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軍
20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民族樂器中的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皆張絲弦。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鋼弦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絲弦。許多年過去了,在多元發(fā)展的今天,一些音樂家希望循著古老的錄音找回久違的絲弦獨特的韻味。于是聞風而動的一些廠家和作坊開始試制絲弦,包括日本也有作坊試制絲弦,一時間,質(zhì)量上乘的絲弦受到許多音樂家和樂器廠家的追捧。
自己動手研制打弦機
十幾年前,北京的一位老先生埋頭扎進絲弦研制領(lǐng)域,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和艱苦探索,其研制成果得到諸多專業(yè)人士的肯定。這位癡迷絲弦研制的老先生名叫雷鴻璋。
雷鴻璋師傅家住南苑,整片地區(qū)拆遷改造,雷師傅因為拆遷分配問題解決未果,便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他的打弦機器就在小院里一間十平米的房子中間。在一片廢墟中,雷先生的小屋仿佛是一座孤島。因為有絲弦的營生可做,他在孤島上似乎也不覺寂寞。
雷師傅向我介紹說:我跟琴弦打交道已經(jīng)十三年了?!爱敵鹾芏嗲儆颜f,中國的古琴有好琴沒好弦。當時我暗想:制作好的絲弦難道就這么難嗎?”于是,雷師傅動了制作優(yōu)質(zhì)絲弦的念頭。
首先,制作絲弦要有好的設(shè)備?!拔以瓉硎潜本┗S的,在化工廠機械車間呆過三個月,多少有點機械基礎(chǔ)。自己搞設(shè)備,一沾上就下不來了?!崩讕煾捣Q,扁絲機、纏繞機等制作絲弦的機械設(shè)備相繼制作出來,在制作絲弦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當初,雷師傅曾從網(wǎng)上買了三副南方某廠家的絲弦張在古琴上,并請北京的王陽老師試奏。從古琴老師彈奏的感覺中,雷師傅和王陽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第一弦和第二弦拍琴面,一弦到四弦的走手音出噪音,五、六、七弦彈著彈著就跑音了,還有脫絲的問題。
通過分析研究,雷師傅找到了揚長避短研發(fā)“雷氏絲弦”的方向。
三分損益法助力絲弦制作
雷鴻璋在研制絲弦的過程中,將兩千多年前管子提出來的三分損益法運用到他的絲弦制作中,成效頗為明顯。說起三分損益法,雷鴻璋先生說:三分損益法了不得!三分就是三等分,損,就當損失講。三份損失一份就是兩份,再得到一份,就是四份。
我這么多年,就老研究這個2、3、4。
雷師傅接著介紹道:三分損益法固定數(shù)值是108、96、81、72、64、54、48。首先要掌握數(shù)值間的換算規(guī)律。他還拿韓信點兵作比喻:漢朝帥才韓信的亂點兵其實不是亂點兵,而是掌握了排兵布陣的規(guī)律。令旗一擺,軍隊便成行成隊成陣。做弦也是一個道理,只要撐握了蠶絲的性質(zhì)及換算規(guī)律,絲線不管多少,都似一塊面團,怎么捏怎么是。
他接著說:三分損益法是個寶,我研究了幾年2、3、4。3分即3等份,損失1個便是2,3等份再得到1個即受益便是4。這種2、3、4,有著千變?nèi)f化的奇妙??此菩W知識,恐怕越簡單也就越復雜。
雷師傅還說:我拿數(shù)學家陳景潤當榜樣。陳景潤研究1+1,創(chuàng)造了陳氏定理,我就研究234,我就不相信出不了成果。陳景潤在鍋爐房里研究,我這個地方雖然破,也比鍋爐房強多了。
諸多琴家青睞雷氏絲弦
因為鉆研與執(zhí)著,靈活借助運用三分損益進行絲弦研制,雷氏絲弦從2014年起就已經(jīng)很成熟了。常言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國內(nèi)諸多琴家都曾來過雷師傅的小院子,鴻儒談笑,琴音繚繞,陋室生輝。
幾年前,著名琴家龔一先生曾光臨雷師傅的工作室,丁承運老師也對雷氏絲弦非常更感興趣,尤其鐘愛雷氏豆弦。他曾帶著夫人、女兒一起來看雷師傅制作絲弦。
國樂名家方錦龍從安徽一琴家處了解到雷氏琴弦后,也來到雷鴻璋的小作坊選購了雷氏絲弦。
斫琴名家何明威、馬維恒等對雷氏絲弦也都很認可。
閩派非遺傳承人李皞使用了雷氏琴弦后,對雷氏琴弦評價道:管平湖的琴曲是絲弦演奏的,您的琴弦就比較接近他的韻味,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之一。
一位外地琴友對雷氏絲弦贊不絕口,他說:這么完美的絲弦應(yīng)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讓這絕美的古琴音色傳承千秋萬代!
