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朋
摘要:《李光進碑》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使趙村西北三里處的田地中。對《李光進碑》保存現狀及形制進行介紹,并從書法藝術角度出發(fā),將該碑與王羲之、李邕書法進行比較,對其書法藝術風格作出分析闡述,其“行書入碑”展現了新的時代風尚,進而探究《李光進碑》所折射出的唐代少數民族書家的書法創(chuàng)作。
關鍵詞:“李光進碑”;行書入碑;二王書風;少數民族
一、《李光進碑》保存現狀及形制
《李光進碑》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使趙村西北三里處的田地中,此處原為李良臣父子墓地,墓前立有三通唐代墓碑,分別是助唐平叛有功的回紇名將李良臣及二子李光進、李光顏三人的墓碑,故民間俗稱“三李碑”?!叭畋痹跉v史上就以其高大精致的碑體、刊載史料豐富的碑文以及精美的書法為歷代官吏、文人所重視,明清以降,累見著錄。然而,時至今日,“李良臣碑”被毀作他用,“李光顏碑”則整體風化殘泐,碑文幾不可識,保存完整且較清晰者,唯“李光進碑”一通。
《李光進碑》在清末成書《山右石刻叢編》中有記載,“李光進碑,碑高六尺七寸七分,廣二尺九寸六分,二十七行,行六十八字。額高二尺,廣一尺四寸,四行,行六字,題唐故朔方靈鹽等州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左仆射李公碑銘,二十四字均行書。今在榆次縣趙村?!盵1]近年來筆者多次前往該碑處實地考察,調查的該碑數據與基本情況與舊志略有出入,筆者調查的數據及情況為:該碑分為碑額、碑身、碑趺三部分,碑石為青石質,螭首龜趺座。碑通高448cm;其中碑首高128cm、寬120cm,厚34cm;碑身高250cm,寬100(上)~109cm(下),厚34(上)~38cm(下);碑座高70cm,寬120cm,長188cm,龜首長65.5cm,嘴寬25cm,頸寬50cm。碑額為二龍戲珠,題額行楷,4行,滿行6字,題曰“唐故朔方靈鹽等州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左仆射李公碑銘”24字。碑文行楷相間,時有草字出現,正文27行,滿行68字,全文1850余字。
二、《李光進碑》書法藝術風格
有唐一代,學習二王書風無疑始終貫穿著整個唐代王朝。從《李光進碑》書法風貌,我們不難看出此碑為典型的以行書入碑的二王書風。
(一)《李光進碑》與《集王圣教序》書法比較
《李光進碑》碑身及其碑額在用字上把楷、行、草各書體相間,以行書為主,時有草書出現,從字形、用筆來看,完全是《集王圣教序》的書法風格。我們知道《集王圣教序》因為是集字成書,所以其弊端為重復的字變化較少,偏旁結合的字結體之間、字與字之間缺少呼應關系,行與行之間缺少對比關系,以及結體擺布之病等都無法克服。而《李光進碑》其行筆起止有度,纖絲縈繞,盡顯雍容之態(tài),整篇章氣息貫通。和《集王圣教序》相比其書寫更加具有個性,字之間的變化靈動自如、搭配巧妙,點畫起止有度,行筆更加具有書寫性,字法結構又有同朝書家所影響,寬博處受到了顏真卿行書的影響,緊斂處又有柳公權楷書的感覺,這些特征都是該碑不同于《集王圣教序》之處。通過兩碑的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李光進碑》與《集王圣教序》無論從字形結構還是用筆來看都相似性極高,因此,可以斷定兩碑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是典型的二王書法風格,也反映出當時王字范本所得到的重視及傳播。
(二)《李光進碑》與《李思訓碑》書法比較
《李思訓碑》由李邕撰文并書之刻石,李邕(678—747年),唐代著名書法大家。錢泳《書學》有云:“古來書碑者,在漢、魏必以隸書,在晉、宋六朝必以真書,以行書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晉祠銘》,李北海繼之?!盵2]如果說唐太宗行書入碑開啟先河,那么李邕就將其推向了高峰。行書入碑幾乎貫穿了整個王朝,直至晚唐宗二王書風的行書入碑依然活躍?!缎蜁V》說:“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李邕善書行草,用筆勢方韻圓,其堅勁含蓄處純屬二王一派,受盛唐書風陶染,積習所致,筆力一新?!独钏加柋饭P法瘦勁有力,字勢凜然挺拔,結字取勢縱長,書寫流暢、收放自如,其頓挫起伏之態(tài)熠熠生輝,顧盼有神。
《李光進碑》與《李思訓碑》書法進行比較,可見《李光進碑》字形更為規(guī)整,字體略顯雍容圓潤,用筆以圓筆為主,方筆兼用,筆力雄厚,楷行相間,而又夾雜著草書的符號,這增加了整體章法的靈動性。而《李思訓碑》中字體略顯纖瘦,用筆以方折為主。但《李光進碑》因字形趨于楷書略顯生硬,不及《李思訓碑》勁健柔和,不過兩碑中的字形結構非常相近,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得知處于同一時期的書家亦會彼此影響,還可以從側面證明當時的行書還是《集王圣教序》一類的王書書風。
(三)行書入碑的新風尚
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中,由于前期太宗皇帝李世民喜愛王羲之書法和對其書法的極力推崇,王羲之被推到了“書圣”的地位,因此學習王字蔚然成風。至中唐、晚唐,其右軍書風更是亦步亦趨,雖有小變與融合,然骨之根髓未動。行書入碑當以李北海最為典型,“其欹側行書之所以能廁身于時而相抗行者,雖功在豐體,適時趨變,但豪筆凌厲,則更見諸格力”[3]。上述所言之變,雖有其他變化滲透,但其大方向是沒有變的,而是在其用筆上更加凌厲,更見格力,在勢態(tài)上更強調欹側。此時的變化受玄宗的影響,倡導隸書,時人皆從,故給此時的行書基調平添了幾分厚重與豐腴,此種書風自盛唐到中唐,并在顏真卿、柳公權一出而日趨完善,并一直持續(xù)到了晚唐。
