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這天,一封特別的來信寄到田浩源的辦公室。寄信的人是誰?田浩源一時竟回憶不起來。傍晚,伴著微弱的燈光,田浩源取出信件,一邊讀著,一邊將思緒拉回到好多年以前。
那時,田浩源的班上,有一個特別的女孩。她來自收養(yǎng)家庭,家里的生活靠著年過60的養(yǎng)父母做工維持,入不敷出。女孩成績平平,也不愛說話,常常被老師、同學所忽略,卻讓同樣出身貧寒、沉默少言的田浩源感同身受。于是田浩源將自己的飯票全部給了女孩,讓她能在學校吃飽飯?;蛟S是性格的相似,讓二人不需要言語就能懂得彼此,田浩源沒有太多鼓勵的話,但這份溫情卻讓女孩銘記很多年?!八年P(guān)懷讓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淪為一個自私的人。”這封信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流露著最真摯的感恩。
為什么當年選擇成為教師,田浩源也說不清楚,或許只是想早點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能夠補貼拮據(jù)的家庭。不過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田浩源還是用心走好每一步。剛來營山中學的那幾年,田浩源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學上,不是上課,就是鉆研教材。每天半個小時打打球,是自己唯一的娛樂活動,以至于談戀愛,都已經(jīng)是來營山第五個年頭的事了。
如何做好一名老師?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也讓田浩源總結(jié)出了自己對于教師的理解:教育,是“心”的事業(yè),做好一名老師,得有四顆“心”。
首先是虛心?;叵氤鮼頎I山時人生地不熟,田浩源慶幸遇到了一群既有專業(yè)能力,又熱心助人的老師,他們身上有不少優(yōu)點和經(jīng)驗值得自己學習。那幾年,田浩源不斷虛心請教,充盈自身,教學水平穩(wěn)步提高的同時,也讓自己養(yǎng)成了虛心學習的習慣。
第二顆心叫作童心。老師與學生之間常常出現(xiàn)隔閡,但這樣的情況,在田浩源這兒幾乎不會存在。原因在于,田浩源總會放下成年人的姿態(tài),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去,體育課和他們打球玩耍,下課時與他們談天說地,用一顆童心去理解童心,拉近彼此距離?!吧朴谠谀撤N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齡的人,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zhì)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chǎn)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chǔ)?!?/p>
第三顆心叫作誠心。這是他在與一名孩子的相處中所感悟到的。小龍是一個復讀生,脾氣古怪,與父母像仇人般水火不容。好幾次田浩源想跟他搭話,但都被他拒絕了。于是田浩源開始改變策略,他得知小龍喜歡運動,便經(jīng)常和他一起打打球,趁機旁敲側(cè)擊地了解情況。慢慢地,田浩源的真誠感化了小龍,他主動說出了與父母的矛盾,并在田浩源的引導下,開始理解、接納父母。那一年,小龍成功考上了大學,曾經(jīng)與他水火不容的父親,在朋友圈激動地炫耀“兒子就是我最大的驕傲”。
最后一顆心為愛心。老師對學生的愛,不一定只在催人淚下的故事中去體現(xiàn),也可以融入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天冷了,提醒一句“記得加衣服”;學生生病了,送上一個慰問的電話;孩子成績提起來了,給一個微笑鼓勵……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充盈的是田浩源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愛,也正因此,他的學生評價他:“真正相處后,才能體會到這個不茍言笑的男人內(nèi)心深處的柔情?!?/p>
十幾年間,田浩源也陸續(xù)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越來越多的表彰,卻讓他反而更想念曾經(jīng)那種恬靜的教學環(huán)境,就像十幾年前一樣,田浩源幾乎沒有變過,還是那個不善言辭的自己。但是說來奇怪,當站上講臺,面向孩子們時,沉默的他,卻總能卸下防備,率性純真地做自己。這或許就是教師這個職業(y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