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銘杰
他們不愛傻傻地坐著,他們最愛瘋瘋地玩著,他們屬于寬闊的草地,他們不屬于狹小的房間。他們就是孩子,一群只要撒開腿就會創(chuàng)造一片天地的孩子?!?-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每天為幼兒安排不少于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jié)交替時要堅持。這也就表明要在不少于1小時內(nèi)組織各類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使幼兒身體各機能得到鍛煉的游戲,如何使得體育游戲真正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一、第一縷春風——科學的游戲內(nèi)容
身心發(fā)展與需求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要求,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喜愛,大孩子有大孩子的喜好。在游戲內(nèi)容的選擇上教師應有靈活的掌控能力,讓幼兒在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
(一)恰當?shù)哪芰σ?/p>
小班的運動能力要求較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游戲的設計中要將難度降低,然而在幼兒熟練后可以適當再增加一些小難度。例如游戲《紅綠燈》,孩子根據(jù)老師手里的圈圈的顏色分別進行小跑、蹲下這兩個動作,基于孩子的年齡,教師應考慮到跑步的速度、跑步的距離以及顏色更換的時間差等。等幼兒熟悉了這個游戲后,教師則可以少許增加難度,例如縮短更換圈圈顏色的時間。
中班幼兒的運動能力已經(jīng)漸漸加強,相對于小班的時候,他們能跳得更遠、扔得更高、跑得更快、掌握有難度的鉆爬形式等。在中班的體育游戲中教師需要更多游戲材料的輔助,以增加游戲的難度。游戲的內(nèi)容的多變與新穎、更準確的動作要求能使幼兒在體育游戲中得到更好的鍛煉。例如在扔沙包中,中班的幼兒應掌握正確的投擲動作,能將沙包扔到4米左右,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將沙包扔到指定的地方以增強游戲的難度。
幼兒在大班時身心方面得到較大的發(fā)展,在幼兒園中他們的運用能力也達到了峰值,這時教師不能只考慮幼兒當下的運動能力,更要考慮到他們潛在的爆發(fā)力。所以在體育游戲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下難度較大的關(guān)卡,讓一些運動能力較強的幼兒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做到因人而異。
(二)情境的有效滲透
小班的幼兒喜愛一些可愛、暖心的事物,富有童趣、可愛的游戲能使他們迅速被吸引,而對于中大班來說,他們更喜歡一些具有挑戰(zhàn)、任務性強的游戲,例如闖關(guān)游戲等。
在開展中、大班幼兒體育游戲中,他們在游戲時表現(xiàn)出比小班那會更加有責任感、使命感,因此,設計如“幫助他人做一件事情”“完成特定路線的一次冒險”“接受某一項比賽的挑戰(zhàn)”等游戲情景,必定會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讓說教的技能練習“活”起來,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角,讓游戲目標順利地達成。
二、第二縷春風——豐富的游戲材料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游戲材料和常規(guī)要求應有利于引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和幼兒間的交往。教師對原有的體育器械進行其他功能的開發(fā),就可以不斷地增添“新”玩具,讓幼兒對體育游戲更加感興趣。
(一)一物多玩,趣味足
通常時候,玩具是“死”的,但幼兒卻能讓玩具“活”過來,最好的表現(xiàn)是孩子怎么看、怎么玩這些玩具。這里需要孩子的游戲經(jīng)驗、想象力,更需要老師對游戲材料的有效投放及組織引導。
