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琴
心順,學會修養(yǎng)和把控自己。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對這些不順心的人與事,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會是不同的結果。
心理學家達威多娃做過一項實驗,他選定了4組不同性格的人去看戲,并且讓他們都遭遇這樣的情境:遲到了15分鐘,無法進入戲院。工作人員攔下他們說:“先生,對不起,您已經(jīng)遲到15分鐘,為了不影響他人,您不能進入?!苯Y果根據(jù)大家的反應,有了4種結果。第一種人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工作人員更堅決地阻止他進入,并且強制令其撤離。第二種人并沒有和工作人員爭執(zhí),自己想辦法尋找其他途徑,進入戲院。第三種人自我安慰,找個零食店,坐下來等幕間休息重新進入。第四種人不停地埋怨自己,回到家,把惱怒情緒傳染給家人。
不同的處事方式,成就了不同的結果。言語和順,心境和順的人,不但讓遭遇的風險降到了最低,還常常最終意外達到目的。
(摘自《做人與處世》)