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濤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繼續(xù)深化,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更好的教導學生們學習音樂。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像語數(shù)外這樣的學科,會作為學生們學習的重點,音樂課只是作為孩子放松的一種輔助,學生對音樂課不夠重視,沒有積極性,無法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讓學生們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提高音樂素養(yǎng),對學生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音樂學習;自主性;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212
音樂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音樂對人類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音樂是什么時候開始的,沒有人知道,在人類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音樂就已經(jīng)伴隨我們左右,通過聲音的高低強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使用帶有節(jié)奏的聲音來傳遞信號和信息,在高興時敲打物品表達快樂,足以說明音樂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教導學生學好音樂,愛上音樂,讓孩子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一、用心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以往的音樂學習中,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們學會幾首歌曲,想辦法如何將某首歌曲長的更好聽,卻忽略了學生自身對音樂的感受。由于接觸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和天賦也就有多不同。有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音樂的機會比較多,家長對音樂方面有所涉及,那么這個孩子可能夠更快的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去。還有一大部分孩子是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到音樂的,可能只是會在電視節(jié)目中,音樂軟件中聽到一些歌曲,只是出于懵懂狀態(tài),尤其是在鄉(xiāng)村學校,孩子對深層次的音樂知識,幾乎一竅不通,那么在音樂學生中,就會感到無力,沒有興趣。
只有讓學生用心感受,享受到音樂的美好,樂在其中,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挖掘出音樂方面的潛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到音樂是無處不在的,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的音樂比如大街上過往車輛的鳴笛聲和汽車發(fā)動的馬達聲,菜市場上喧鬧的叫賣聲,建筑工地上敲敲打打和機器的轟鳴聲;自然中的音樂比如小河流水的潺潺聲,小雨淅淅瀝瀝的滴答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森林里鳥兒的鳴叫聲等等。讓孩子們用心去傾聽這些隨處可聞的聲音,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和理解,用心靈去感知到的音樂會更深刻。
二、教學技巧運用,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不要局限于書本,讓學生們跳出學習音樂是上課的思維,讓他們覺得學習音樂就是玩,就是放松自己,是一件最開心的事情。多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激發(fā)對音樂的情趣,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通過日常的教學過程,結(jié)合學生的狀態(tài)和需求,本人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教學方法:
2.1 集體大合唱,樹立信心
有很多學生,本身就比較內(nèi)向,像音樂這種更加個性的表達方式,孩子們會更加害羞,不敢去表達,不敢張嘴去唱,那么就要通過大合唱的方式,帶動情緒,能夠讓孩子們跟著唱,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而且這種方式,會更有參與感,不會因為別人唱的好,而感到自卑,可以樹立對音樂的信心,更有感染力,有助于凝聚集體榮譽感。
2.2 組織特長表演,展示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那么就給他們舞臺,給他們空間去展示自己。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善于做自己喜歡的是自己擅長的事情,通過組織特長表演活動,比如口技表演、彈吉他、吹口琴、說唱等,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建立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感受到分享的樂趣,互相借鑒學習,看到更多的不同,增長自己的見識,找到自己喜歡的點,融合別人的長處,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對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鍛煉。
2.3 自我發(fā)揮,調(diào)動積極性
在課堂上,可以組織一些好玩的音樂類游戲,比如聽歌識曲,記歌詞大比拼等。放一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那?,讓同學們猜一猜是哪一首歌,在聽到大家都喜歡的歌曲時,還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哼唱,能夠更好的活躍課堂氛圍。準備幾首歌曲,大家一起唱,嘗到某處再讓其他同學接歌詞,看誰記歌詞記得更好,這樣學生們會更愿意的去參與到其中,找到音樂的樂趣所在,調(diào)動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聆聽好的音樂作品,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多講一些音樂的歷史,一些成名曲的解析和欣賞,讓學生們搜集一些自己喜歡音樂歌手的事跡,名人名曲的音樂故事,然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介紹分享。營造一個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音樂素養(yǎng),有目的的去學習,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jié)合生活,音樂無處不在
學生們在學習之后,更重要的應該是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一些簡單的歌曲,自己寫寫歌詞,用喜歡的曲調(diào)哼唱出來。多參加一些歌唱比賽,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為父母寫一首歌,用吉他親自為他們演唱,這樣對音樂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更有意義。
結(jié)束語:每個學生都是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在人生這張畫作上,如何能夠創(chuàng)作出絢爛多彩的內(nèi)容,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自由去發(fā)揮,給予他們更好地舞臺,去展示自己。要以學生為中心,按照他們的特點和需求,找到更合適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積極性,挖掘潛力,讓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李泳龍,劉菁清.合唱社團的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2021(14):173-174.
[2]余沭萱.小議音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9):83.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五林鎮(zhèn)中心校?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