例如,在體育游戲《玩圈圈》中,我向幼兒提出了要求,看誰最聰明,能用圈圈玩出不同的花樣。在我的“挑戰(zhàn)”下,幼兒紛紛拿起面前的圈圈,努力思考著其他玩圈圈的辦法。不一會兒個別能力強的幼兒就想出了轉(zhuǎn)圈圈、滾圈圈、騎圈圈的辦法,其他孩子看見這些新辦法后都相繼模仿,一些孩子在模仿中也想出了其他的玩法。同一種玩具經(jīng)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再次變得與眾不同,這也是一物多玩的價值所在。
(二)組合玩具,創(chuàng)造多
一次,我看見晨晨將繩子系在圈圈上,再將繩子放在肩上,辛苦地拉著,嘴里還說著:我在拉大米,很重的。不一會兒孩子們都模仿起來晨晨的動作來。于是我請幼兒再想想還有什么玩具可以組合在一起玩,不一會孩子們就發(fā)明出來各種玩法,有的將沙包放在飛盤上,說是在送菜;有的把圈圈系在抱枕上,說是在拉三輪車……不是只有新玩具才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用自己想象力“創(chuàng)造”的新玩具同樣能讓幼兒玩得盡興。
(三)自制玩具,顯成效
在游戲《騎木馬》中,木馬的頭是用橡皮制的,之后畫上五官,最后在馬頭下綁著木棒。游戲材料雖然沒有商場買的精美,但幼兒在看見時仍然十分高興,想立即騎上去玩玩。幼兒見慣了平常玩的玩具,在看見新鮮玩具時總是會產(chǎn)生較大的興趣。
幼兒的世界是充滿奇思妙想的,他們是玩具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總能派生出許多新鮮玩具和玩法,在新鮮力的作用下,幼兒對體育游戲產(chǎn)生了巨大的興趣。
三、第三縷春風——有趣的游戲規(guī)則
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良好的常規(guī)能提高游戲的質(zhì)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設戶外游戲區(qū)
幼兒是游戲的主體,但教師更是游戲的有效組織者。區(qū)域大小要根據(jù)游戲內(nèi)容來決定,例如《運水》,游戲要求幼兒持物在平衡木上行走,這就決定了本次體育游戲的游戲區(qū)域不需要很大。而游戲《長龍走》要求幼兒在遠處根據(jù)教師的指揮迅速變換組成隊形,這就決定了此次游戲的范圍需要大些。因此在游戲前教師要事先用即時貼或繩子等物體規(guī)劃好游戲區(qū)域,讓幼兒在直觀上了解今天的游戲區(qū)域有多大。
(二)多途徑掌握游戲規(guī)則
1.行進游戲的規(guī)則
行進游戲有一定的前進路線,因此教師可以在地上設計明顯的標記,讓幼兒看見后了解前進的方向。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示范過程中用有趣的兒歌讓幼兒了解整個游戲的規(guī)則。
例如《小兔子采蘑菇》,整個游戲的行進路線較明確,雙腳立定跳——跑——撿蘑菇——跑步返回隊伍,排到最后。這時兒歌就能起到講解規(guī)則,提高興趣的作用:小兔子跳跳過河去(雙腳立定跳)——跑跑走到森林區(qū)(跑)——彎腰采蘑菇(撿蘑菇)——采完送回家(跑步返回隊伍,排到最后)。簡單的兒歌便于幼兒掌握,同時也能做到寓教于樂。
2.分散走跑游戲的規(guī)則
在分散游戲中,幼兒會四散開來游戲,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指令,游戲?qū)o法正常地開展下去。因此趣味性的口令能使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游戲效果更加顯著。
例如《小孩小孩真愛玩》,整個游戲都是靠教師的口令進行的,練習跑步時教師的口令為: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皮球跑回來。練習走路、爬、跳時只需將口令稍作修改即可,這樣不僅能讓幼兒練習游戲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并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結(jié)束語
春風吹開了大地的靜寂,春風撥動了所有生物的心弦,它是溫暖的,是沁人心脾的,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春天才會被稱為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游戲的內(nèi)容、游戲的材料、游戲的規(guī)則便是體育游戲的三縷春風,讓它們?nèi)岷偷卮祦?,讓幼兒愛上體育游戲,使每個孩子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讓我們合理地、科學地開展體育游戲,靜聽著那朵體育游戲之花悄悄開放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