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娜
摘要: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來講,記敘文閱讀教學的不斷發(fā)展,能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想象力,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甚至其關乎著初中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所以對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來講,構建高效率的記敘文閱讀課堂,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在本篇文章中,筆者以初中階段的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活動為主題,對此展開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活動。
關鍵字:記敘文;初中;語文;教學建議;
如果對初中的語文閱讀素材進行深入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閱讀素材主要是以記敘文為主要體裁來展開論述的。所以初中階段的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必要的,初中階段學生記敘文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必要的。和其他的文章題材相比,記敘文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具備較深的寫作邏輯和寫作思維,在記敘文的閱讀活動中,我們能夠有效發(fā)現(xiàn)文章記載事項的完整經(jīng)過,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語文理解能力,從而更易開展深層次的語文閱讀活動,發(fā)揮閱讀活動的深層價值和效能,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真正目的。
一、有效把握記敘文關鍵要素
對于任何教學活動而言,要想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把握,則必須要對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的了解,明確其關鍵內(nèi)涵和主體特征,如此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初中階段的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活動亦是如此。要想引導學生在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引導學生對記敘文這一題材進行了解和分析,明確記敘文題材的重點要素組成。
對記敘文來講,其存在著關鍵性的六大要素,這六大要素的存在為記敘文的閱讀和寫作指明了方向,同時這六大要素的有效把握,也關乎著學生記敘文閱讀和寫作活動效能的有效發(fā)揮。這六大要素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jīng)過、結果。
在開展初中階段語文記敘文教學活動時,語文教育工作者可以找出相關例文,引導學生對例文進行有效的分析,找出例文中的六大要素。其次,教育工作者在以例文為基礎,引導學生有效把握六大要素,自主開展記敘文閱讀活動。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記敘文學習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點關注記敘文人物形象塑造
對記敘文來講,除了六大要素外,人物形象的描寫和塑造是其鮮明的體裁特征。在記敘文中,一般情況下,作者都會對人物形象進行著重琢磨,而對于人物形象的深度揣摩,關乎著整篇文章故事的發(fā)展走向,也關乎著文章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所以,在記敘文教學活動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效結合作者的人物形象刻畫,來對記敘文進行深度的學習。要想有效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記敘文教學方式——重視記敘文敘事活動的深入講解。教育工作者在記敘文教學活動中,要做到記敘文敘述部分和人物形象刻畫部分并重,帶領學生去學習記敘文中人物形象刻畫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以及人物刻畫方法,引導學生對記敘文所刻畫的人物形象進行立體的把握,引導學生和文章的人物形象產(chǎn)生情感共鳴,來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和認知世界。
三、要辨析記敘線索
記敘文在組織材料時,無論運用哪一種記敘方式,都必須將材料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優(yōu)秀的記敘文都有一條清晰的線索?;蛘咭詴r間的轉移、空間的變換、思想感情的發(fā)展為記敘線索,或以具體的問題、物品貫穿全文。閱讀時抓住了統(tǒng)領全篇的線索,就能對文章的結構條理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因此,把握記敘的線索也是記敘文閱讀的一個重要方面。
要想準確地把握記敘的線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事件的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分析各個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揣測這些材料是憑借什么聯(lián)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機的聯(lián)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線索。實際上,線索就其性質來講就是聯(lián)結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紐帶,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統(tǒng)一,結構嚴謹,便于文章內(nèi)容的表達。因此,線索也就是作者寫作思路在文章中的體現(xiàn)。閱讀記敘文,必須揣測作者的思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線索。
四、開展深層次的記敘文閱讀講解活動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也必須要有效結合教材中的記敘文案例,來引導學生展開深層次的記敘文精講活動。對于一篇記敘文來講,除了六大要素和人物刻畫外,其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寫作手法、修辭手法以及記敘方式。而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是,要引導學生對這些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記敘方式進行了解和有效掌握。明確文章的總體結構是順序、插敘還是倒序,明確文章人物描寫的方法是比喻還是象征等。在下文中筆者以具體的案例進行講解。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級語文教材《背影》的記敘文為講解案例。開始這篇文章講解時,教育工作者在文中引導學生找出記敘文的六大要素,重點引導學生去把握記敘文的人物刻畫,從文章中的動作特征和心理活動,來分析父親這一形象的塑造。從而引導學生對文章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進行深刻體會,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濃濃父愛。
在開展記敘文閱讀活動時,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尊重初中生的閱讀個性化差異,及時引導學生對閱讀的文章感想進行有效的分享,加深學生記敘文學習的體會,也加深文章學習的深度。
[本文系洛陽市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2021年度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LYKT2102005 )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崔諾.淺談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方法[J].中文自修,2021(07):44-45.
[2]蔣息芳.初中語文記敘文讀寫結合教學淺議[J].讀寫算,2020(3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