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大承氣湯加五味子、生地黃保留灌腸治療老年性便秘的療效。方法:選取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溫水灌腸,觀察組采取大承氣湯加五味子、生地黃保留灌腸。療程均為一周,治療后第二周觀察各項指標并統(tǒng)計分析,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在自主排便次數、糞便性狀評分、自主排便時間、短期復發(fā)率等方面的差異來評價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結論:治療組在排便次數、排便時間、短期復發(fā)率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在糞便性狀評分方面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
【關鍵詞】老年性便秘;中藥灌腸
【中圖分類號】R256.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074
老年性便秘是臨床常見疾病 ,在我國老年人便秘的發(fā)病率約為 2 0 %~ 4 0 % , 伴有慢性疾病或臥床時間長的患者便秘發(fā)病率高達75% 以上[1]。老年性便秘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自身生活質量 , 而且可引發(fā)許多代謝性、器質性、神經性的臟器病變 , 甚至危及生命?,F有治療方法常常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自2016年以來,我科采取加味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老年性便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資料的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觀察組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對于年齡≥60歲的患者,至少有以下2種表現者 , 即可診斷為老年性便秘 : (1)排便費力 ; (2)排便次數減少 , 每周少于 3次; (3)排便有不盡感或下墜感; (4)大便呈硬結塊 ;(5)需要手法輔助排便; (6)排便時有肛門直腸阻塞感 。
1.3納入標準
(1)符合1.2診斷標準的患者 ; (2)無嚴重心肺疾病 ; (3) 無結直腸手術史。(4)自愿進入本研究,簽署同意書。
1.4排除標準
(1)便秘合并完全或不全性腸梗阻 ; (2)合并嚴重器質性心臟病 ; (3)合并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等肛門疾病可能影響觀察指標的患者。
1.5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據經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別統(tǒng)計每位患者一周內自主排便次數,0~2次:1分,3~6次:2分,7次及以上:3分。通過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評分加權情況予以對比(詳見表1)。
2.2 對于糞便性狀評分,我們采取Bristol評分法:1、堅果狀便 ;2、干硬狀便 ;3、有褶皺的大便;4、香蕉狀便 ;5、軟便;6、略有性狀的大便;7水樣便。1-3型:1分,4-5型:2分,6-7型3分。再分別計算觀察組及對照組總分,以評價兩組患者在糞便性狀的差異(詳見表1)。
2.3 觀察統(tǒng)計每位患者排便的時間,并計算兩組患者平均時間作為對比詳見表1.
2.4 分別隨訪患者,統(tǒng)計在治療后3月內復發(fā)的情況,發(fā)現兩組患者在3個月后復發(fā)率均較高,無明顯差異,具體見下表:
3? 討論
老年性便秘病因復雜,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可誘發(fā)多種疾病,甚至威脅到老年人生命。治療老年性便秘多采取中西結合治療的方法,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辯證論治療。老年性便秘的中醫(yī)辨證治療主要分為五種證型:(1)腸道實熱的麻子仁丸證(《傷寒論》),治以清熱潤腸。(2)腸道氣滯的六磨湯證(《證治準繩》),治以順氣導滯。(3)肺脾氣虛的黃芪湯證(《金匱翼》),治以益氣潤腸。(4)脾腎陽虛的濟川煎證(《景岳全書》)(5)津虧血少的潤腸丸證(《沈氏尊生書》)[2]。 中醫(yī)有“內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內治之藥亦為外治之藥”之說,中藥灌腸治療老年性便秘也有其理論基礎。
通過查閱文獻及整理分析,我們提出了加味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老年性便秘的研究:大承氣湯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里實;芒硝軟堅潤燥,通導大便;川樸行氣消脹;枳實下氣消痞;再在原方基礎上增加五味子、生地黃滋陰潤燥,以達增液行舟之效。共同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胃腸積滯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質。本研究即是通過無創(chuàng)的保留灌腸的方法,將中藥湯劑灌入結直腸,通過中藥成分的溫陽益氣、潤腸通便 、藥液的稀釋潤滑作用,以期改善患者排便,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本研究來自古典經方,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采取保留灌腸的方法,操作簡便,且藥性直達病位,效果更佳。
通過統(tǒng)計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自主排便次數增多、自主排便時間、短期復發(fā)率降低,在糞便性狀評分方面無明顯差異,證明加味大承氣湯保留灌腸的方法,對老年性便秘的療效確切,并優(yōu)于傳統(tǒng)溫水灌腸的方法。而兩組患者均未出現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其作用機理有以下幾點 :(1)局部作用:直腸給藥可使藥液直達病灶,保持病灶周圍較高的藥液濃度,充分發(fā)揮藥物治療作用,療效快。(2)腸道透析治療作用:通過腸道清除部分血液中蓄積的毒素(氮質、肌酐等)及過多的水分,改善腸道內環(huán)境。(3)全身治療作用:藥物通過腸黏膜的滲透、吸收可起到與口服給藥的同樣效果,不僅能治療中下焦病變,對上焦病證同樣也有治療作用,起到上病下治調節(jié)全身功能的效果[3]。(4)中藥灌腸具有抗菌、消炎和改善黏膜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修復、調節(jié)腸道蠕動等作用[4]。綜上所述,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中藥灌腸,使藥物直達病灶,調整腸道內環(huán)境,促進腸道蠕動,通暢臟腑,促進排便,療效確切,通過藥物的作用,能刺激腸道功能的恢復,增加自主排便的次數,能減少患者復發(fā)的機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至久,王飛,代淵,等.老年性便秘研究進展綱要 [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0,21(11):32-34.
[2]王天麟,韓俊泉,曲鵬飛等.[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483-484.
[3]周倩妹,孟繁潔,靳英輝,等.中藥灌腸治療便秘的Meta分析[J].2013華西醫(yī)學 2013, 28(5):669-670.
[4]周曉娜,劉培茹,張莉.生物反饋治療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肛門直腸動力學改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2):297 -298.
作者簡介:
石永波,男,自貢,漢族, 自貢市中醫(yī)醫(yī)院,三級甲等中醫(yī)院,肛腸科,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