天津音樂學院的古琴教授李鳳云使用了雷氏琴弦后,稱贊有加。她還和丈夫王建新一起來到雷鴻璋的打弦車間,觀看了雷氏絲弦的打弦過程。
珠海的南海清音古琴社的李曼曾經(jīng)使用過雷氏絲弦,她于前年曾帶領(lǐng)幾個學生來北京游學,特意來到雷師傅的作坊參觀。她描述了使用雷氏絲弦的整體感受:琴弦張力十足,且上兩次弦基本趨于穩(wěn)定,較傳統(tǒng)絲弦更有耐力。一二弦聲音結(jié)實有力,走手順暢;三四弦按音舒適,聲音細膩,出音綿中含骨;六七弦音清韻圓,音色不滯。惟有五弦,較其他琴弦,走手時有波楞感,摩擦粗糙且較易脫手,彈奏過程中會有明顯感受,音色方面,較其他弦跳脫,未盡合和。李曼對雷氏絲弦評價道:鈞天絲弦若是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那豆弦便是文武兼?zhèn)涞碾[士。
雷師傅表示:絲弦伴隨古琴走過三千年了,絲弦有著無限的生命力。
攻克朱弦取得成果
“朱弦靜按新傳譜,黃卷閑披累譯書”。這是宋代詩人陸游在《千峰榭宴坐》中的詩句。
繼雷氏古琴絲弦成功之后,雷師傅又投身于古箏朱弦的研制。雷師傅說:研制朱弦的初衷始于去年五月份?!拔腋鶕?jù)百度貼吧上提到的朱紅弦,還有古詩詞里提到的朱絲進行研制,沒想到一次就成功了?!彼耐降芏位⒄f:師傅說的一次成功,其實也是因為他經(jīng)過反復演算和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才做到的??磥磉@種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必然。
試制朱絲琴弦,雷師傅依舊是根據(jù)“三分損益法”的計算原理。2020年5月,雷師傅對歷史上的朱紅弦進行了研發(fā)、恢復,最終使蠶絲弦在古琴、古箏、箜篌等民族樂器上得以使用。雷師傅的桌子上有還幾個本子,他打開一個讓我看,里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數(shù)據(jù)和計算公式,他說,我是按照數(shù)據(jù)制作琴弦的?!拔沂歉苫さ模瘜W反應(yīng)差一點都不行,所以我按照科學態(tài)度辦事,不搞虛假蒙人的事情?!崩讕煾嫡f,我們的絲弦是熟絲弦,方法是將生絲放在80度的水里煮,使之變成熟絲,之后用合成染料染色。我問雷師傅會掉色嗎?他回答道:染好了應(yīng)該不會掉色。他還說,通常朱紅絲弦用在古琴上的比較多。
朱絲琴弦研制成功后,北京一些媒體對這一成果進行了及時的報道。
朱洆林老師在北京桐鳳聲箜篌樂團擔任古箏、箜篌教學培訓工作。她稱,不久前才換上雷師傅制作的古箏絲弦?!傲钗殷@訝的是,這個蠶絲弦居然能抗這么大的張力,調(diào)到了鋼弦能達到的標準音高,真不敢想象?!彼Q:二三十年前,見過古琴上使用絲弦,沒想到古箏絲弦能有這么好的效果,完全出乎意料。朱老師認為,鋼弦韻較長,絲弦韻相對弱一些,音量也相對小一些,但這是絲弦物質(zhì)特性決定的?!拔矣美资闲Q絲弦彈古箏,左右手感覺都非常舒服,在手感上比鋼弦雖有差異,但其音色特質(zhì)更適合演奏傳統(tǒng)曲目。朱老師坦言:過去講“絲竹之音”,絲,肯定是蠶絲啊。鋼弦加了金屬絲之后,就不是傳統(tǒng)中提到的絲了,屬性變了,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了?!昂镁貌粡椆殴~了,感覺有點吵。自從古箏安裝上絲弦后,勾起了彈古箏的欲望,尤其是彈奏傳統(tǒng)曲目?!敝炖蠋熣f:絲弦用到古箏上,相信會有一批像有我這種心境的人,肯定會喜歡上絲弦古箏的,絲弦還是有市場的。
用絲弦喚醒消逝的過往
那天,我去雷師傅的小作坊,還見到了他的幾個徒弟。經(jīng)過了解,幾個徒弟原來不是斫琴的就是彈琴的,如今他們都慕名而來師從雷鴻璋師傅學習絲弦的制作。
雷師傅愿意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制作絲弦的技術(shù)無償?shù)膫魇诮o徒弟。他說,傳承絲弦制作技藝,我不以營利為目的。當年,雷鴻璋從南方某制作絲弦的廠家獲得了幾包絲弦,之后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三分損益法”研制出富有自己特點的絲弦。他坦言:沒有他們的絲弦,就沒有我的雷氏絲弦?!拔沂钦伊怂麄兘z弦的不足逐步克服其缺點,進而才逐漸形成了雷氏絲弦的”。
時代的洪流泥沙俱下,開拓創(chuàng)新中也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在逐漸消失。一些有心人開始回望,并用心整理、收拾曾經(jīng)破碎的時光,期待能夠還原一個真實的過往。雷鴻璋愿意做那樣一個有心人。他用心編織一張朱紅色細密的網(wǎng),嘗試打撈曾經(jīng)消逝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