晚唐時期的書法出現了行書入碑的新的時代風尚,《李光進碑》就能體現這一風尚。王羲之行書經唐太宗的大力推崇,形成了“以王為尊”的時尚。唐碑、墓志中的行書直接或間接,或多或少也都承襲了王書的衣缽,在對二王書風的“求變”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首先,在用筆上,以楷書筆法寫行書,方圓并施,寓頓挫于婉轉流美之中,其筆意表現出一種具體的清晰、抽象的朦朧,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其筆力點畫扎實,結字安穩(wěn),酣暢灑脫,自然清純;其筆法輕快,行筆穩(wěn)健、頓挫分明,行筆速度徐疾中見神采飛揚,給人一種清新抒情之感受。其次,在結構方面表現出寬松疏朗的結體特點,其筆勢婉轉自然中尤見雍容靜穆,富麗多姿,明快潤澤,其字形多上疏下斂、上松下緊。再次,在章法上也是煞費苦心,書寫格式在遵守平闕的同時,整體章法靈動活潑,結字巧妙,雖字字獨立,但行草相間,把通篇章法的氣息連貫起來,筆斷而意連,不失自然之趣,這也是《李光進碑》的巧妙之處。這足以說明唐代各種書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拓,具體生動地展示了唐代書法藝術的絢麗多姿。
通過上述書風的敘述,《李光進碑》書法是典型的王羲之書風,且行筆起止有度,纖絲縈繞,圓潤華滋,盡顯雍容之態(tài),鮮明地反映了王羲之書法備受唐代推崇的史實??v觀此碑書法風貌,無論其書法風貌還是與唐朝的時代書風相吻合,都證明了有唐一代行書習王之風的盛行。
三、少數民族書家行書入碑的先驅
《李光進碑》的書丹者即其嗣子李季元 “河東衙前兵馬使、檢校太子賓客兼監(jiān)察御史”[4],又見《裴度等承天題記》有“右武略軍使兼監(jiān)察御史李季元”[5]。其出身將門,不見書名,更因為他本回紇人,雖隨祖輩入唐,但與中原民族在審美及各種生活情趣上可能存在差異,或多或少還是會留有異域的習慣與審美。而此碑書風與右軍書風相合,卻有些字竟脫胎于右軍原帖。李季元作為少數民族書家以行書入碑率先登上書法歷史舞臺,究其原因應是多方面的。
首先,唐代書法是中國書法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帝王喜好的影響及書寫用具的完善,促進了唐代書法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社會制度和取士制度的影響,如唐代翰林有待書學士,自貞觀二年(628年)于國子監(jiān)設有書學博士,科舉有書科,吏部以書判定選,書法成為進身仕途的途徑之一,故唐代習書、善書之人甚多。
其次,唐朝國力的強盛、文化的繁盛,為東亞地區(qū)乃至整個同時期世界東方中心區(qū)域,對周邊地區(qū)的經濟、文化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極強。當時周邊地區(qū)講唐語、書唐字都是一種時尚。當時的東瀛諸國都屢派遣唐使來學習唐朝書法文化,如日本隨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來唐隨行的學員空海、橘逸勢、最澄皆以研究書法而著名。同時,唐朝的書法也傳到了朝鮮半島,新羅王遺其子、其弟來朝“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真德遣其弟國相、伊贊干金春秋及其子文王來朝。……太宗因賜以所制溫湯及晉祠碑……”[6]。高麗王甚重歐陽詢書法,嘗遣使者來求之,高祖嘆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跡,固謂其形魁梧耶。”[7]對于書法他們甚重唐之名跡,其所心儀手追者,蓋乎惟唐風是從。東瀛諸國尚且如此,那么早已遷居“內地”的回紇人,受唐書法文化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再者,李季元家族在當時是將門,名震一時,為唐王朝守邊戍疆,征戰(zhàn)沙場,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為當時君主所重視,不斷受到朝廷下詔褒獎,封官加爵,處于頂流上層社會。因此其學習更為便利,起點更高,也更容易與當時的名流書法大家相接觸,并接受其指導交流。
最后,有唐一代,書法的收藏、鑒賞、閱玩始終是一種時尚。李光進家族雖是異族,但遷入中原已久,不斷受漢文化影響,有此雅好也未嘗不可能,更兼李氏家族,屢立戰(zhàn)功,受帝王賞賜法書也在情理之中,這些活動,都可能是促進李季元書法水平進步,并把握時下書風的重要原因。
四、結語
《李光進碑》是山西省僅存的十四塊大型唐碑之一,是極為少見以行書入碑的墓碑,碑面字跡清晰,碑文可讀,對其考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其書法價值上,還體現在通過對其考究而了解行書在唐代的傳承與發(fā)展上?!独罟膺M碑》作為晚唐二王書風流行的載體,為我們研究晚唐行書入碑的發(fā)展及唐代崇王書風的變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更因為,本碑的書丹者為回紇人,通過他對漢族書法的理解與純熟程度以及對當時書法風氣的把握,說明了唐代書法的影響之廣與影響之深,也是其漢化水平提高的明證。由此來看,此碑也是民族交流融合與互動的重要見證物,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2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88:33.
[2]錢泳.履園叢話[M].北京:中華書局,1997:47.
[3]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98.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132.
[5]周紹良.全唐文新編:第3部:第4冊[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8419.
[6][7]劉昫.舊唐書:卷87[M].廉湘民,標點.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3403,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