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玉
摘要:古詩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人表達情感和理想的載體,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古詩詞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不同的學段也對古詩詞的教學提出了自己要求。所以,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課堂上占據(jù)了極高的地位。小學語文課本里有優(yōu)美的古詩詞,飽含著作者無限的深情,積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凝聚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懷,是我們進行情感教育的優(yōu)秀素材。因此,如何做好小學古詩詞教學,如何構建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是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構想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評價?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346
引言:美國教育家泰勒在1929年提出教學評價,并把教學評價運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而當下的語文課堂中,貫徹教學評相一致的理念,努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教材與指導相結合,師生互動,學生的參與率也得到提高,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價值
從某個方面上來說,詩歌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發(fā)展深厚。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邊疆守將,他們都是借助古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立足現(xiàn)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大背景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授古詩詞是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
人們在研究古詩詞時,有利于提高應用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當然,中國古代詩歌類型廣泛,如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諷喻詩、詠物詩等。小學生在學習這些古詩詞的時,既陶冶了情操,又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既汲取了古詩詞的精髓,又弘揚了傳統(tǒng)民族文化。
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一節(jié)課40分鐘,他們的注意力僅有20分鐘,其間的20分鐘便都在調控課堂,就整個小學階段而言,他們在聽課時,面對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內容時都容易走神,這是普遍現(xiàn)象。因而教師用好這每節(jié)課的40分鐘也是具有藝術性的。與那些在書本上靜止不動的文字相比,能變動的畫面或美妙的音樂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晦澀的古詩轉化為帶有相關背景音樂的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中產(chǎn)生強烈的沖擊,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導所有學生參與課堂。以學習古詩《村居》為例,教師先再播放背景音樂,渲染春天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帶領大家朗讀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歌描繪的畫面,再激起學生的興趣后,以讀促學,讓學生帶上想象,理解詩歌,再在多媒體上顯示動態(tài)的畫面,這樣學生就可以從畫面中獲得群童放風箏的直觀信息,并在比較后更深刻地感受到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這種教學方式讓課堂更富有生命力,也更能被學生所接受。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意義
2.1.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小學古詩詞教學不僅是中國文化知識的傳播,也是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古詩詞具有一定的韻律美,歸功于詩人的文化底蘊,而對偶是詩人在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這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功能。以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為典型代表,當學生朗讀“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時,你會發(fā)現(xiàn)對仗明顯的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缺乏分辨美丑善惡的能力,通過學習古詩詞,可以讓他們熏陶美,啟迪人生。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2.2.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古詩詞通常具有畫面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抓意象、“煉字”,就能讓學生想象詩人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和所描繪的景象,進而品讀古詩,感悟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這一行為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經(jīng)過這樣的反復訓練,學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智力得到了發(fā)展,當然也能夠積極地鑒賞古詩詞了。
3.構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對義務教育不感興趣會扼殺學生求真的欲望。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還不成熟,這也決定了小學生做事或學習時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興趣上。對于單調枯燥的學習,教師應更加注重教學方法,通過小學古詩詞的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趣的古詩詞學習氛圍,從而達到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1)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游戲心理較重,通過游戲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進行朗誦比賽,由臺下學生進行打分,或學生進行背詩比賽,每個小組背詩詞,比拼哪個組能背出來的同學最多,最多的組則給予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有良好的代入感。
4.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例,科學設計教學模式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要實現(xiàn)教與學的一體化評價教學模式,就需要科學地設計教學模式。同時,要充分保證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教學模式,通過明確教學內容、小組合作、評價等形式完善教學模式,使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學習。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上,主要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合理明確的教學范圍。(2) 科學地完成分組。(3) 保證教學設計的新穎性。(4) 完善校園內部職責分工。進而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評一致性的建構,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群體和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小組的集體能力和智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
5.有效評價學生學習情況
在評價學生學習成績時,具體步驟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在完成整理和總結后,學生需要選擇一位代表來組織他們的學習內容,并通過示范或講解的方式展示給老師和其他學生;(2)對表演內容進行評價。在評價績效內容時,教師評價學生的績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但在評價中,要充分重視。評價不是為了完成對結果的評價,而是結合學生的不足和優(yōu)勢方面,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建議,使學生在不喪失信心的情況下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做出改變。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嚴格按照以下內容進行評價:課程結束后,該小組的學生應根據(jù)教師和其他小組的評價結果進行自我提高,并進行相應的總結和反思,從而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評價。
參考文獻
姚波.小學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42.
福安市溪尾中心小學?35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