其中,以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譬如,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行為準則時,可邀請全體學生召開一次班會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先由班主任點明主要方向,再由學生就各項紀律規(guī)范表達所想所感,由此聯(lián)手制定出本班班規(guī),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觀念與民主意識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面對由自己親自制定的班規(guī),也能自覺主動地去遵守。
三、家校聯(lián)合,充分地利用家庭教育資源
為使班級管理更具實效性,班主任需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并對班級管理活動加以優(yōu)化革新,使教育教學的效果更佳,由此來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逐步完善與成熟,也為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搭建了多條渠道,具體而言,班主任可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收獲嶄新的學習體驗,進而調(diào)動起自身積極性,踴躍參與進集體活動與學習活動中,也可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及時地與學生家長就學生的基本情況展開溝通交流,同時將教學課堂由校園拓展到家庭,通過獲得家長的輔助配合,由此使教育教學更具成效,確保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具體到實踐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利用微信、學校公眾號、校園論壇等線上教育教學平臺,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且友好地溝通,以實時掌握學生在家中的行為表現(xiàn),同時將學生在班級中的行為表現(xiàn)反饋給學生家長,再就學生亟待改進的內(nèi)容展開研討,以提出有效的有指向性的教育指導策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當前的中職班主任來說,積極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當前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班主任,要積極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不斷地在管理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職能。素質(zhì)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全面的知識素養(yǎng),也要求班主任能夠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所以,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好自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融合工作,為中職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幫華.淺析優(yōu)化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22(9).
[2]季蘇利.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通訊,2014,19(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